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湖北已與逾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科研論文合作

湖北已與逾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科研論文合作

報告發布會現場 王以豪 攝

中新網武漢4月23日電(馬芙蓉 王以豪)「十二五」以來,湖北的國際科研合作日趨活躍,國際合作論文數量迅速攀升,合作國家和地區目前已超過150個。

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湖北省科技廳、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科睿唯安聯合發布的《中國科學中的湖北》研究報告中,披露上述消息。

該報告基於Web of Science收錄的「十二五」以來中國SCI論文數據,從整體研究、學科、國內外合作和重要成果規模影響及變化趨勢等方面,揭示了湖北在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版圖中的地位與影響。這也是首次從文獻計量角度,對湖北科研實力進行精準「體檢」。

報告稱,「十二五」以來,湖北的國際合作論文數量增長1.56倍,在全國排名上升至第五位;國際合作論文比例持續提升,在發文量前十省份中始終穩居第三;合作國家和地區數量從107個增加到151個。

報告介紹,「十二五」以來,與湖北合作發文數量最多的前十位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荷蘭。湖北與主要國家科研合作規模持續提升。

其中,2014—2016年,湖北與美國的合作發文量超過7000篇(相比2011—2013年增長3000餘篇),與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和加拿大合作發文量均逾1000篇,與法國和日本合作發文量均接近1000篇,與澳大利亞的合作論文量增長最快。目前,澳大利亞已超過德國,成為湖北第三大科研合作國。

具體到學科方面,微生物學和地球科學是湖北國際科研合作相對最為活躍的兩個學科。相比之下,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空間科學、精神病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的國際科研合作不僅規模相對偏小,活躍度也相對較低,未來需要加強。

報告稱,國際合作論文中,湖北作為第一或通訊地址論文比例從45.06%提高到64.13%。這表明,湖北在國際合作論文中的主導性不斷增強。

報告也指出,湖北基礎研究創新能力仍需提升,基礎研究投入有待加大;學科發展差異較大,學科布局有待優化。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表示,報告的研究成果對湖北做好基礎研究和未來發展規划具有實際參考價值。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研究人員合成抗生素殺滅超級細菌,不會誘發細菌耐藥性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