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篇瑣碎的人生感悟

一篇瑣碎的人生感悟

小時候總是渴望長大,小時候的無憂無慮以及單線程的讀書考試很難讓人發覺到成人世界是很艱難的,在高中老師總說上了大學就好了,上了大學才發現畢業的壓力比高考還大,所以當現在回想起高考之時,竟覺得如此單純而美好。當然意識到成人世界的苦頭我還要不可阻擋的前進,甚至努力。

最近一段時間被無力感支配著,我的生活充斥著對夢想的落寞和路途的抉擇,我的愛情包裹著回憶的甜蜜和異地的無奈,我的朋友交心相待卻沒辦法棋逢對手,精神契合卻敗給生活瑣碎。

說實話自己對傳媒行業真的是愛的深沉,深入骨髓的思考慣性已經被媒介基因浸染,很難更改了,各種媒體的發聲還是會切實關注,但是越來越覺得挺悲哀。在聳動的標題,精緻的排版,炫目的配圖,寫意的分行之下,是粗糙的見解,傳抄的段子,嫻熟的行話,自稱的乾貨和連綿不絕的媚俗段子。原來看公眾號是自詡為學習他人的長處,可當我關注的越來越多的時候,發現他們全是在傳達千篇一律的觀點,講一些無關痛癢的感情,發太多無所適從的無病呻吟,表達在我看來完全是在曲解受眾的價值觀。捫心自問一下,你們的良心在哪裡呢?最初新聞理想的初衷呢?無論是做商業媒體、傳統媒體、宣傳機構,真的無一例外。噱頭大於內容,形式浮於表面。你可以迎合受眾,但是錯誤的引導就是媒體之恥了。

在不怎麼寫作的這段時間,我沒有拋棄讀書的習慣,心理學的,科學的,哲學的,社會類的文學類的,知道的越多,才發覺自己了解的越少。我是一個很恐懼被別人的觀點支配的人,我對這個世界固有的看法,對於事物的評判,其改變大多數來自我經歷的事情。我其實是一個很自我的人,但是我又是一個不善於拒絕的人,所以才有無力感。自我的人往往很難改變,而想做的事情想維護的感情卻不得不逼迫著自己改變去適應別人,對社交如此,對工作如此,對領導更是如此,或許這就是時常發覺心累的源頭。我從不推薦任何書,任何食物,任何我自己的喜好給別人,每個人欠缺的地方不同,你的弱點可能就是別人的優點,你眼中拯救世界的書在別人那裡可能糟糕透頂。

記得過生日的時候,一個朋友給我一張賀卡,寫了句——「不安定」。

這個年紀,沒有人絕對安分。但有很大一部分人,望見了以後生活中漫長的安分,選擇不掙扎,伏於安分。我是一個很矛盾的人,冷漠又熱情,諷刺懷疑又一心一意,茫然無措還堅定不移。直到現在,我還是一個在安分和不安分中鬥爭的人。可一直覺得,不安,危險,才能進步。就像一個被按在水裡的人,嗆了水才能夠學會思考。

我所理解的,人生最大的善意,是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棋逢對手。這一點更傾向於交友。每個人都渴望著Soulmate,現在知道這真的是個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即使找到了觀點一致精神契合的人,最後也可能因為生活的瑣事分道揚鑣。人吶,尋找生活在一起舒服的人就可以了。我們都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度,也沒矯情的那麼孤獨。

今天這篇,更多的是一種傾訴和分享吧。分享生活的瑣碎,和對世界不停改變的看法。

無論如何,生活的最高宗旨是快樂,希望你們都能不安分著幸福,自由著快樂。

J1ng 4.24於合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月生笙 的精彩文章:

比起隱秘而偉大,我選擇膚淺又幸福

TAG:九月生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