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這6種中藥材經常被誤用,你中招沒有

這6種中藥材經常被誤用,你中招沒有

這6種中藥材經常被誤用,你中招沒有

以下列舉家中的8味常備中藥材,分別說明保健作用,以及大家常犯的食用地雷,作為參考:

1.當歸:

當歸,可補益氣血,常用於治療傷科和婦科病患,尤其是若家中有正逢青春期的少女,許多媽媽更是每月燉煮由當歸,防風,熟地和白芍組成的四物湯,或是簡單的當歸鴨湯,為其調經和調整體質。

然而,當歸性味溫燥,適合平日容易臉色蒼白,貧血,血壓偏低,四肢無力等虛性體質的人食用。若本身有月經量偏多,容易長痘痘,便秘,嘴破,口臭等癥狀表現,代表體質偏熱,不適合長期吃當歸養生,以免越吃身體越燥熱。

2.黃耆:

黃耆味道甘甜,是很好的補氣葯,可以提振元氣;而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部分動物實驗發現黃耆在降低血糖和控制血壓有不錯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雖然黃耆有補元氣和增強抵抗力的效果,但正處於感冒或感染急性期的人不宜食用,以免拖慢病症的痊癒速度。

3.紅棗與枸杞:

紅棗補益氣血,可讓臉色保持紅潤和光澤;枸杞滋補肝腎,能保養眼睛和緩解耳鳴兩者都屬於果實型藥物,藥性溫和,且因顏色是討喜的紅,常被當作菜肴和甜點的「化妝師」。

不過,紅棗和枸杞養生的同時,也存在著「滋膩」的問題,若屬於痰濕體質,容易腹瀉或常有食欲不振情況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加重脾胃消化的負擔。另外,選購紅棗和枸杞時,也要注意是否有農藥殘留,染色,或是不當炮製造成的熏硫過量問題,以免吃多了傷身。

4.人蔘:

人蔘補氣,適合疲勞時,月經後,或是氣虛導致消化不良,精神不濟的時候使用。但是,由於人蔘的補氣效果太強,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反效果,建議三高患者不要常規性地大量食用,即使是藥性比高麗參,東洋參較溫和的粉光參,也不建議長期食用。

若是大病初癒的病人,體質虛弱,調養時更別自行亂補,建議找專業中醫師調理較妥當。另外,因疾病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應特別注意,部分抗凝血藥物會和人蔘產生交互作用,建議食用前先諮詢醫師。

5.山楂: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和降血脂的作用,是大魚大肉後減輕身體負擔的好幫手,但,由於山楂在幫助消化和清除脂肪的同時,也很容易刺激到消化道黏膜,因此患有胃食道逆流或消化不良的人,千萬不要大量單獨食用或空腹食用。山楂雖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嘗起來酸酸甜甜的,如果不懂得適時忌口,小心越吃越刺激食慾,人也越吃越肥!

6.薏仁:

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止瀉的作用,更是女性美白的最愛食物之一,大家常與綠豆一起煮成「綠豆薏仁湯」,夏天食用,清涼又養顏;或者與「四神湯」中的四味藥材(淮山,芡實,蓮子,茯苓)一起熬煮,全家大小都能補。只是,小心,若是懷孕婦女,無論是哪一種料理,都建議盡量避免添加薏仁,易有羊水量較少和可能滑胎的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有意思 的精彩文章:

便秘除了吃香蕉,還可以喝這些
這4種食物可以代替肉類,健健康康味道好,還不油膩

TAG:醫學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