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建設路……為什麼全國都有這些路?

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建設路……為什麼全國都有這些路?

來源: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

作者:丁宥希

文丨丁宥希

大概所有的城市都會有一條中山路

如果沒有,那一定有一條人民路

不然就有一條解放路

如果上面的都沒有,那肯定有一條建設路

這些高重複率的路名幾乎遍布全國大小城市,即便你身處外地,偶然間遇到相同的路名也會產生一種穿越的錯覺;如果長久待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看見這些「同名異景」的道路甚至會讓人鼻子一酸。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全國都是這些路?為什麼各個城市的路名又存在些許不同?這要從道路的命名方式說起。

I以地理特徵命名

俗話說不會指路的路名不是好路標,那些表現地理特徵的路名佔據了道路家族的一大半江山。

001 地理方位

最普遍的路名,要數以方位名詞命名的路,這在古代和現代都很常見。

此類道路的名稱里通常含有「東」「西」「南」「北」「前」「後」等字眼兒,一般具有方向指示性,或是表明某條路在整個路段中的位置。

北京的路名可以說是其中的典型,尤其老城區,城市布局整齊對稱,形成棋盤路網,道路方向多為正東西南北;再加上建國初期提出的北京城市道路命名原則中明確規定:城門內外均以某某門內外大街命名。

所以,類似於:東長安街、西長安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外大街等對稱抱團出現的地名一抓一大把。

北京市局部地圖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當然這些「會指路」的路名不一定成對出現,而且在其他城市也絕不少見,比如:長沙的城南東路,烏魯木齊的廠前路,廈門的思明北路、思明南路,還有石家莊的北大街、北花市街、北人字街、南小街、水產東街、水產西街......

這類路名,在人們尋找道路和指明方向時,頗有幫助。

002 自然景觀

自古以來,人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便居於城市,那些關於自然的情結也表現在方方面面,道路以山河湖海、動物植物等自然景觀為命名的現象在大小城市比比皆是。

重慶大概是其中最喜歡「山」的城市:渝中區的枇杷山正街,江北區的龍山路,渝北區的廬山大道,九龍坡區的冬山路,沙坪壩區的歌樂山正街、山峰路,巴南區的雲山路,南岸區的塗山路、金山路、南山路......

不僅路名如此,還有不少地名也與「山、坡、江」息息相關,這是山城人民對於環境的認同感帶來的情感和文化上的體現。

大理下關鎮的不少路名取自蒼山十九峰十八溪:龍溪、斜陽、萬花、滄浪、芒涌、綠玉,聽起來多了幾分詩意。

大理下關鎮地圖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瀋陽皇姑區的大道也多以山川命名,東西向稱為路,以名山命名,南北向稱為街,以大川命名,於是就有了縱橫交錯的長江街、嘉陵江街、黃河大街以及嵩山路、寧山路、岐山路......

類似的還有上海世紀公園花木街道周圍的路,東西向的路以花命名,比如牡丹路、櫻花路、杜鵑路等;南北向的路以樹命名,比如海桐路、白楊路、銀霄路等;從整個上海看,以植物命名的路也佔有一定的比重,與梅蘭竹菊四君子相關的路就有接近100條,傳統十大名花中只有水仙未能「上路」。

上海市花頭路名統計圖

製圖:丁宥希/星球研究所

在路名中,最受偏愛的動物估計是龍,龍不是真實存在的物種,但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太多傳奇色彩和美好寓意,於是有關龍的路名遍布全國,在廣州等地格外突出,有回龍里、龍福路、龍塘街、青龍崗等。

三亞鹿回頭半島宛若養「鹿」大戶:鹿鳴路、鹿影路、鹿嶺路、鹿回頭路,這與海南黎族的愛情傳說有關。

同樣帶有好兆頭的「馬」「鶴」「燕」等吉祥物在香港也頗受歡迎,龍圖街、鳳儀街、麒麟街、鶴齡街、駿發街、燕安街等街名,在九龍馬頭角開發時就這麼冒了出來。

003 人文景觀

人文景觀命名的道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體現了古代基礎或文化傳統;二是對街道周圍標誌性的建築、區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所以也會跟方向辭彙組合出現。

第一類道路在歷史底蘊濃厚的城市比較常見:南京的洪武路、應天大街、雨花路、玄武大道、建鄴路等;成都的武侯祠大街、總府路、水碾河路、靜居寺路等;還有西安的雁塔路、長安路、華清路、未央路、子午路等,聽起來格外風雅。

