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8歲孩子教會我的三件事,讓我生活從此改變

8歲孩子教會我的三件事,讓我生活從此改變





作為一個8歲孩子的媽媽,我非常喜歡一個大師,豐子愷,同樣也非常喜歡他的那篇《給我的孩子們》,剛一開篇,就寫道:




「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說出來,使你們自己曉得。可惜到你們懂得我的話的意思的時候,你們將不復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就像豐子愷無論在作品裡還是生活中,都非常羨慕的孩子世界和生活一樣,8歲孩子媽媽的我越來越發現,其實孩子才是我最好的老師,

孩子的成長於我而言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世界。



1




三十五歲是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既沒有二十多歲的敢闖敢做,穿一條背帶褲出街都怕別人投來輕蔑的目光,也沒有四十歲的處事不驚,看慣了周遭的分分合合。




我就處在這個尷尬的年齡上,跟所有女人一樣,生活的重擔一點點壓榨著我,也侵蝕了我的脾性。兩邊父母要照顧,孩子需要撫養,車貸房貸一點都不能放鬆。但凡滋生一點「世界那麼大,去看看」的想法,立馬被現狀壓制下來,我只能安慰自己,「再忍忍就過去了」。




最明顯的,我的脾氣變得異常暴躁,時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對孩子開啟後媽模式。比如,給孩子輔導作業。




這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雖然在朋友圈對諸如「因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得送進急診室」之類的新聞見怪不怪,但凡落到自己身上,每次都是心驚肉跳的經歷。




小蘿蔔不是一個很聰明的娃,甚至成績有點差。我心情好的時候會坐下來靜心給他講題,但心情不好往往是一頓訓斥甚至惡罵。當然,後者遠遠多於前者。



直到有一次,我因為一個工程報表遲遲不能通過,鬱結於心。一下班回家也沒給在做作業的孩子好臉色,摔門進了房間。聯想到出差在外的丈夫,絮絮叨叨的婆婆,我在房間里忍不住啜泣起來。




孩子聽到聲音,戰戰巍巍進來,看到了我電腦上的表格,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





「媽媽,不要哭啊,我陪你一起做題好嗎?」



說完從他卧室里拿來了筆和稿紙,我偷偷抹去眼淚,看著眼前這個孩子,任何辛酸和不理解都煙消雲散。





「媽媽,你以後能不能不哭了,題做不出來就慢慢做嘛,總會做出來的呀!」




是啊,再多的生活不順,其實就像一道道數學題,像孩子一樣拿起筆和紙,算一遍,再算一遍,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孩子的微笑和樂觀,是多少大人們求而不得的幸福密碼?






2



有一次公司年會,我們部門要出一個爵士舞,而我被不幸選中了。




在抽到那個寫著「恭喜」的紙條時,我一臉黑線。部門其他妹子都是二十齣頭的模樣,身材苗條,面容姣好。而我呢?當媽後體重就從來沒下過130,而跳舞更是與我絕緣的一項技能,那一刻我彷彿感受到周圍嘲諷的目光。




我也把這種鬱悶帶回了家。



細心的小蘿蔔發現了我的異樣,給我倒了一杯水,給我講起了學校里發生的趣事。我煩悶的心情有所緩解,像是對孩子訴說又像是自言自語:





「小蘿蔔,媽媽要表演爵士舞,不會怎麼辦啊?」




「不會就學啊,媽媽我教你!」



我一笑而過,全當這個孩子安慰我罷了。調笑了幾句,讓他趕緊去做作業。然後跟往常一樣,吃飯,洗漱,睡覺。




晚上十二點多,我上衛生間,看到孩子房間里微弱的燈光,輕輕推開門,發現孩子正對著電腦里的「爵士舞教程」緩慢而笨拙地練習著。




我鼻子一酸,幸福的感覺卻洋溢著我的全身。





「媽媽,你怕什麼啊,我也是第一次學跳舞啊,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嘛,我們一起學好不好?」




「嗯,你教媽媽好不好?」




不管是「無知者無畏」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總之孩子通常比大人有勇氣得多。

他們會看也不看就跳過壕溝,也從不懼怕去做一些危險的事。




而大人的我們,總是瞻前顧後、凡事掂量,可悲的是,很多時候就算你把事情掂量一百遍,最終你還是不得不跳過那道壕溝。




我們因為做的不夠好,而焦慮、自責、擔憂或者逃避。




但正像小人兒們所傳達的那樣,今生與此刻,誰又不是第一次?






