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拓斯達:機器人業務產銷兩旺

拓斯達:機器人業務產銷兩旺

證券時報網04月25日訊 機器人板塊持續產銷兩旺,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業務跨越式增長

分產品看,公司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營收 4.35 億元,佔比56.94%,同比+84.73%; 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營收 2.09 億元,佔比 27.40%,同比+36.15%; 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營收 1.00 億元,佔比 13.16%,同比+225.58%。機器人主業營收佔比持續大增,全年銷售 9138台/套機器人,同比+77.68%,體現公司的高市場認可度及強營銷能力。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原水、電、氣系統集成業務)在 2017 年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客戶由注塑廠家向其他製造業延伸,營收實現跨越式增長。

毛利率略有回落仍領跑行業, 研發費用攀升構築競爭力壁壘

公司 2017 年毛利率 36.78%,同比-4.88pct。 其中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系統毛利 39.24%, 同比-1.95pct。 注塑機配套設備及自動供料系統毛利 45.34%,同比-5.47pct。 智能能源及環境管理系統毛利 21.20%,同比-3.75pct。 上游原材料漲價、行業競爭激烈等原因導致公司毛利略有回落,但是仍處於行業可比公司的領先地位。公司持續增加在研發方面的投入,2015 年、 2016 年及 2017 年分別為 0.18 億、 0.20 億、 0.43 億元, 2017 年研發投入營收佔比 5.69%,體現公司提高研發能力的決心。 我們認為, 掌握關鍵技術築起核心競爭力壁壘, 在競爭中掌握話語權。 隨著募投項目的落地,規模效應顯現,公司整體毛利率將進一步回升。

公司期間費率合計 19.29%,同比-3.11pct,其中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10.92%/8.73%/-0.36%, 同比-3.33/-0.14/+0.36pct。期間費用改善系公司積極推進精細化生產要求, 提高管理能力, 降本增效進一步推進。

全產業鏈的整體自動化供應商,機器換人浪潮下的最佳受益者

公司是行業內少有的能夠提供全產業鏈整體自動化的企業, 致力於打造核心零部件研發+機器人本體自製+系統集成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生態系統和整體自動化解決方案,定位為全球智能製造與服務綜合提供商。

我國製造業勞動力成本 2007-2016 年複合增長率 10.89%,勞動力人口佔比連續五年下降, 勞動力成本攀升、勞動力人口緊缺倒逼製造業企業向自動化轉型升級。 另一方面, 工業機器人成本不斷下降,「機器換人」具有經濟性。 2016 年我國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僅為 68 台/萬人, 遠不及日本和德國的 1/4,也不及全球平均水平的 74 台/萬人, 發展潛力較大。

同 時,公司總部所在地東莞是全球製造業名城, 3C 產業製造在全國具有絕對優勢。政府大力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每年劃撥 2 億元經費推動 3C企業「機器換人」,同時出台發展規劃, 確保推廣應用 2000 台國產智能數控裝備、 1000 台工業機器人、 支持建設 2 至 3 個 3C 產業的智能製造示範車間,本地機器人企業具有較好發展環境。 公司擁有遍布汽車、 3C、醫療、光電、新能源累計 4600 家客戶, 龐大的客戶基礎+優秀的集成能力,未來將直接接受益機器人換人的大趨勢。

產能擴張+外延收購,業務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

公司募投項目「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應用技術研發中心」、「營銷及服務網路建設」 將於 2018 年投入使用,公司產能、科研、營銷實力進一步提升,未來訂單將持續增長。

2017 年公司通過投資設立了 6 家全資子公司, 1 家控股子公司,進一步加強銷售網路建設與信息化管理能力; 2017 年 11 月入股了掌握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的武漢久同, 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零件自制能力; 2017年 9 月收購野田智能 20%股權, 2018 年收購野田股份剩餘 80%股權, 完善公司汽車製造領域自動化的業務布局, 給公司帶來客戶渠道貢獻和業務協同。 公司產能擴張+外延收購不斷推進,未來業務增速高確定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將持續推進智能化轉型,機器人業務持續放量,主業注塑穩健發展,未來有望成為行業領先的工業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預計公司 2018-2020 年 EPS 為 1.59/2.24/3.14 元,對應 PE 為 39/28/20X, 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機器人行業競爭加劇;注塑機行業周期波動。

(東吳證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吳證券 的精彩文章:

天順風能:風塔銷售逆勢增長 原材料上漲侵蝕業績

TAG:東吳證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