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以自我為中心,你永遠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本號痛恨造假,閱讀數據真實。
1
年少的時候,有一年冬天,我穿著風衣,戴著口罩出門,看見一個熟人,我向他打招呼,他沒有理我,走了,我當時覺得很不舒服。
回到家,我碰巧從鏡子前晃過,漫不經心地看了看鏡子里的我,我根本認不出來我自己,因為我戴著棉帽和口罩,在那一個剎那,我突然恍然大悟。
原來,我在路上遇見的熟人,他並不是不理我,而是根本認不出我,因為我當天把自己包得嚴實,第二天我找他核實,果然跟我所想的一樣。
我知道我在跟他打招呼,這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察,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從他的視角看來,則是一個不認識的陌生人莫名其妙地跟他打招呼。
從那一年,我就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永遠都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為人處事,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一個高素質人士的必備品格。
2
15年前,我在德國品牌PUMA上班,當年PUMA在中國市場上做了一件很錯誤的事情,用歐元的尺寸,做了一款面對中國消費者的錢包。
歐元的尺寸,比人民幣要短,當年那款錢包在中國上市,淪為笑料,大量的中國粉絲買了那款錢包,回到家,拆開包裝,發現一張100元人民幣根本放不進去,必須要摺疊一下,才能放進去,結果,大量的退貨,把銷售總監弄的焦頭爛額。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當年這個錢包的設計師,是一個德國人,這個人以自我為中心,以為全世界的紙幣,都跟歐元一樣的尺寸,閉門造車,在德國總部,依據歐元紙幣的尺寸,設計了面向中國消費者的錢包,這樣的人,不慘敗才怪。
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永遠都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3
還有一次,10年前,單位一整個團隊,在廣東中山招待一個法國客人,同事點了中山最有名的紅燒乳鴿,另外還點了些蛇啊、王八啊之類的。
他點菜的時候我恰好不在,等菜一上來,我一看,傻眼了,但礙於面子,我沒有說什麼,結果可想而知,當天的法國客人,那頓飯,沒有吃好,後來他對我說,回酒店之後,他自個兒溜出去,另外買吃的填飽肚子。
從我的同事的角度去看,招待客戶,當然點最好的菜,但是他忘記了換位思考,人家法國人是不吃乳鴿、蛇和王八的。
你認為是寶貝,人家認為是垃圾。反過來有時候也一樣成立,人家的寶貝,你也會認為是垃圾。
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他永遠都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換位思考,真的非常重要。
4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當時大清帝國的國民曾經有這麼一種看法,堪稱一絕:
「我們不需要英國人的貨物,但是英國人需要我們的貨物,因為他們吃的東西太燥熱,沒有我們的茶葉,他們洋鬼子個個都會便秘而死。」
這種看法,其實由以下兩點構成:
1. 我們中國人喝茶,所以不會便秘;
2. 英國人必須喝茶,否則就會便秘。
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典型世界觀,事實上,英國人就算不喝茶,也不會便秘,為什麼?因為人家喝水多,預防便秘的訣竅是什麼?答案是:喝水。
大清帝國的國民喝了茶之後,便秘好了,得出了「喝茶能治便秘」的結論,其實這個結論是錯的,那麼既然這個結論是錯的,為什麼他們確實喝茶之後就通便了呢?答案是:他們喝茶的時候,把大量的開水喝了進去,通便的是水,不是茶。這個例子,也順便說明了大清帝國的國民,是多麼的愚昧、野蠻和無知。
以自我為中心,你永遠看不到一個真實的世界。
5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讀史一則所得,抗戰爆發之前,有個日本記者到張家口採訪馮玉祥,日本記者隨口對馮玉祥說:「張家口的風光,和朝鮮頗為相似」,結果馮玉祥當時就發飆翻臉罵人了。參劉公武回憶《跟隨馮玉祥在張家口抗日》。
日本記者為什麼討罵?很顯然,以自我為中心,他是以日本人的視角去看問題,他沒有意識到,當時在世人的眼中,日本是吞併了朝鮮的壞蛋,你來到我張家口,說我們張家口和你那個日本殖民地朝鮮「頗為相似」,這不是討罵是什麼。
一個人不懂得以換位思考的眼光去與人相交,就會經常犯這一類可笑的錯誤。
您是否轉發,決定了馮老屍能陪您走多久。


※張是之腦洞經濟學:到底是誰在剝削誰
※白先勇評紅樓夢:賈寶玉的一生就是佛陀的一生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