3




我從當年上大學開始,就有開一個手工藝品店的想法,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結婚,生子,儘管生活磨平了很多激情,這個念頭卻一直在我腦海里縈繞著。




很多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夢想,有錢,有時間,有人支持就好了。而對我來說,恰恰這三樣都不能滿足。




每個月初一覺醒來的房貸一次次把我想辭職的念頭打壓下去;朝九晚五上班,照顧父母孩子讓我無暇分身;甚至每當我向家人提起這個念頭,都會招來一片冷漠和不屑。




一個午後,我跟小蘿蔔說:





「媽媽想辭職開個手工藝品店,小蘿蔔你支持媽媽嗎?」


「支持啊,想做就去做啊媽媽。」


「那媽媽如果辭了職,可能就沒穩定的收入了,你爺爺奶奶也可能會責備我。」


「怕什麼啊,你不是說錢是身外之物嗎,錢少可以再掙,可夢想沒了就再也沒機會實現了。」




我很驚訝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說出了這般金玉良言,同時也讓我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半年後,我已經成功擁有了屬於我自己的工藝品店,收入也遠遠超出之前的工資。




感謝你,孩子,讓我們重拾「無畏」的勇氣。




在我們快要被現實擊敗的時候,和自己說一聲: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4




在成長這件事情上,其實孩子們做的遠比我們要好。




他們赤條條地來,卻帶著生活的真相;他們總是保持索取的姿態,卻總在不覺中,彌補了大人心中的空缺。




孩子教會了我們樂觀、勇敢、堅持、全力以赴、享受生活,教會了我們保持理想,保持生長。從孩子身上,我們可以體驗更多生活的美好,和孩子一起,讓我們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和孩子一起上場,一起跑,一起跳,透過他們的眼睛,不僅讓你的行為方式充滿了青春和活力,你心中潛藏多年的天真和純粹也會慢慢復甦。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放下父母孩子的身份,用平等的角色去融入

,而 「和孩子一起參與運動,在運動中向孩子學習成長」更是融洽親子關係最好的潤滑劑。




跟孩子站在同一地平線,一起健康快樂地上場,不僅要求爸媽們保持年輕的心態,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充滿活力的好身體。




健康,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快樂成長的根本。




就像

伊利

最新推出的宣傳片

《上場,像孩子一樣》

告訴我們的,希望每一個已經長大的父母,都能依然帶著好奇的眼睛、無畏的心,在運動中向孩子學習成長,以健康的身體、活力的心態,找回像孩子一樣的再生長的力量。







對待運動,孩子是認真、快樂、無畏的…



父母就像孩子運動的一個旁觀者,甚至一直都是。


如果孩子足夠感染你,那就該從他們身上吸取閃光點,


而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


走上場去,和你的孩子一起去運動!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從視頻里,我們看到了不斷生長的孩子身上所迸發的靈感,也發現了自己身上對失去夢想與活力的無奈現實。看看我們自己,有哪一個不是用所謂的成熟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然後小心翼翼地教育下一代。




當看到孩子們在雨中奮力奔跑,在足球場上摔倒後一臉微笑著站起來,在游泳池前義無反顧地起跳、落水,在一切陌生的領域都無所畏懼,我們有沒有被他們的「年輕」點燃?




其實正如

伊利

廣告所傳達的精神,

在人生這個舞台,所有中年人都應該保持理想,保持成長,這是一種運動精神,一種奧運精神。

人生不是調色板,因為邁入中年就應該被調成成熟色。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應該像孩子一樣,打破自己的界限,繼續成長。




伊利

希望能夠用

奧運品質

的好營養,滋養每一個生命;

伊利

希望能夠用

健康和運動

的理念,

讓人們能享受輕鬆簡單的健康生活方式,一起來發現、享受和慶祝我們的美好生活,為父母和孩子一起運動提供高品質的營養,助力你再生長。




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態,才能讓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如少年一般有活力,隨時可以上場。




和孩子一起上場,共同成長,你準備好了嗎?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手冊 的精彩文章:

媽媽這樣說話,孩子肯定會很懂事!

TAG:媽媽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