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這五件事中可以看出 三國第一偽君子真小人不是劉備曹操而是這個最沒骨氣的「梟雄」

從這五件事中可以看出 三國第一偽君子真小人不是劉備曹操而是這個最沒骨氣的「梟雄」

後漢三國年間,群雄爭霸,有的想當齊桓公晉文公,有的直接想當周天子,但更多的都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並且滅了一些想「篡漢自立」的諸侯,但是認真分析起來,這些人心中幾乎都有個「皇帝夢」,可以說都是一些偽君子。但是偽君子總比真小人強,因為偽君子畢竟還要在「君子」的面具下做一些好事情,而且也知道做人應該做君子。而真小人則不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做人沒有底線,危害自然也就要比偽君子還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君子在戰亂年代就是「短命」的同義詞,荀彧荀攸崔琰這些一心興復漢室的正人君子因為反對曹操僭越,不是公開被殺,就是莫名其妙地死掉了。而諸葛亮累死累活,也沒興復漢室,結果五十四歲就累死了(劉備終年六十三歲)。至於毒士賈詡,那是一個純粹的真小人,在三國謀士中活得最滋潤,因為他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李傕郭汜、段煨張綉、曹操曹丕,誰給他飯吃他就幫誰,反正是不幫沒有用的人。

有人說在三國時期第一真小人是曹操,第一偽君子是劉備,這兩個人是不是三國第一偽君子和真小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筆者總以為,三國第一真小人和偽君子的「荊棘桂冠」,還真戴不到這二位頭上,因為很多時候曹操都很正派、劉備都很真誠,而且是打心眼兒里的正派和真誠。只有江東那個孫權,算得上三國時期第一偽君子真小人,我們從下面五件事,或者說對五種(個)人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孫權的人品了。

第一、對漢獻帝或大漢王朝的態度。當年魯肅就告訴孫權「大漢不可復興」,并力勸他早早「建號帝王」,連「挾天子以令諸侯」或「奉天子以令不臣」都不肯干。但是孫權卻假模假式地推脫:「今儘力一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這時候的孫權表現得真像一個「大漢忠臣」,但是等他真正稱帝了,卻不打自招:「當年魯子敬就曾跟我這麼說過,他可真是個明白人呀!」

第二、孫權稱帝後對孫策後人的態度。司馬昭雖然也不是什麼好鳥,但是卻把哥哥司馬師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把自己的弟弟全部封王。而孫權稱帝後,卻只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侄子孫紹只得了一個侯爵,而孫權自己的兒子卻紛紛封王(孫慮除外,可能是太小沒來得及,二十歲就死了)。

第三、對自己親妹妹的態度。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年近五旬,而孫權只有二十六歲,妹妹自然也大不到哪去,但就是因為孫權有點害怕劉備,就「進妹固好」,把水靈靈一顆好白菜送給劉老爺子拱了。而且孫權最後又把妹妹偷了回去,還指使妹妹連劉備的繼承人阿斗一起偷,這讓妹妹妹夫徹底決裂,最後孫小妹徹底銷聲匿跡,沒回到劉備那裡,也沒聽說改嫁。

第四、對劉備的態度。「進妹固好」已經說過了,但是孫權一直在坑劉備,孫權嫁妹其實是想讓劉備拿荊州當聘禮——所謂「借荊州」是不存在的,荊州本來就是劉表的,後來「誰打下來算誰的」,被曹劉孫三家分了,劉備就是想借也借不到。孫權拿下荊州後,完全可以把被擒的關羽釋放,或者拿來當人質換取劉備不打東吳的承諾。但是孫權毫不客氣地殺了,這才徹底激怒了劉備,調兵遣將要跟孫權死磕。這時候孫權居然慫了:「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等到夷陵之戰勝利,聽說劉備住在白帝城不走了,而且正在聚攏人馬準備捲土重來,孫權再次認慫:「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這樣看來,孫權就是個能惹事兒又不能平事兒的軟骨頭。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孫權對曹操曹丕父子的態度。作為名義上的大漢臣子,就因為怕劉備要報殺弟(正史中為臣)、奪城、奪妻之恨,孫權就上表勸曹操代漢稱帝,結果被曹操嘲笑:「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呀!」我們再來看看孫權被曹丕打怕之後「卑辭上書,求自改厲」的內容:「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這五種態度,或者這五件事,曹操和劉備都不肯做也不屑於做——梟雄也要有梟雄的骨氣和底線,而這樣的骨氣和底線,孫權恰恰沒有,所以要說孫權是三國時期第一偽君子真小人,似乎也沒冤枉了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張飛之死五大謎團 為什麼翻遍史書和《三國演義》都找不到答案?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他在母親死後何不刺殺曹操或逃歸劉備?他棄劉歸曹或許另有隱情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