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畫像》紅玫瑰一樣的青春年少,白玫瑰一樣的少年時代
王爾德的著作,之前王爾德對我來說都是很陌生的,還是一句話因為他是外國人,寫的是外國小說,我對外國小說很難讀懂,一般不涉及讀這方面的文學著作,但是既然室友強烈推薦,她透劇的情節也深深吸引眼球,那我就姑且就看看吧,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因為和我想像中的一樣,一些句子真的很難讀懂,我甚至要問別人或百度,可能也許是我文學功底不夠,不過還是不影響我對這部小說的高度評價,以及我被裡面非常有哲理的話語而折服了。
《道林格雷的畫像》主角人物也是只有三個,其他都都是不重要,分為畫家巴茲爾.霍華德、道林格雷、亨利.沃頓勛爵,整個故事都是起因於畫家巴茲爾.霍華德對道林格雷的崇拜與喜愛而為他畫像,道林格雷是畫家巴茲爾的模特,巴茲爾非常非常的喜歡道林格雷,一開始就感覺巴茲爾是一個同性戀似的,其實也不怪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作家王爾德便是一個同性戀,當然從整篇小說內容來可,這只是畫家巴茲爾對藝術的一種追崇,那種藝術唯美我們外行人無法理解體會;還有一個重要人物亨利沃頓.勛爵,也叫哈利的人,他是智慧與魔鬼的化身,擁有聰明的頭腦,說出來的話往往令人折服,但是卻是不負責任而又讓人覺得非常合理,不得不去相信那就是真的,即使是悲哀主義哲學,也是蘊含著與眾不同的深刻哲理,彷彿世界的一切運轉與人生道理都是這樣發展,任何事情只要經過哈利一分析,可以由簡單化而化為複製化,也可以由複雜轉為通俗易懂,簡單明了,這一切的難題好像到了哈利那裡都是迎刃而解,一切的真理到哈嘍那裡好像就是扯蛋。比如哈嘍曾對道林格雷所看的書做出的評價,他這樣說:偉大的詩人,真正偉大的詩人,都是世間萬物最沒有詩情畫意的作家;但那些蹩腳的詩人,卻是絕對魅力的四射。啊!我看到這些話我真的很激動拍死大叫,心情那個澎湃啊,真的是完美又富含哲理。
整部小說亨利勛爵就是我膜拜的偶像,我渴望有他那種犀利的見解,那深不可沒的哲理能征服人心,不說則已,一說驚人,這是任何一個人學文學所想達到的境界。哈嘍的魔力太大了,我都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對他的崇拜,所以就從這一方面來看道林格雷從原來的天真善良的小白鼠到後面發展成為兇狠惡魔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沒有人能抵擋得住亨利勛爵的魔力化哲理,除非那種沒有任何思想與文化的人,聽不懂哈嘍所闡述的哲理,也許就不會受哈嘍的毒,但很不幸,道林格雷因為在亨利勛爵的一篇話下慢慢的走向哈嘍所說的理想化生活,一步步把純潔的靈魂丟失掉,漸漸化為魔鬼,墜入黑暗的深淵。可以想像亨利勛爵的話是多麼有魔力,也許有人會反駁只是因為道林格雷意志不堅定才導致一切悲劇的發生,但是沒有身在其他永遠不知道哲理而動人的話有多大魅力,反正我想我也會像道林格雷那樣深深被哈嘍那套哲理而折服的,但是我敢肯定也不會如道林格雷那般墜入深淵畢竟人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與態度嘛。
現在來說說道林格雷是如何一步步從善良純潔的靈魂慢慢墜入黑暗臟髒的靈魂的,首先我認為與道林格雷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出生貴族,但是從小喪母喪父,而外祖父雖然領養他卻從不待見關心他,他生活的圈子就本身很狹窄,見識很淺,認識的人也很少,接觸的東西也很少,所以當一個有著豐富經驗而又富含哲理的人和他說一套人生哲理,他能不被影響嗎?
不過也不能完全怪罪於人家亨利勛爵,他本身沒有惡意像把道林格雷教壞,他也是很喜歡道林格雷的樣貌與純潔的靈魂,所以就很樂意與他交談,說一些對他有用的東西,但是亨利勛爵低估他說的話對道林格雷的影響力,也沒想到道林格雷會因此而失掉純潔的靈魂,所以可以是錯也不在亨利勛爵的哲理,但在理論上還是和哈嘍有關,如果哈嘍沒有與道林格雷說過有關青春那一段哲理話,那故事會不會重寫呢?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也許不會,哈嘍,不說,不代表沒有另一個哈利出現,同樣道林格雷如果接觸其他偏激的哲理也可能會走同樣的路,所以最大責任在於本身道林格雷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正確理解,就是產生積極的向上力,錯誤理解那就可能走向歧途。
不管如何,人生處處有哲理,我們需要做到的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堅守本心才是最重要的,不忘初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