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毒手機殼後續: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啟動,或將填補行業空白

有毒手機殼後續: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啟動,或將填補行業空白

有毒手機殼後續: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啟動,或將填補行業空白

【Technews科技新報】4月24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微博稱,由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牽頭髮起的全國首個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還聯合了華為、VIVO、三星、網易嚴選、銳舞、仁清卓越、信毅科技等業內知名企業和華測等第三方檢測機構共同參與。據百科顯示,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是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依法發起的消費研究機構,民辦非企業團體,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

有毒手機殼後續: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啟動,或將填補行業空白

深消委微博:#手機殼團體標準#編製項目正式啟動(Source:微博)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在微博中表示,我們每天高頻使用和接觸手機殼,卻不知道裡面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由於國內外尚無任何專門針對手機保護套產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法規,該項目完成後,將填補國內手機殼標準空白。

在本月12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對30款手機殼進行比較試驗的結果。結果顯示,有多款手機殼有毒有害物質超出限值。其中包括:蘋果手機殼強致癌物多環芳烴超標近50倍,躍寧牌「水鑽閃粉彩膜」手機殼鉛含量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小米手機殼塑化劑含量為0.17%,超出限值為0.1%的要求。(詳見科技新報微信公眾號文章《震驚!有毒有害物質超出限值,你的手機殼今天扔了嗎?》)

該檢測結果發布後,引發了全國媒體的廣泛報道,#快扔掉你的手機殼#登上微博熱搜榜,迅速成為廣大網友的討論話題,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隨後,小米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稱目前國內對手機保護套沒有相應的國家、行業標準。而深圳消委此次比較試驗參考的是歐盟標準對兒童用品的安全要求和測試,不適用於手機保護套。

4月19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承認,確實是參照歐盟法規來測手機殼的化學危害,並稱,比較試驗不是行政監管判定產品的合法與否,不是60分的「合格線」,而是根據消費者實際使用場景,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進行試驗,告訴消費者誰能達到90分的「優秀」, 參照國際一流標準進行比較試驗也是國際通行規則。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還表示,將會繼續參照歐盟REACH等國外先進的法規來對消費品進行比較測評,並聯合業界推出參照歐盟標準的各類消費品團體標準。

對此,你怎麼看?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WD 傳砸 5 千億日元,攜東芝增產 3D NAND
亞馬遜 5 顆星好評!11 歲的比特幣專家,寫書讓世人都搞懂虛擬貨幣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