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面對中國式人際關係,你一定要懂心理界限

面對中國式人際關係,你一定要懂心理界限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太習慣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不小心就過度認真。真正仁慈的人,從來就不會無止境地容忍。所謂的「寬容」,是先有了「寬」度,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做到包「容」。

作者:楊嘉玲,選自新書《心理界限》,由華景時代授權發布

01

好悶:怎麼都變成我做,大家都裝傻。

尷尬開不了口:我無法拒絕別人,怕他們又說我明明會做,又小氣不幫忙。

好累:總有別人的事情一直進來……

瑞廷是一家跨國生技公司的高層領導人,公司的組織雖然有先來後到的階層區分,但彼此之間並不是強制性的從屬關係(老闆對員工)。

而瑞廷多年的工作歷練,讓他擁有一身好本領,不論影片剪輯、配樂、演講、企劃等任務,全都難不倒他,且在緊急時刻特別能派上用場。

但是瑞廷的噩夢也正來自於此。

由於這個團隊沒有上下關係,也沒有專人統籌,所以常常在活動前一個禮拜,才會發現某些事情一直沒人執行。

像是有次活動召集人,在晚會開始前一天,才發現一支重要的影片還沒完成,眼看就快要開天窗,召集人只好拜託瑞廷,請他務必趕出數十分鐘的短片。

他只好徹夜不眠地把自己綁在計算機前,才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順利拯救殘局。

危機高手的「好名聲」傳出去之後,從此瑞廷變成萬年救火隊。

任何跟團隊有關的事宜,大家都會找他幫忙,且內容包羅萬象,像是統計遊覽車、安排座位、搭建舞台、聯繫廠商等,大大小小的雜事都跟他有關,讓他不勝其擾,生活嚴重被打亂。

他不止一次在開會時提議,希望大家可以提早規劃、做準備,活動質量才能提高。

可是大家往往是當下應和,事後依舊推三阻四,每次都火燒眉毛了,才來呼天搶地。有時,瑞廷也會受不了,想要婉拒對方的請求,這時只要對方說:

「這麼多人因為信任你,才加入組織,你不幫忙,有點說不過去。」

「難道你忍心看著他們什麼都不懂,自己瞎掰亂說,被親友打槍,回來挫敗沮喪,再找你抱怨嗎?你付出一點點,卻有好幾百人受惠,這樣的回報是很值得的。」

「你今天有這些成就,也是當初前人的貢獻你才有機會達成,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啊!」

聽完這些話,瑞廷就會開始檢討自己是不是太小氣了,有沒有「顧全大局」。

但是對方食髓知味,根本不會想多學習,每次都裝傻裝弱,反正最後總有人出來擦屁股。一句能者多勞,讓瑞廷猶如啞巴吃黃連。

02

為什麼能力好的人,經常會變成團體的救火隊、組織里的廉價勞工?

其實並不全是身旁的人刻意壓榨,而是他自己也允許了這種情況一再發生。

不少人有一種錯覺,那些從小表現優異、能力超群的孩子,將來長大之後,出了社會,一定比較能言善道,懂得為自己爭取權利。

其實,心理界限並非一種具體的技能,更不是天生具備的才能,而是後天刻意培養的效能。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覺得如果把話說得太清楚,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冷漠、無情、不開心、斤斤計較。