西安市曲江新區局部地圖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第二類道路則全國都有,他們往往在大眾生活中比較重要,能對周邊產生輻射影響,常見的有修在體育館旁的奧體路,郵政局門前的郵政大道,學校附近的xx大學路。

還有由企業出資承包並以企業名稱命名的道路,舉個栗子:青島海爾路。

II以行政區域命名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人口密集的都市,由於大街小巷縱橫交錯又缺少不同的地物標誌,於是開始「移用地名」,即把外地的地名用以命名道路。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

為了方便稱呼記憶和顯得整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英租界的路名開始趨向於以中國其他省份和城市加以命名,後來受英美租界當局嚴格控制,英租界內的道路形成了南北向以省名來命名,東西向以中國主要城市之名命名的景象。

但這種命名方式僅僅停留在租界內,將其推廣至整個上海則是八十年後——

1943年,為了「肅清」英法美勢力殘餘,汪偽政府對以外國人名、西方機構場所命名和含有歌頌西方意味的道路進行了更名,在此期間以行政區域命名道路的方式被逐漸確定,推廣至整個上海,並形成了上海本地特色。

上海市番禺路周邊地圖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新中國成立之後,上海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大量新修道路命名進一步沿用傳統做法,同時使用地區、市、縣等地名,全國各省區都有,尤以沿海及長江流域的山東、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居多。

局部地區的道路命名也有較為鮮明的特色,採用了定向性,即該地區在上海市區中所佔的方位,對照選擇出全國範圍內相應方位所在的省份,然後就以該省的地名來命名這一地區的所有道路。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圖片來源:VCG

同樣的命名方式在青島、合肥、蘭州、呼和浩特等城市也有比較廣泛的應用。

還有一些以城市命名的街道出現在了全國各地:

闖蕩過長春、吉林、蘇州、日照、宜昌、北海、南寧、淮安的深圳路

浪跡在吉林、瀋陽、威海、北京、濰坊、汕頭、蘇州的蘇州街

還有遍布廣州、貴陽、遵義、昆明、荊州、吉林、哈爾濱、烏魯木齊的北京路;甚至連澳門也有一條北京街

所以從全國看來,借名字這種事情,見怪不怪啦。

III表現情感

不論是生活在什麼地方,什麼年代,人們總會對當下生活抱以某種態度,也會對未來的日子充滿某些希冀,各種各樣的情感也表現在了道路命名中。

001 美好希冀

安居樂業、福壽康泰、和平昌盛的生活往往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將這些辭彙拆開融入到路名中,也就出現了那些聽起來格外吉利,甚至有點俗氣,又充滿了溫情的路名。

廣州在歷史上就出現過11條五福里,8條吉興里,5條九如坊,一些人家在娶嫁時,都要挑選有「好兆頭」的街名來確定行車路線。

而現在的廣州街路名稱中帶有「福」「祿」「壽」「安」「寧」「恩」「惠」「華」「德」「和」等字的街道有112個,包括同福路、興華路、吉祥路、團結路、長壽路、友愛街、仁廉里等等。

廣州市同福路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還有一些城市在命名道路時選用傳統典故,就像三陽路取自三陽開泰,二曜路意為日月同輝,這一類道路不僅名稱富有文化內涵,更突出了人們對美好和諧生活的嚮往。

它們很大概率不會成為風風光光主幹道,常常潛伏於居民社區附近,卻表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希冀,簡單的路名多了幾分人情味。

002 時代精神

大概所有的城市都會有一條中山路,如果沒有那一定有一條人民路,不然就有一條解放路,如果上面的都沒有,那肯定有一條建設路。

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建設路

四條路,我稱他們「路中四霸」,跟他們一比,前面的路都弱爆了,後面的路也不用露臉了,他們四個在全中國出現頻率最高,分布最廣,且一般為主幹道或是商業中心。

要是道路也有人格會說話,我估計他們「四霸」會一面吐槽自己的重名率太高,一面為自己在路名中的地位沾沾自喜。

上海中山東一路,亦稱外灘

圖片來源:VCG

他們的一些親戚朋友,像什麼和平路、文化路、勝利路、青年路,還有什麼新華路、朝陽路、紅旗路、東風路、中華路、復興路......露臉頻率同樣很高。

除「中山」最早出現在1925年南京的中山大道,於1927~1929年間席捲全國,時代相對早一些;其他的幾兄弟大部分誕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不僅記載了歷史,還表現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民及政府積極建設、開拓進取的精神!

