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鏡觀天下:中國古塔系列之二十六——扶風

鏡觀天下:中國古塔系列之二十六——扶風

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499年前後),當時稱「阿育王寺」。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曾七次開塔迎請佛骨。

公元1569年,關中發生大地震,法門寺塔被震塌,明萬曆七年(1579)神宗賜銀數萬兩建塔,歷時三十年建成。

法門塔為磚砌樓閣式,平面八角十三層,高60餘米。第一層塔身八面,南面塔門,上有「真身寶塔」四字的石匾。塔身的第一層檐下,用磚刻制出垂爪柱、帳幔和斗拱、椽子等構件。從第二到第八層,檐下均刻出額枋、斗拱,以疊澀出檐。八層以上各層僅作疊澀出檐,而無斗拱和其它構件。第十三層己殘毀,做成了八角形圓蓋。塔剎為銅覆缽、寶珠。

塔的第二層至第十二層共有佛像龕88個,每龕置銅佛或菩薩造像1~3尊,共計104尊,大者形同真人,小者只有0.2米左右。塔上的造像莊重肅穆,鑄造技術精湛。

1981年塔身倒塌,現在的法門寺塔就是以明代的樣式復建的,所以也可以認為是一座古塔。1987年4月,在清理佛塔地宮時,2000多件大唐皇室重寶、以及舉世無雙的佛指舍利橫空出世,法門寺在一夜之間再度成為佛教的聖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覽情懷 的精彩文章:

超殺女科洛·莫瑞茲站牆角打電話,網友:日常打扮很普通
實拍年齡不是問題的愛情,31歲小伙與91歲奶奶相戀的故事

TAG:縱覽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