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鼻竇炎取穴和方法
鼻竇炎是指鼻粘膜發生的炎症。常見鼻部阻塞、疼痛,有膿涕,嗅覺減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伴有頭痛、畏寒、食慾減退等癥狀。
中醫辯證
在中醫里,本病屬於「鼻淵」範圍,分風寒和風熱兩種類型。艾灸療法可以祛風、清熱、散寒,從而可輔助調理此病。
上星穴位於人體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施灸方法:上星穴用艾條灸5~10分鐘。或用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印堂穴
功效: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或用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下關穴
功效:清熱疏風、通利關竅
運行規律:滯重的水濕部分由天部沉降至地部,輕質的陽氣循經上傳頭維穴。
下關穴在面部,耳前方,顴骨與下頜之間的凹陷處。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或用初陽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肺俞穴
功效:理氣寧心,散發肺臟之熱,清肺止咳
運行規律:快速地散熱冷降,所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歸降地部後循膀胱經下行。
肺俞穴位於肺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一穴。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或用初陽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風池穴
功效:通經、活絡、止痛
運行規律:大部分升散於天部,小部分循三焦經上行。
風池穴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後頭骨凹陷處可摸到兩根大筋,在兩條大筋外側與該凹陷水平的髮際凹陷處就是風池穴。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或用初陽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合谷穴
功效:鎮靜安神,通絡活血,調氣鎮痛
運行規律: 穴內的天部水濕雲氣一方面橫行向陽溪穴傳輸,另一方面不斷氣化向更高的天部層次擴散。
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的凹陷處,左右手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或用初陽艾灸儀灸15~30分鐘,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註:本文內容僅作為普及中醫知識,如有需要謹遵醫囑。


※好煩惱啊,如何讓自己更好的減掉腹部的贅肉呢?
※艾灸治療疝氣取穴和方法
TAG:龍氏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