003 紀念意義

還有一些道路名稱,飽含對歷史事件或是歷史故事的紀念意義。

他們往往以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時間來命名:

紀念一二一事件的昆明一二一大街;在沙基慘案發生地,為紀念遇難者而更名的廣州六二三路;紀念1949年8月17日,解放軍由此路進入福州,福州迎來解放的八一七路;與青年路相通,借毛主席喻"五四運動為青年運動之方向」而得名的保定五四路......

或帶有鮮明的歷史性:

張之洞在武漢修建京漢鐵路時,由於鐵路改線而作廢,就拆除了鐵路修建了京漢大道,名字沿用至今;武昌作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留下了首義路,同時以辛亥革命作為背景誕生了民主、民權、民生、民族四條路;抗日戰爭時期留下了盧溝橋路。

京漢大道大智門火車站舊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紀念歷史故事的道路則充滿了「詩書氣」:

同樣在武漢,古琴台相傳為伯牙撫琴處,伯牙子期知音難覓,在古琴台周圍的兩條大道分別被命名為琴台大道與知音大道;還有卓刀泉路,相傳東漢末年,關羽駐兵武昌伏虎山,因缺水,關羽以刀卓地,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

IV以人名姓氏命名

嚴格來說,以人名或姓氏命名道路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或者傳遞出一種宗族觀念,不過由於這樣的路名也不少,所以可單獨歸為一類。

001 以人名命名

以人名命名的道路中,最突出的是以英雄人物或是歷史名人來命名,其中最常見的是中山路,表達了人民對這位民主革命領袖的愛戴;在台灣許多地方有成功村、成功路、國姓街,這是對鄭成功不朽功績的懷念;還有出現在北京、武漢、天津的張自忠路,也是對張自忠將軍英勇事迹的歌頌。

武漢張自忠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人墨客的名字出現得也不少,比如九江的陶淵明路,鄭州、洛陽的杜甫路,南昌的子安路(王勃)、永叔路(歐陽修),還有全國多地「均有銷售」的李白路。

上海浦東開發後,張江高科園區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道路十分奪人眼球,所以接下來上場的是:祖沖之、李時珍、郭守敬、李冰、張衡、沈括、蔡倫、華佗、畢升、達爾文、伽利略、法拉第、牛頓、居里、哈雷路......

002 以姓氏命名

以姓氏加上「家、村、庄」等表示同姓族人聚集地的形式,體現了強烈的宗族觀念 ,比如董家灣路、劉庄巷;姓氏+姓氏作為路名組合,多含有紀念意義。

V以數字命名

最後一種是看似毫無特點的命名方式,以序列數字方式命名;這一類在路名里也比較常見,道路通常是水平排列,或是交叉縱橫。

與具有特殊含義的數字路名不同,這一類名稱至少是連續三位,最大的數字應該是烏魯木齊的卡子灣六十四巷,不過它並不是從一開始數的;也常跟經緯二字搭配,其中比較代表性的是濟南經一路到經十一路、緯一路到緯十二路。

哈爾濱的「數詞街道」大概占街道總數的35%~40%,命名方式簡單粗暴:頭道街、二道街、三馬路、四馬路,還有五敘、六順、七政、八元...各種組合、應有盡有。

哈爾濱市指向十四道街路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這一類名稱還可以與前面出現的幾種命名方式相結合,就多帶了一些「浪漫主義」或「實用主義」色彩,比如:瀋陽的如意一路到如意三路,以及西安的雁塔一路到雁塔八路。

最後說說北京的東四十條,很多初來乍到的遊人們總以為這要念作

東/四十條

其實不然,這四個字的正確打開方式是

東四/十條

神奇的東四姐妹花

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發現道路的命名方式多種多樣,甚至還有不少是複合路名,採用了兩種及以上命名規則。

至於全國各地還有許多神奇的路名,以及其他的道路命名法,就等著大家來一一發掘了~

[參考文獻]

[1] 王知君.中國城市道路名傳播學分析

[2] 黃小婭.街路名淺論

[3] 郭啟剛.城市路名及命名藝術

[4] 梁鼎豫.上海的路名與地名

[5] 劉偉.廣州市路街命名的社會語言學考察

[6] 李萌.哈爾濱市街道名稱研究

[7] 隋玲玉.武漢街路名淺論

[8]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地名志

[9]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北京城市道路命名史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路見不平!舉報這些行為,最高獎勵50萬元!
哪個省的人算是中國的門面擔當?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