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你離貴州太遠,甚至不知道貴州的美食六得一皮

你離貴州太遠,甚至不知道貴州的美食六得一皮

原始森林對我總有一股致命的吸引力。也許是因為在探索過程中總有新奇的事物出現,也許是因為大山裡蘊藏無盡的新鮮食材,也許是因為我的祖先就是從深山老林中走出來的。重慶出生的我逛遍了雲貴川,喜歡每個地方不同形狀的樹葉,不同強度的陽光,不同坡度的高山,最喜歡的還是每個地方各具特色的美食。

最近幾年,四川和雲南都成了熱門的目的地,不管是沖著風景還是美食,貴州地區感覺都被大家遺忘了。

今天,我就要為我貴州美食發聲,讓大家看看我貴州美食絕對在美食圈有一席之地!

貴州羊肉粉

偌大的一個貴州可不止一碗羊肉粉。據貴州朋友說,一個貴州至少有四大羊肉粉門派:遵義的,興義的,金沙的和六盤水的。嘿嘿嘿,我就是要把四種都嘗個遍才甘心。這裡我就只說說知名度較高的遵義羊肉粉和興義的羊肉粉~

// 遵義的羊肉粉 //

遵義的羊肉用的是土黑山羊肉。在貴州的山坡坡上到處皮的黑山羊肉比別處的更加緊緻,吃起來更加筋道。最關鍵的是,羊肉的膻味都帶有一股植物的清香。老遵義羊肉粉的湯,是用羊大骨,羊腸加上秘制的中藥小火熬制而成。最好的原湯能讓人吃到嘴角邊掛著羊油,很硬,紙都搽不掉的程度。

遵義的粉也是有講究的。大部分粉出自遵義官井周家,官井裡打出來的水清澈甘甜,用這裡的水做出來的粉韌性極好,即使煮好了也不容易斷。在製作工藝上,米粉上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氣孔,浸在原湯中能夠充分的吸收湯汁,以致吃上來的每一口都是有滋有味的。

再說說辣椒。用柴火大鐵鍋熗炒干辣椒,再人工研磨成粉狀,淋上在鐵鍋里熱透了的羊油,糊辣椒就這樣誕生了。

最後撒上香菜和蒜葉,一碗絕佳的粉就能端上桌了。至於入口那還得吹一吹。才端上桌的粉至少有80攝氏度,這樣的高溫才能保證湯汁的鮮香最大程度地激發出來。只有再等一等再入口了。

// 興義羊肉粉 //

以小編一個外地人的眼光來看,興義的羊肉粉與遵義的最大得區別就是辣醬。辣醬的味道成了興義人判斷一家館子味道好不好的標準。興義羊肉粉調料用了特製辣醤提味,這辣醬有獨特的醬酯香,既可避去羊肉入口之膻氣,又能突出咸鮮味,在放入興義羊肉粉前,還得再加工。通常是加輔料煸炒,增加其香醇;然後用羊肉湯調稀,加入羊肉粉中,取代普通醬油,這是融合滇食文化的結果。

絲娃娃

絲娃娃又名素春卷。因其麵皮包裹食材形似嬰兒襁褓而得名。

「絲娃娃好不好吃,關鍵在於麵皮和蘸水。」

傳統的絲娃娃是用平底鍋烙,手中抓起事先用水和鹽揉勻的麵糰,在平底鍋燒熱、刷油、擦乾後,再把手中的麵糰甩圓往鍋底一杵,一個巴掌大小的圓面貼就呈現在鍋底了,揭起即成。製作絲娃娃的麵皮對麵糰的乾濕、麵粉的精度及火候都有很高要求,做法更有難度,持有的高標準,做出來的麵皮厚薄適中,又香又有韌勁。

蘸水多以酸辣為主,這樣頗具特色的蘸水中,匯聚了花生、姜、花椒、麻油等數十種調味品,按照特定的比例配製成的蘸水。

只有原湯絲娃娃的湯汁才能最大的保留食材的味道。原湯湯汁不會搶走每一個蔬菜清香味道,包甜的吃出來的就是甜,包酸的吃出來的就是酸。吃原湯絲娃娃的時候,你只需要做一個選擇就是蔬菜,因為你選的味道正是你嘗到的味道。這些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在入口的瞬間一股清涼沁入心脾,令人無比舒暢。

