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C 2017未來創新峰會召開 解鎖科技大佬眼中AI未來
2017年4月28日,由長城會舉辦的GMIC北京2017未來創新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來自Google、美國高通公司、百度地圖、阿里巴巴、竹間智能、網易有道和英語流利說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管參與了峰會,並做了主題演講。在主題演講、高端對話、圓桌論壇的互動形式下,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和企業家們紛紛從自己的視覺,解讀科技和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
主辦方長城會合伙人兼副總裁Gurpreet Singh在開場致辭表示:當我們還在考慮要不要買一輛自行車時,共享單車的時代已經到來;當我們還在追求駕駛舒適性的時候,自動駕駛技術已經突飛猛進;當我們還在沉浸於電子商務帶來的便捷時,馬雲宣稱新零售將會取代電子商務;當我們還在仰望星空時,馬斯克的飛船已箭指火星……未來將會怎樣?在峰會上,來自全球的科技行業領軍人和企業將逐一闡述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最新研究,以及他們眼中的未來生活。
AI時代的技術發展和商業探索
竹間智能科技創始人兼 CEO簡仁賢做了「AI時代的人機情感共鳴」的主題演講,站在一個新的高度關注人工智慧帶來的人和機器的矛盾和共生課題,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簡仁賢表示:機器人、人工智慧不是取代人;我個人不覺得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人類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其存在的價值;人工智慧應該是幫助人類過更好的生活,幫助人類生活得更有價值,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從了解意圖,再了解意思和情緒,就有辦法把一推轉換成有技能的機器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技能,幫你打車、幫你訂電影票、查找知識、陪你讀書,甚至有情緒。簡仁賢認為,到2030年,人類和世界的絕大多數溝通都會有「對話機器上」存在,它不是取代,而是機器人AI跟人協作的景象。
百度地圖事業部總經理李東旻做的主題演講是:百度地圖的AI賦能。在演講中,他說,「到了無人駕駛階段,當未來五年、十年以後,路面上一半以上的車都是無人駕駛,都帶有非常豐富的感測器的時候,我們預測採集測繪的方式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每輛車都在實時的回傳每一個數據。我們將迎接的新的地圖時代是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地圖。這給用戶帶來的是全新體驗。」
阿里巴巴阿里雲IDST總監初敏博士做了主題為「AI技術發展與商業化之路」的演講。他以阿里雙十一案例說明了AI應用的價值。「隨著每年『雙11』業務量的增大,服務的請求量也是增長很快。我們不可能通過加人來提高服務,必須用智能手段來保證服務質量。從2014年到2015年,服務請求量的增長非常大,但人工服務量並沒有增長,還有點下降,因為機器人能自助回答大部分問題。」「2015年到2016年,我們加了語音電話進來的自助能力,電話人工量也下降了。在2016年的『雙11』,客服團隊的日子就好過很多,因為整個需要人工服務的量下降了非常多。」
虛擬現實新場景 讓人腦洞大開
虛擬現實新場景也是本屆峰會關注的焦點,青亭網聯合創始人王穎 , 英梅吉科技創始人兼CEO 朱郁叢、designaffairs執行總裁修博瑤、美國高通公司產品市場高級總監張雲、互動視界總裁李戈晶、亮風台信息科技首席科學家凌海濱等科技精英從不同的視覺,解釋了虛擬現實可能帶來的新場景商業模式,以及消費、社交型模式,讓人腦洞大開。
美國高通公司的張雲表示,很多人說去年是VR的元年,但在市場上很火爆的VR的應用、設備紛紛出來的情況下,在消費者心中並沒有得到很多的認同。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除了是魚龍混雜的質量參差不齊的硬體設備之外,更大的問題是內容的不完備性。現在,業界需要反思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好的用戶體驗、好的設備、好的應用場景,能夠推動VR和AR的進一步發展。
