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成於思毀於隨,書法學習要遠離「隨意」二字,方能不斷進步

行成於思毀於隨,書法學習要遠離「隨意」二字,方能不斷進步

「行成於思毀於隨」,是韓愈在《進學解》中的名句,意思為事情的成功要經歷反覆思考、深思熟慮,而往往敗壞在隨手隨意,隨隨便便上。這是一個態度的問題,但往往在行為上卻是通過點滴的細節體現的。

對於學習書法的朋友們來說,更要時刻警惕「隨意」這兩個字,也許你立志想要寫好字,然而某個環節上的隨意,可能就成為進步的攔路虎和絆腳石。也許一開始就舉步維艱,也許中間會半途而廢。只有真正做到認真仔細,才能不斷進步。那麼我們都會在哪些環節上陷入隨意的誤區呢?我們來看看。

書寫材料隨便選

從筆墨紙硯等材料的選取上,你就可能在給自己挖坑了。如今大部分人用墨汁,不用磨墨,硯台可算非必選配件。可筆墨紙張的選擇隨意不得。墨汁要選油煙的,更黑更亮,不同品牌的水分比例不同,要了解對比。紙張上面,元書紙和毛邊紙吃墨程度不同,適合寫的書體也不同。前者適合篆隸,後者適合行楷,用錯了紙練習效果會打折扣。

而一般的描紅字帖,多採用半生熟宣紙印刷,發墨程度又有區別,墨汁加水後書寫很容易洇墨,更要注意。有時候材料沒問題,只是個別細節你不了解其中的常識,又不思考出現問題如何解決,一味責怪材料質量,殊不知你以為的好用未必就是好事。比如洇墨,在A4紙上寫就不洇墨,用水寫布來練字還環保省錢,可這樣學不到真書法,練再多也白搭。

至於毛筆,講究就更多啦。尖圓齊健的說法要清楚,以便判斷質量好壞。狼豪羊毫兼毫的區別要了解,寫什麼字要配什麼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分錢一分貨,千萬不能貪圖便宜選劣質毛筆,當然貴的高檔的也未必適合當下的需要,要因自己的書寫水平和練習內容而定。初學者要從熟悉毛筆的書寫特性開始練起,因此建議用筆豪軟硬適中的兼毫毛筆,篆隸楷書幾種正體字基本都能書寫。待書寫能力進一步提高後,再根據需要換筆。

專利楷書通用狼羊兼毫毛筆

練習隨意無目的

臨摹字帖是學毛筆字主要的訓練方式,而字帖選擇的依據是什麼?首先要選法度嚴謹的字帖,無規矩不成方圓,不講法度總是自然書寫,是無法掌握各種技巧的。此外,要根據自己的書寫能力定目標,然後選擇相應的字帖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因此不是今天看哪個帖漂亮就學哪個,明天聽別人說什麼體更流行就換什麼體。沒有計劃和目標的學習,就是無的放矢,起不到效果。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描紅字帖

此外,有時候儘管你對某個書法大師非常推崇,那也要根據自己的水平來確定選其哪一款作品來練習。比如清代大師鄧石如,篆隸皆精,有不少篆書隸書的春聯都用他的字體。不過不同作品的特點與難度都不一樣,在臨摹的時候要加以注意。如果鞏固中鋒筆法的階段,那他的小篆千字文是不錯的選擇對象;如果在練習提按,那可以臨摹他的小篆心經。

鄧石如小篆心經描紅字帖

下筆隨意讀帖不精

用筆與結體是入門階段兩個最基礎的技巧。筆法的訓練的核心是中鋒的訓練,其實很簡單,牢記逆入澀行緊收的,寫的時候要把動作做到位。寫字的過程其實就是訓練手部的肌肉記憶,只要動作標準力度均勻,書寫的穩定性與線條質量會很快提升,這也由篆書入門簡單易學的原因。而結體練習的就是手眼結合的功力,離開讀帖可不行。離開具體入微的觀察,筆畫無論是細節還是整體,都難以寫到位。

而有些初學者的隨意性,在筆法與結體訓練中體現得更為突出。下筆不注意筆鋒的調整,在書寫的時候筆鋒立不住,容易絞鋒,散亂;字帖上的字沒看仔細就動筆,或者是寫一筆看一筆,書寫動作毫無連貫性。這種隨意的態度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正,甚至隨著練習量的深入,越寫越跑偏,浪費時間不說,水平也難以進步。

小篆說文解字部首描紅字帖

筆法和結體的訓練也要遵循由易到難的規律,所以零基礎的朋友可以從小篆說文解字部首練起。純粹的中鋒筆法,可以讓你專註於運筆三步驟的練習;簡單的筆畫與結體,也更容易掌握。由簡入繁的學習方式,基礎牢,進步快,更有利於初學者建立信心。而一上來就挑戰高難度的字體,往往會因為水平不足而達不到訓練效果,看起來也是練習不輟,其實早已經因為下筆晦澀而心生放棄,流於隨意了。

柳體楷書心經描紅字帖

「行成於思毀於隨」前面還有一句,是「業精於勤荒於嬉」,如果只是練字的時候有這些誤區,那及時糾正還能回到正軌,可要是是在根本態度上出了問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沒辦法做到堅持練習,那這樣隨意的學習態度,危害更大。這已經不是能不能學好書法的問題了,可能你做很多事情都會受到影響。

以上圖示字帖已在習之堂微店上架,可自行選訂

訂購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習之堂 的精彩文章:

筆法訓練的三個基本原則,做好這些細節才能進步斐然
欲速則不達,書法入門做好兩個「慢」,才能迎來兩個「快」

TAG:習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