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七十年代中期的滬上 大馬路四馬路

七十年代中期的滬上 大馬路四馬路

南京路;上海,1976年。【攝影:Michael Rank】

南京路起源於1851年花園弄堂,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稱大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為南京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租界被廢除,國府將南京路分別命名為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

1908年5月,通行有軌電車,1953年南京東路拆除有軌電車軌道,重新鋪設了路面,改鋪為柏油路面。

福州路;上海,1976年。【攝影:Michael Rank】

上海開埠前,福州路原是通向黃浦江的四條土路之一。19世紀50年代初,外灘至界路(今河南中路)一段,築成泥砂石子馬路,早期稱勞勃三渥克路,因附近設有基督教倫敦會傳教機構,故稱佈道路,又稱教會路。

清咸豐六年(1856年)向西延伸至第二跑馬場(今湖北路)。清同治三年(1864年)築完全程抵泥城浜(今西藏中路),次年12月以福建省城市名命名為福州路,俗稱四馬路。

復旦大學正門;上海,1976年。【攝影:Michael Rank】

電影宣傳海報;上海,1976年。【攝影:Michael Rank】

國際飯店;上海,1976年。【攝影:Michael Rank】上海國際飯店於1934年落成,大樓24層,其中地下2層,地面以上高83.8m,鋼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樓板,它是當時全國也是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築物,並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紀錄達半個世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師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這隻貓火了,靜靜地坐在第一排聽教授講課!

TAG:攝影師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