英梅吉科技朱郁叢創始人兼CEO表示:「VR未來進化的方向,想像空間是很大的。VR是基於視覺的,最終的進化方向是類似於鋼鐵俠。視覺、重現、信息獲取方面是人工智慧的進化方向,VR的想像空間會大得多,會超出VR這個詞的概念。因此,技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技術在什麼場景解決什麼問題。」
AI+教育英語流利說率先完成商業閉環,英語流利說創始人兼CEO王翌在主題演講中正式宣布,通過對於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不斷探索,英語流利說已經完整打通商業閉環,並且實現產品的規模化變現。在以整個行業仍以模式創新為主流的大環境下,英語流利說交出了一份屬於中國AI創業者的少數派報告。
隨後,GRW China創始合伙人Richard Robinson主持了主題為「如何建立成長10倍的公司:技術、勤奮和運氣」,與Fossil Group連接設備業務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onny Vu進行了深度互動。
4月28日下午,網易有道在未來創新峰會上公布由網易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網路翻譯(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簡稱NMT)技術正式上線。有道首席科學家段亦濤表示,「有道在用戶翻譯場景上近十年的積累,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同時我們研究深度學習和機器翻譯技術多年,攻克了數據處理、大規模框架、模型優化、領域適配等技術難題,目前有道的NMT已經在新聞、學習、口語和一些科技領域等場景下做到了最優。」
而由機器之心創始人&CEO趙雲峰、第一財經英文版主編周鑫、網易有道首席科學家段亦濤、蘿蔔太辣創始人&CEO張堯則就AI在當前和未來能幫助人類解決哪些問題進行了深入而有趣的研討。
共享經濟現狀和未來機遇
主題為「共享經濟現狀和未來機遇」的圓桌討論中,在中歐商業評論主編王正翊的主持下,大佬們暢所欲言探討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資本在共享經濟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時下熱門的知識共享。參與的嘉賓包括: 美國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邁外迪網路科技CEO張程、蘇打科技CEO余濤、獨立互聯網投資分析師&共享經濟暢銷書作家談婧等。
在未來創新峰會的最後環節,Hover Camera小黑俠跟拍無人機創始人王孟秋進行主題演講——《飛行機器人時代》,並向大家闡述了他眼中的飛行機器人。作為全球首款可摺疊且最高顏值的跟拍無人機,Hover Camera已成為眾多科技愛好者眼中的「香餑餑」。在現場王孟秋也透露Hover Camera3.0即將發布,3.0時代的小黑俠會是身邊的智能機器人,你需要做的就是開機,放飛,然後等待最優質的內容。在最後觀眾互動環節,三位幸運的現場聽眾每位獲得小黑俠跟拍無人機一台。
關於未來,我們的想像很多:未來的時代驅動力是什麼?這個時代的關鍵詞是什麼?這個時代的制勝力又有哪些?未來的衣食住行應用場景究竟怎樣?
GMIC北京2017未來創新峰會,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想像之門。
備受矚目的GMIC北京2017大會於4月27日-5月1日舉行。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新者平台,本屆GMIC大會以「天·工·開·悟」為主題,寓意著新的人工智慧時代,人、技術及自然,可共生共榮。來自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52141名行業與會者, 613位演講嘉賓,50餘家投資機構,100餘家創業公司,300多家企業匯聚在GMIC大會,共同探討行業熱點、展示酷炫科技。GMIC X年度盛典更邀請了來自科技、藝術、娛樂等多個領域的嘉賓共同見證了11項極具互聯網精神榮譽的光彩誕生,近四千名重量級嘉賓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億萬觀眾通過幾十家在線平台觀看了此次GMIC X年度盛典,創造了國內大型行業盛典直播的新記錄。此外,最親民和接地氣的「科技廟會」現場,觀眾達10萬餘人次,他們在現場直接體驗了全球最新潮的黑科技和極客產品,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科技未來已來。
轉載自:長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