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原創?當代社會的批判

經典原創?當代社會的批判

當代社會的批判

毛志英

在《展望二十一世紀》論壇上,日本作家池田大作問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如果你重新出生一次,你願意出生在哪裡?」湯因比說:「如果上帝仁慈,讓我再出生一次,我願意出生在尼泊爾或是中國的新疆。因為那裡還沒有被現代社會糟蹋到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步。」池田大作說:「我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說句話,我建議人類的工業、商業、科學、技術最少也要停下來50年,讓人類專心致志來發展自己的道德、倫理、精神方面。這樣的話,一定對人類有好處。」

對兩位學者這樣的關於現代世界的批判,我想做如下追問:一是尼泊爾或中國的新疆是現代世界中人類最好的生活地區嗎?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夢想移民去那裡嗎?二是人類的工業、商業、科學、技術假設真的停止50年,人類的道德、倫理、精神就能進步嗎?既然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是成正比的關係,那麼,物質文明的發展是阻礙道德倫理和精神發展的根本原因嗎?

這樣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現代世界的批判缺少原則性、現實性的標準。這樣的標準有兩條,一是看是不是開歷史的倒車,二是看是不是致力於現代世界的社會改造。

現代世界的本質根據和標誌是資本,資本的活力和生命力就是在於增值,不斷地創造超出自身的價值,進而推動著生產力和人類社會永不停止地向前發展、進步。「進步強制」是海德格爾對現代世界特徵的一個概括。

《 資本論》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他的批判不是浪漫的空想,而是具有十分深刻的科學性和現實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看作是客觀必然的歷史過程,「因此,他只用理論邏輯的語言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關係和經濟規律,既不辱罵資本家,也不要求資本家和地主個人對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負責。」正像恩格斯說的那樣:「拉薩爾的全部社會主義在於辱罵資本家,而在《資本論》那裡,我們看到的情況恰恰相反,馬克思先生明白地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必然性。」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資本家剝削僱傭工人的對立關係,馬克思認為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而不是社會道義的缺失。馬克思以他這樣的現實性、真理性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理性批判,從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指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道路方向。

停止發展進步的人類必將消亡,歷史不可能開倒車,也沒有人願意返回到原始社會饑寒交迫的殘酷惡劣環境下生活。現代世界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問題,只能用現代世界的思維和方法在發展中去解決。否定現代世界的發展,開歷史的倒車,沒有現實性,也缺乏理性。

作家簡介

毛志英,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鞍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鞍山市詩詞學會會員。有多篇詩歌、散文、雜文、報告文學發表於國家級刊物。著作《閑品三國》、《三國水滸中的人生智慧》,分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新華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如果你喜歡,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安四刊 的精彩文章:

花開,無喜;風來,無憂

TAG:平安四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