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貝利小道成印軍噩夢:解放軍7天5夜強行軍250公里跨越5座山

貝利小道成印軍噩夢:解放軍7天5夜強行軍250公里跨越5座山

原標題:貝利小道成印軍噩夢:解放軍7天5夜強行軍250公里跨越5座山


20日早上7時30分,克節朗黎明靜悄悄,印軍炊事員剛剛起床生火,一張小餅子還沒烙完,突然間,河北岸眾炮齊發,戰役打響了!20歲的霍文武作為11師32團團直82炮連新兵,負責給炮彈安裝引信和藥包,剛剛接受一點基本訓練就參加實戰,難免緊張。「部隊提出的要求是9分鐘超常規發射90發炮彈,必須放完,我們出了問題,裝三次都發不出去,倒出來一看炮彈裝反了。當時特別害怕,萬一倒出來沒弄好爆炸了,兩個班的戰友都得炸沒了。後來人家傳了笑話:『82炮,瞎胡鬧,打不出,往外倒』。」


新兵們迅速掌握要領,向印軍陣地猛烈發炮。原定連續發炮40分鐘,只發了20分鐘就不得不停止。睡夢中的印軍驚醒,從碉堡出來四散而逃,「印度兵跑得漫山遍野,有的提著褲子,有的披著衣服,也不知是哪個戰士等不及了,噌地一下跳起來衝過河追擊,一個起來整個大部隊嘩地一下全衝出去了。山上的炮兵不知道啊,炮還沒停啊,不能炸到咱們自己人。當時又沒有電話,信號彈在原始森林中也打不出去,趕緊派人找到空曠地,連發三顆信號彈,炮擊這才停止。」


一說起追殲印軍,老兵們興緻勃勃。當時解放軍有的持56式半自動步槍,略優於印軍的英式步槍,大部分解放軍持53式步騎槍。在兵力、戰機方面,中方都占絕對優勢,士氣大振。「那些印度兵只顧著跑,我們乾脆看哪裡有印度兵就往哪裡打,就跟打兔子一樣,開始還分著班啊、戰鬥小組啊,後來全打亂了。有的戰士都打到別的連隊負責的區域了,最後總結戰功時得把戰果給人家所在連隊記回去。」


克節朗戰役原計劃打3天,畢竟對手是印軍王牌師的王牌旅,有不少是二戰老兵,在北非打過隆美爾。沒想到一天就解決戰鬥,殲敵近2000人。旅長達爾維被生擒後很不服氣:「鬍子兵竟被娃娃兵打敗了!」他還說中國軍隊打仗「不正規」,「在我們睡覺時就打,而且還從背後打」。他指的是解放軍一個連從側面迂迴到印方後面炸碉堡。「他們那個碉堡修得也真差勁」,庹文漢說,「只正面有槍眼,背面沒有,讓咱們一個班就給炸掉27個碉堡。」這個班後來被授予集體一等功,並被國防部授予「陽廷安」班榮譽稱號。


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兵敗後也跟著士兵跑到山上密林,躲了一兩天,實在餓得不行,下山找吃的,撞上整整一個連的解放軍,被逮個正著。庹文漢隨部隊在克節朗停留一夜,搜山抓捕殘部,第二天下午離開時恰好遇上被俘的達爾維。「一看穿的衣服就是大官,後面跟著勤務兵,頭上還替他頂著睡套。印度軍隊里等級制度很鮮明。」


克節朗戰役結束後,遵照總參電示,11師32團和419部隊於10月21日下午18時,分4路向邱散謀、龍布、吉米塘、水幫橋地區追擊。後遵照總參指示「相機攻佔達旺」。11師32團的楊戰勇回憶:「突然接到命令,輕裝跑步前進,除了武器彈藥所有東西全扔了。沒日沒夜急行軍幾十里,追到達旺,敵人已經跑了,但仍繳獲了兩架蘇制直升機。這時候又渴又餓的勁兒就上來了。背包早都扔了,斷糧了,路邊的野果、印軍扔下的罐頭,撿什麼就吃什麼吧!」


印軍有土豆罐頭、西紅柿罐頭等等,中方部隊平常吃的是人背馬駝的生熟乾糧,很少見到這種高級軍用食品,吃罐頭鬧了很多笑話。兩個四川兵撿了罐頭放在火上烤,想加熱後再吃,烤好了拿刀一戳,巨大的空氣壓力使罐頭爆炸飛起來,打得眼角直流血,氣得他們一腳把罐頭踢走。那時最想找到菠蘿罐頭和煉乳罐頭,不過大多數鐵盒扎開都是令人失望的土豆。


7天5夜強行軍250公里跨越5座山


中國軍隊收復達旺後,中國政府建議和平談判解決邊境問題,而印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大舉增兵,沿達旺至邦迪拉僅有的一條簡易公路,在西山口、德讓宗和邦迪拉呈一字長蛇陣分段布防。劉伯承提出「打頭、切尾、斬腰、擊背、剖腹」的戰術,將印軍分割成數段殲滅。為阻止印軍向南潰逃,插入敵後切斷邦迪拉和德讓宗之間的公路進行圍殲是成敗關鍵。克節朗戰役11師主力沒有參加,全師求戰心切,經歷過紅軍長征的師長余致泉主動請纓承擔迂迴任務。

