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星星去吃飯,之前……

跟著星星去吃飯,之前……

開吃星星餐之前,得先聊聊台灣吃的環境先!

因為,魚鮮、紅肉、白肉、快餐、西式、日式、港粵式、美式、傳統台式、夜市等,太多了!

還是要先選定目標,比較好發動攻擊吧。

Perfect

 ÷ (Deluxe)

Ed Sheeran 

00:00/04:23

豐富的海洋飲食文化

就地理環境來說,這是一個四周環海的小島,而且,還是一個瘦長型,宛如紅薯一般(台灣人習慣稱紅薯為地瓜,因此有部分台灣人自比為地瓜孩子。)

小島在西太平洋邊,正好檔在太平洋洋流「黑潮」流經的中間,而黑潮又帶著豐富的海洋生物,因此小島就坐落在豐富的海洋漁場之上。

為了捕魚,小島沿岸有了密布的漁港,早年打魚也成為沿岸居民最主要職業活動,也所以才會有之前提過的崇敬海神媽祖。

豐富的魚產,也就延伸出豐富的海洋飲食文化。

源自閩南的菜系

除了島上的原住民是來自東南亞的人種之外(專家推估,當年還是劃舟跨越大洋,來到島上的。)最重要的移民就來自中國大陸。

即便西班牙人、荷蘭人都來這裡當過老大(偶有台灣同胞看起來輪廓深邃,像極中西混血,爹娘又看起來很漢族,就是因為隔代遺傳跑出來的洋人形象),但主要移民、工作的都還是漢族。

像貓爸就是閩南過來第九代的漢族後裔,所以咱家血統也不只漢族啦。

所以明清以來,閩南一帶的飲食、文化、植物、職業種類也跟著渡過當年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來到小島。

不能忽略的日式風格

清朝甲午戰爭結束後,台灣割讓日本,日本人又統治了小島50年之久。

雖然日本人以殖民者之姿佔領台灣,但為了能夠讓台灣更豐富生產資源,台灣許多經久耐用的基礎建設,都來自日本人的手筆。

直到台灣收復,日式的飲食風格已經在小島留下深刻的印記。

泛著鄉愁的眷村口味

緊接著,遇到國民黨帶著大批軍隊到台灣的年代。

這批國民黨軍隊的士兵,籍貫遍及大陸的大江南北,帶著各省、各個口味、各個族系的嘴巴來到小島。

這些嘴巴,當然想家、當然想娘、當然想家鄉的吃,所以開始做,也慢慢醞釀出商機。

這樣的豐富又複雜的口味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從軍隊眷屬居住的「眷村」開始往外擴散,而到了全島。

所以,貓爸小時候,會聽到路邊喊「燒~~肉粽」的自行車攤;

也會聽到「饅~~~頭,又大又香的饅頭」手推車攤;

公家單位餐廳有遠近馳名,大家都會來一口的東北「酸菜白熱火鍋」,也有熱辣鮮燙的「四川麻辣鍋」;

有江南口味的水煎包、小籠湯包,也有北方小籠燒賣、肉餅。

GIF

在各省、各區、各地方口味出現之後,又經過幾十年的融合,再有了各種餐館所謂地道和不地道的差別。

例如川味麻辣鍋,就有純川味的又麻又辣的鍋,另有適應東南地方氣候的改良麻辣鍋。

琳琅滿目的路邊攤

因應環境特色,同時出現一系列的小吃。

因為小島氣候四季溫度皆高,冬天再冷也不會低過零度,十度以下都極少出現,島上四季植物都是綠油油,這使得路邊攤可以四季擺陣開業,成為一個固定收入的職業。

GIF

這些路邊小吃擺攤的種類豐富,遠勝北方,加上路邊攤集中成為市場之後,能夠吸引人潮的夜市在各地興起。

光台北城,就能有四、五個大名鼎鼎的觀光夜市,這些都把路邊攤小吃推上文化的台階。

文化風潮帶來的美食系列

東洋風格,約20多年前又隨著到日劇席捲東亞(木村大神最火的年代),和日本觀光的普及,日風飲食又吹起另一股小高潮。

而曾經的港劇也瘋狂過(香港四大天王的年代),加上小島成為香港民眾移居的另一種選擇,一波波港式餐廳,也跟著在小島的飲食地圖上站穩。

這些年來,小島群眾對吃越來越講究,西方的吃法,又成為另一個特色,西式的精緻料理,成為另一波新興焦點

越來越多台灣廚師取得國際比賽好成績,大家爭相吃吃看,一吃,這文化又定了下來。

如有世界麵包冠軍的精緻、歐式麵包;

取得過米其林星級大廚回台開餐廳;

強調乾式熟成的牛排(近年魚肉也強調熟成了)、鮮時、「時食」按時令吃......

GIF

縱橫交錯的歷史和潮流,塑造出小島極為豐富的飲食種類!

想短時間內嘗遍美食,其實不太現實,所以從文化特性或者商圈中好好挑出特色來吃幾「噸」,才是靠譜的想法。

例如庶民風格之旅,各大夜市走遍之旅、眷村饗宴、創意風格等,選出自己想要的,再來努力吃,才能吃的盡興、吃的有內涵!

所以,即便是想跟著星星吃飯,還是先想好要怎麼吃先!!

戳:來,一起,跟著星星去吃飯!準備出發!

GIF

貓生活

閑適 有機 健康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生活MUK 的精彩文章:

地表最多冠軍麵包師傅產地,去了怎能不吃!

TAG:貓生活M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