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即將消失的山村—祚坑

一個即將消失的山村—祚坑

旅行奇遇記

騎行涇縣,聽牙哥講述自己的旅行故事~

記得2013年9月份我發表了一篇博文「再行祚坑村」,一位博友的留言讓我印象很深。

這位博友當時的留言是這樣說的「哈嘍,我是祚坑人,我不記得21號是誰家的門牌號,但我記得21號下面那張圖片是我的老家。看到這些文字和圖片,真的要感謝你,還原我一個生活20多年的家鄉。其實你可以爬上對面不高的一個山,俯拍一張整個村莊的景,那也真的很漂亮的」。

這位博友雖身在異鄉,但心仍系故鄉,留言的真情流露讓我感動。

我也不知道博友是男是女,後來博友再也沒有在我以後的博文中留下足痕。

但博友的話我一直挂念在心中,幾年來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再去祚坑,爬上那不高的山坡,去俯視古老而美麗的小山村。

4月15日我與騎友們再一次來到這裡,一座位於山凹之中的山村----祚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爬上那不高的山坡,從高處能俯視美麗而古老的山村」。

這次匆忙中我也沒有找到21號那一家,因祚坑村地勢複雜,村中縱橫交叉,外人來一般都找不到方向,但博友的家可能就在這附近。

祚坑是以俞姓為主,又有人稱為「俞家寨",這裡的俞姓始祖為俞縱六世孫俞昺,他的後代於唐末就來到(榔橋)唐村的劉村居住,後俞姓的一支又遷至到今天的祚坑。

祚坑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隨處都是「片石鋪成的路面,石塊砌壘成牆腳」,山村顯得古樸而神秘。

山村基本是靠坡而建,一條山澗流出的涓涓溪流,在村傍往東川流不息。

村中道路隨坡地拾級而上,上下縱橫,四通八達,遊人稍不注意可能難尋找到來時路,但也難找到出村的道。

這裡俞姓村民主要是以種茶、燒碳為生,可能是家族的影響,古時這裡的村民們身手敏捷,個個崇武尚勇。據《太極源流》記載唐、宋、明以來,涇縣俞姓出了不少太極拳名家,這些名家中不知可有祚坑俞姓子弟在其中。

明代宋遠橋在其《宋氏太極功源流支派論》中敘述:他當時遊歷到安徽涇縣,因聞當地俞家練太極拳功,便去拜訪。因問源流,俞氏言,系唐時李道子所傳,俞門代代相承。

這個宋遠橋也是金庸先生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人物,但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太極拳傳人、後世流傳有 「宋氏太極拳」。

聽說在過去,涇縣最富有的一些村落中的大賈們,每到年底要攜銀回家,都請俞氏子弟幫助押送貨物。

從現留下的房屋地基遺迹看,祚坑這個古老的村落過去應當是「房屋連著房屋,巷道牽著巷道」。

這張祚坑古地圖,可以佐證祚坑村當時的蓬勃與昌隆,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到祚坑村確實有「房屋連著房屋,巷道牽著巷道」的景觀。

祚坑這座位於一座山凹之中的小山村,村民們生活是很艱辛的。

山村背靠大山,奔騰洶湧的徽水河擋住去路,過去村民們只要出遠門不是爬山翻嶺,就是涉水渡船,這一現象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有所改觀。

但現在的交通與其他山村比,也是很落後的。現在村中只有一條坑坑窪窪、破爛的砂石路通往外面的世界,而其他的地方早就有了村村通水泥路了。

位於這個山村不遠處,聽說要建一座水庫,這裡將是淹沒區,到時有著近千年歷史的祚坑村,可能只留存於俞姓人口口相傳之中了。

今天我們「爬上那不高的山坡,從高處能俯視美麗而古老的山村」是何等之幸也,能見證山村的美,山村的貌。

相機記錄的這一切,能讓後人見識到,淹沒前的有著千年歷史的祚坑村全貌。

作者&攝影:洪志雄

轉自:牙哥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信息來源:真太狼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旅遊 的精彩文章:

宣城這些讓人慾罷不能的春日美食,你都嘗過了嗎?

TAG:宣城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