所以他們寧願模模糊糊、含糊其辭,也不願意把醜話說在前頭,談清楚彼此能接受的條件。

因此,像是婚前協議書、合作契約等,都會讓他們覺得太不近人情。

只有在面對不喜歡的人,或是自己不高興了的時候,才需要這麼做。

他們寧可活在虛妄的想像中,用「以為」麻痹自己的戒心,也不願意把問題攤開來。

正因為他們太把焦點放在現在對方舒不舒服,而無法把眼光放長遠,去理解為了避免日後糾紛。

一開始先就事論事,少一點溫暖、多一點理性,把可能造成誤會的部分理明白,而這才是真正珍惜關係的表現,互動才有可能長久。

特別在華人文化,這類「和稀泥」的情況格外嚴重。

也因此,就有人將不正視現實問題,總是用合理化的方式進行自我安慰、解嘲,稱之為「阿Q精神」或「鴕鳥心態」,暗指一個人眼睜睜地看著問題持續惡化下去,也不肯積極處理。

很多人因為不懂得如何與別人進行高難度對話,每次遇到那些不好談、難以啟齒的事情(比如:加薪、工作分配),能閃則閃、能拖就拖,很怕被誤會是計較、小氣、偷懶找借口。

只要對方態度強硬一點,就退縮,到最後被「軟土深掘」,才怨聲載道。

你若真要他們學習「態度溫和、立場堅定」地守住自己的原則,他們的焦點不會放在事情的前因後果、如何避免錯誤再發生,而是「這樣對方會不會生氣」「別人會怎麼看我」「他會不會覺得我很煩」「我不想被人說自私」。

他們很需要在別人心目中保持友善、客氣的形象,並習慣用「感覺」推論對方,而不是回歸事情的本質,加以討論並核對。

03

很多人覺得好像向對方多提出一點問題、確認一些細節,就是不信任、不友善的態度。

總用自己的「以為」,認定別人的需要,情願活在臆測和猜疑的想像中,也不願接受澄清之後的事實。

然而,當你覺得事情和你想的不一樣,正是你和對方釐清彼此想法和原則的好機會。

如果你因為害怕不敢把想法說出來,默默地合理化對方的要求,對方就不會知道這樣的要求帶給你困擾。

直到哪天受不了了,大反彈,對方當然會覺得你莫名其妙、脾氣不好、很難相處。

這時,你才來反應積弊良多的問題,很容易就被模糊焦點,別人只要抓著「為什麼你之前都不說」「為什麼你之前都可以」就會讓你疲於應付,無法對症下藥。

除了缺乏溝通能力之外,能力好的人也經常陷入一種左右掙扎的處境,不論是因為別人對他有較多的期待,還是基於道德的壓力,這類型的人覺得自己能做卻不去做,是一種寡情少義的表現。

常常讓他們肩上扛滿了任務、無法放鬆,整個人疲憊不堪。

原因來自於他們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1.一旦知情了,就不能置身事外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有一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太習慣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一不小心就過度認真。

在答應別人的請求或捲起袖子做事之前,他們甚少先停下來想一想,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自己有沒有恰當的位置或身份,去提供協助。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情會因為你的介入而變好嗎?

其實,如果你認同「一旦知情了,我就有責任解決」,或者「我不能辜負別人對我的信任」之類的想法,很多時候不僅會帶給自己許多麻煩,同時也耽誤了對方真正面對問題的時機。

此時,你的介入並不會讓事情變好,反而更糟。

2.自己的需求並不重要

心理界限不清的人,之所以常常讓自己處在矛盾、糾結的狀態,原因來自於他們習慣否認自己的需求,把別人的福祉放在自己之前,可是又做不到真正的無欲無求,因此常常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

其實,「界限」一詞,正是在提醒人們必須懂得「界定出自己的極限」。

否則,就跟還沒長大的孩子心智無異,會過度放大自己的能耐,而忽略了現實的限制。

這也是一種自戀的表現。

存在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Yalom)曾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能接受選擇的有限性,他才能優雅地長大。」

時間是有限的資源,當你把時間都花在別人身上,你就無法照顧自己的欲求。日子一久,整個人就會被掏空,覺得乾涸。此時,面對沒有終點的索求,很容易讓人心生怨懟。

真正仁慈的人,從來就不會無止境地容忍。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有了輪廓,他才能知道自己承載的範圍。

所謂的「寬容」,是先有了「寬」度,知道自己的限制,才能做到包「容」。

在強調「忍」與「讓」的華人文化氛圍里,界限是我們思考應對進退時,應該培養的第二「直覺」。

若能在人我之間養成「界限」思考的習慣,更可能突破「做好人還是做自己」的兩難困境,找到一個既能與他人親密又感覺自主的位置。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你吃的苦,終會鋪成你要走的路
為什麼相愛的人最後還是要分開?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