酸湯魚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竄竄」黔東南人民的口味就是離不開「酸」字。

上次在北京吃到酸湯魚,呵呵,單純的用番茄湯來騙我一個外地人,真是生氣。

真正的酸湯魚味道好吃到令人髮指!在貴州,酸湯分為紅酸湯和白酸湯。常見的是紅酸湯,以米湯自然發酵為湯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紅柿醬、糟辣椒等多種作料熬煮,主要用的是紅酸和毛辣果酸為主,加入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湯,新鮮的稻花魚下湯鍋煮制而成,再加入黃豆芽、小竹筍和野蔥作輔料,配上滴有木姜油的辣椒蘸水,味道鮮美、獨特。

說實話,第一次吃的時候有點不太習慣,因為酸湯是經過發酵的,這酸味與平時的醋酸和果酸都不一樣。但多吃一點就慢慢的愛上它了。畢竟酸的東西越吃越開胃嘛~

腸旺面

這是本編平身見過工藝最複雜的麵食之一了。它是由豬大腸、豬血、雞蛋麵條、綠豆芽和油炸豬肉丁調配而成。湯色鮮紅、血旺嫩滑、雞湯油亮而不膩。每一種食材都要經過預先處理再共同融入特製紅油里,多重工藝下來,你手中的這碗腸旺面,不僅只是食材的搭配後的結果,更是一個廚師對食物傾注的心血,飽含對食客的感激之情。

雞肉湯圓

似乎每個人提到湯圓,第一反應就是白玉皮、黑玉餡,不管是北方的黑芝麻餡的,還是南方的醪糟小湯圓,總歸都是甜口的。但是,湯圓界的奇葩「雞肉湯圓」在一眾甜口的湯圓中鶴立雞群!作為小編目前知道的唯一咸口的湯圓,它真的很特別又很好吃。

怎麼說?雞肉湯圓不同於其他湯圓的關鍵在於: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具有小巧玲瓏,色彩雪白、晶瑩光潔的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融合為特色風味的芳香,又有糍糯、細滑、清爽、油而不膩的特色。

米豆腐

米豆腐用酸湯點制,不用石膏。一般用專門的井水製作,製作時加入青菜汁,所以色澤晶瑩,悅目誘人。多是用雙花醋和雞辣椒加上其他佐料涼拌著吃,口感爽滑細膩,香辣中微帶甜味

都說貴州菜講究蘸水,不一樣的蘸水所展現的味道那可就大不相同。

洋芋粑

論土豆在貴州有多少種死法?

洋芋粑粑,洋芋絲絲,炸洋芋等等。似乎炸洋芋在我們西南片區十分流行啊,真是可憐了我的土豆。

炸洋芋粑是貴陽街頭的小吃攤都有的一種特色小吃,走近看到被烙得金黃,老遠就能聞得土豆和蔥花的混合香味,特別的誘人。它需要事先將煮好的土豆碾成泥,加入糯米粉和蔥花拌勻,捏成小圓餅下鍋煎。煎好的洋芋粑外脆里嫩,沾上辣椒粉,奶思!!!

啊,看到吃不到真的很痛苦誒~看在我那麼痛苦的份上,請大家多和我分享一些貴州美食吧,下次去玩,我一定吃很多!

You May Also Like

金牌點評人徵集

你心中的最佳貴州美食是哪個?

在評論區留言分享給我們吧~

每周我們會在文章評論區推選出1位金牌點評人

只要你連續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

就有機會獲得來自《時尚旅遊》的神秘禮物 。

每周一將公布上周名單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居然有這麼多山寨建築!這是技術的先進?或只是俗氣的仿製品
腰粗、大象腿,跟坐姿有關?變瘦變優雅的三個直角坐姿學起來!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