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教自己做——感覺發展之聽覺

早教自己做——感覺發展之聽覺

聽覺的重要性不亞於視覺。正常新生兒的聽覺有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寶寶能區分不同強度、方向、持續時間和頻率的聲音。因為胎兒在子宮裡聽到的其實是十分嘈雜的聲音,所以和清純音相比嬰兒更喜歡聽複雜的聲音,如人說話的聲音或嘈雜的聲音。明白了這一點,家長也就不必刻意為寶寶營造十分安靜的睡覺環境。太過安靜的環境對寶寶反而不那麼有利。與其他女性聲音相比,寶寶更偏愛媽媽的聲音。經常會觀察到這樣的情況,當寶寶啼哭的時候,聽到媽媽的聲音便會安靜下來,別人哄就不行。

這種驚人的語音分辨能力,為以後學說話掌握人類語言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寶寶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後會轉動眼和頭去尋找聲源,用適當頻率和強度的聲音去刺激有助於聽覺的發展。所謂適當頻率和強度的聲音,簡單地說就是那些輕柔有韻律的話語或音樂。幼兒在哭鬧或手腳活動時聽到突然的聲音會停止哭鬧或中止活動,以此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是個不錯的辦法。但聲音強度太大或聲音作用的時間太長會引起聽覺感受性在一定時間內降低,即聽覺疲勞。如果聽覺疲勞不斷積累長期得不到恢復將會導致永久性的聽力喪失,所以絕不可以用大強度的聲音長時間刺激寶寶。

如何證明寶寶有聽力呢?在家裡可以用裝膠捲的塑料盒,盒內裝幾十粒大米在新生兒的耳後三十厘米處搖動,看看新生兒是否有有皺眉、眨眼、轉頭等動作;也可以在平常觀察當關門、突然大聲說話時寶寶是否也有上述反應。

醫院現在都會在寶寶出生後采足跟血做聽力基因缺陷檢查,也要做耳聲發射聽力篩查,便於及早發現聽力障礙。聽力基因缺陷檢查耗時較長,一般一個月後在相關網站自助查詢結果。初次聽力篩查沒通過的話,寶寶滿42天的時候再進行復篩。如果還沒有通過,就需要寶寶滿兩個月的時候做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生理學檢測,確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聽力損失,以便實施干預。初篩不通過的比較常見,少部分第一次復篩也有不通過的情形,一般是因為寶寶耳道有胎脂等堵塞。任何篩查未通過,家長都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無論如何請正確對待,一定要遵從醫生的指導。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如果能被及早發現,並早日得到治療和訓練,不僅在治療上比較簡單,而且有的聽力可能會完全恢復。

家長要特別注意防範常見的耳病,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等影響寶寶聽力。孩子的咽鼓管比較短促,接近水平方向,容易被細菌侵入;寶寶吐奶的污物流進耳道未及時清理乾淨也易導致耳病。患病後必須進行正規醫療,如果治療不當常可並發其他危重病症,甚至化膿性腦膜炎。

聽覺受損會對發音及運動平衡與動作協調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如果嬰兒早期喪失聽力,聽不見別人和自己的聲音,那麼就不能學習說話也不能校正,只能咿咿呀呀地叫,「十聾九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內耳如果有問題,就會對人的平衡造成很大影響。反映在體育活動中就是做動作不協調、不靈活,既缺乏節奏感.空間定向的能力也差。即使是輕微的聽力喪失也對寶寶個體發展有不良影響。還有,請記住千萬不要掏寶寶耳朵。

貝迪爸爸與你一起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迪爸爸 的精彩文章:

TAG:貝迪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