在當地藏民的指點下,11師選擇了一條由北向南直插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的小道——貝利小道。1913年,英國情報軍官貝利上尉,為劃定「麥克馬洪線」,偽裝成探險家勘察地形時發現了這條路。



11月10日傍晚,11師以33團為前衛出發。沒有空投,沒有車輛,武器物資全靠人背馬馱。每個戰士身上有乾糧熟糧、槍、子彈、TNT炸藥塊、炮彈等等,人均負重60斤以上,機炮分隊人均負重80斤。章其坤身上除了武器裝備還有一個藏式風箱,用來生火,他咬牙告訴自己,絕不能掉隊,否則影響全班做飯。


這是一條行軍難度不亞於紅軍長征的崎嶇路,有些地段只能單人攀著岩縫勉力通過。「馬不會走山路,出發沒多久,不是摔向萬丈深淵,就是被炮彈壓垮累死。」李興亞所在的11師師部警裝連一晚上就摔死9匹馬。「損失一頭牲口,炮身、炮架、炮彈都得人來背。」


藏民的支援令將士十分感動。李興亞回憶道:「我們警裝連押運的物資由一支一千多人的藏族支前民工隊負責,多虧西藏老百姓,他們一人能背一兩百斤,負擔比我們重多了,自己又累又餓,也堅決不肯吃背上的糧食。」

「開始老百姓對我們也沒信心,娃娃兵能打敗印度人嗎?一看我們抓了那麼多俘虜,對解放軍可崇拜了,說我們大老遠跑到西藏不容易,總是要求把戰士身上的糧給他們背,還想幫我們背槍呢。那當然不能給。」



1962 年,解放軍抓獲印度俘虜


行軍至卡拉,儘管是11月,正午氣溫如同盛夏。「『麥克馬洪線』劃得真絕,南邊全是四季如春的好地方。」老兵們忿忿不平地說。出發時,白雪皚皚寒風刺骨,戰士還穿著棉衣,睡覺蓋皮大衣,兩人頭朝相反方向躺著,互相抱著腳。「還管什麼臭不臭的,凍得啊!」急行軍幾晝夜,棉衣外面的布都刮爛了,露出棉花,上面掛滿樹枝樹葉,「一個個都像綿羊似的。那麼熱的天,也不能把棉衣扔了,沒別的衣服穿。褲子也早就破了,屁股都要露出來了,後來部隊指示,可以穿繳獲的印度兵褲子穿,或者用印度襯衫包住屁股。」

烈日暴晒下,嗓子渴得冒煙,偏偏整整12小時,一點水找不到。「我們在山脊上行軍,聽見兩邊山谷里水聲嘩嘩地響,但就是夠不著,還大量出汗。」終於發現樹林中幾個馬蹄踩出的坑裡面有水。「能是什麼水啊,估計就是馬尿,大家還互相謙讓呢,最後我真的喝了幾口坑裡的馬尿。」李興亞說。


「渴,餓,困,你說哪個好受?」庹文漢問。「哪個都不好受。但是我感覺,困是最難受的。」強行軍途中只能稍作休息,不可能睡完整覺。


「連走路都能睡著,閉著眼杵著棍子往前走。」楊戰勇說,「有天早上,我一看包里兩塊炸藥和吃飯的膠木碗都碎了,這一宿行軍,迷迷糊糊摔了多少跟頭,我根本就不知道。」



霍文武所在的82炮連,有名戰友實在太困,「剛打幾分鐘盹,一聽說出發,起來就走,把身上背的6發82炮彈忘了。走出很遠才發現,立刻返回去找,過了一天才追上大部隊,在敵占區這是很危險的。」


「當人在那種極限狀態下,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不能掉隊,掉隊被印度兵發現就是死。根本想不到『為了祖國』、『為了事業』這些崇高的目標,也許別人想到了,但我沒有。」回憶當時的心態,程志明坦誠地說。


11月16日,32團抵達德讓宗南側切斷了通往邦迪拉的公路,而33團和31團2營繼續前進,直逼邦迪拉,11月17日23時提前1小時到達指定位置,完成圍殲印軍48旅的戰鬥部署。至此,11師歷經7天5夜,連續強行軍250公里,翻越4000至5000米高山5座,跨峻岭7個,過橋19座,修橋13座,架橋1座,涉冰河1條,深入敵後180公里。


印方也曾擔心中國軍隊會從這裡迂迴,但並沒有給予重視,只派小股部隊阻擊,他們認為,當年貝利一行僅有三五人,已是九死一生,大隊人馬插翅難越,完全沒想到插入貝利小道的是11師整整兩個團。切斷公路後,不明真相的印軍甚至還在往邦迪拉空投食物,此時11師背的糧食已在迂迴途中吃完,全靠印軍直升機「給養」。章其坤印象最深的是蟒油罐頭,熱沸後澆在米飯上拌鹽,雖然沒有菜,在戰時也是難忘的美味佳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星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蒙古軍隊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為何會「遺忘」了東羅馬帝國?
世界上十大最昂貴的書籍

TAG:喵星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