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暴力孩子簡直不要太容易

暴力孩子簡直不要太容易

潛移默化的無痕潛入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變得那麼難能可貴。

有兩個幼兒園的兩個幼小銜接的班級要去一家小學參觀模擬,提前感受小學生的生活。

在一堂英文課上,很多幼兒是不可能也不願意在幾十分鐘的時間裡一動不動的認真聽老師講課的。

關鍵是好動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

但是在家長眼裡全部是問題。

有一個小朋友沒有全程高度集中的聽老師說什麼,只顧著和旁邊的小朋友聊天,聊的內容是關於動畫片,關於遊戲,聊的非常嗨。

小朋友覺得沒什麼啊,和好朋友分享自己心裡對這個動畫片和遊戲的看法,他很開心。

但母親並不這麼認為,母親覺得你上課就應該好好的上課,不能和其他人講話,且不說尊重不尊重老師了,光是這種行為就直接讓追求完美的母親炸毛了。

母親做了一個舉動,她沒顧老師還在講課,也沒顧小朋友同班同學幾十人,還有幾十人家長,同教學辦公樓樓層上還有很多間教室在同時上課。

這些現場存在的狀況這位母親都沒有看到,母親就近去衛生間抄了一個長桿拖把,她直接推開教室後門從座位上采著小男孩的衣領把他拎出來進行大聲說教。

這個說教的過程聲音之大,聲音之洪亮,語言之粗俗,聞聲趕過來的老師和其他家長都進行了勸阻。

可這些勸阻並沒有熄滅母親的怒火,反而助長了她的氣焰。

在我們都沒有防備之下,她掄起了拖把使勁揮向了小男孩,打到第四下的時候,有兩個家長和聞訊趕來的保安拉住了。

制止住動手了,這不算什麼。她的說教並沒有停止,一直在說,一直在說。

小男孩一臉迷茫,儘管他挨了打,也受罵了,但他始終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他依然不清楚自己怎麼惹到母親了。

母親從辱罵孩子變成了訴苦,控訴自己如何犧牲時間來陪他試讀,可他的不爭氣沒有回報到她的付出。一堆一堆的不滿全部向孩子砸來。

小男孩非常無奈,一邊聽著母親的泣訴,一邊用眼睛瞄著教室里的小朋友。

後來,家長竊竊私語的過程中,知道了這位母親是保險業的銷售總監,對自己嚴苛,對孩子的任何一點她認為不合理的行為全部是零容忍,追求完美。自己優秀,那麼自己的孩子一定得超越自己,如果不能超越自己,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孩子欠揍,沒有什麼事是揍孩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揍很多次。

我不知道這位母親如此強勢的狀態會持續到多久,可憐了這個小男孩,在現目前,孩子毫無還手之力,對自己犯下的所謂錯誤始終迷茫,沒有人可以點撥他。

其實每個孩子都好動,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特別喜歡的動畫片和遊戲,這是人生的必經階段。

並不是每個孩子必須要通過天天坐在書桌前乖乖聽課才可以出類拔萃,相反那些好動的,能找到自己興趣愛好的,自發去用一兩年的時間去突圍自己心儀的大學的孩子內心才更快樂,心理也會更陽光。

如果孩子真的不願意去做一個學者去研究世界未解之謎,孩子真的有其他更感興趣的東西,我們就聽孩子的吧,不要讓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們要做一個聽話的家長。

多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會不會願意去傾聽,願意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孩子內心實苦。

PS:

晨哥最近向我提出想喝可樂,問我可不可以。

我說,如果你非常想喝,可以喝的。

然後晨哥喝可樂時被一個阿姨看到了,阿姨就非常吃驚,這麼小的孩子能喝可樂嗎。激素那麼多。

我只能笑笑說,他很想喝。

然後阿姨就越發覺得很不可思議,難道他想幹什麼好的不好的,你都不會去阻止嗎。這樣子孩子不就翻天了嗎。

我訕訕的向她微笑說,以後會阻止的,謝謝您的提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瑞說 的精彩文章:

肢體接觸可以增強安全感

TAG:石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