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航天大動作!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首星今年發射 共300顆!

中國航天大動作!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首星今年發射 共300顆!

【環球軍事-航空4月25日報道 環球時報記者 馬 俊】近年來隨著美國商業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外對商業航天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24日恰逢第三個「中國航天日」,首次召開的中國航天大會也重點討論了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中國發展商業航天的優勢何在?當前流行的小型衛星星座計划到底有多大可行性?《環球時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中國航天專家。

發展商業航天,中國應走哪條路?

對於大部分民眾而言,每次提到商業航天時,首先想起的都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藍色起源公司等新興航天企業,尤其是它們研製的新概念大推力火箭陸續發射升空,對傳統航天發射市場帶來巨大衝擊。

與站在航天巨人NASA肩膀上起家的美國商業火箭公司比起來,中國的火箭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走美國開闢的商業航天發射這條道路適合中國嗎?不少人認為,或許從中國更拿手的衛星和航天器參與商業衛星開發,更有前途。

小火箭工作室與微信公眾號「小火箭」的創始人邢強博士24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受資金需求、設計周期和產品供應鏈特點的影響,微小衛星企業的發展速度會明顯快於商業火箭企業。但與西方不同的是,因為種種原因,中國研製的衛星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利用其他國家火箭進行商業發射,這就要求中國商業發射能力得同步發展,不能偏科。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無論運載火箭還是衛星都是商業航天的組成部分,中國商業航天如何優先發展,應該根據市場需求來分析。既然要講商業,就必須考慮市場和成本問題,不僅要看技術條件,還得看商業模式。例如光有大運力的火箭,沒有足夠數量的衛星發射需求,運力就是浪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所以發展「獵鷹重型」這樣的大推力火箭,主要是低成本和瞄準美國發射大型軍用衛星的需求。另一方面,衛星也不是越多越好,還要考慮到太空軌道和通信頻率的限制,有很多制約條件。

他認為,從市場需求的角度而言,未來首先應該大力發展衛星應用,只有衛星的應用做起來了,社會才需要更多的衛星,有了更多的衛星發射需求,才會需要有更大、更多、更便宜的火箭。因此中國應更多推出通信、遙感、導航等面向大眾的應用系統和產品,促進我們對天基衛星的需求,從而帶動從衛星研製、製造乃至運載火箭發射等全產業的發展。

各國發展小衛星星座背後是軌道與頻譜之爭

在商業衛星領域,近年來最讓世人震撼的項目莫過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提出的「星鏈計劃」。該計劃的第一步就準備發射多達1600顆微型衛星,實現依託衛星通信的天基互聯網,而最終計劃是利用超過1.2萬顆運行在中低軌道的微型衛星組成覆蓋全球的衛星網。2018年2月,該計劃的第一批兩顆驗證星已經成功升空。此外,谷歌等諸多美國公司也提出類似的微小衛星星座計劃,它們發射的衛星數量同樣驚人,從數百顆到數千顆不等。在對微小衛星星座發展前景看好的同時,專業人士也提出了從搶佔資源到太空垃圾威脅的一系列擔心。

邢強表示,外界首先擔心的是這些微小衛星星座計劃暗藏對太空軌道資源的「跑馬圈地」。他說,太空軌道能容納的衛星數量有限,雖然有聯合國相關組織機構進行協調和管理,但是今後難免會出現「先到先得」的佔位搶位局面。其實在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地球靜止軌道上各國已經出現「搶座位」的現象,最後不得不依賴國際電信聯盟進行協調。

然而具備將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能力的還只有少數航天強國,相比之下,微小衛星星座的運行軌道高度大多在300-1000公里,更多國家、甚至有些商業發射公司都具備將衛星送入近地軌道的能力,再加上衛星市場豐厚利潤的鼓舞,由此產生的競爭也要激烈得多。

除了軌道資源外,衛星通信頻率同樣是太空爭奪暗戰中的焦點。邢強介紹說,無論是通信衛星、遙感衛星還是導航衛星,都需要特定範圍的無線電頻率上下傳遞數據。但尷尬的是,如果兩顆衛星使用的無線電頻率接近,哪怕它們的位置並不相鄰乃至距離甚遠,都會相互干擾。從這個意義上講,頻率爭奪比軌道爭奪更為敏感。

在這樣軌道、頻率資源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美國商業公司的微小衛星星座計划動輒發射上千顆衛星,通過多發衛星、優先佔據資源無疑是「理所當然」的做法。邢強以大型通信衛星為例介紹說,其壽命通常在15年,在接近壽命盡頭時,地面指揮人員會操縱它飛離軌道,進入專門的「墳場軌道」。空出來的位置就得根據國際規則重新分配。但小衛星星座的做法卻完全不同,雖然每顆小衛星的服役時間可能只有短短几年甚至幾個月,但可以不停發射新衛星進行補充,理論上整個星座佔據的軌道和頻率資源是沒有期限的。他表示,GPS系統就是這樣的模式——雖然理論上GPS星座需要24顆衛星,但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其技術驗證星和補位補軌的衛星數量早就超過了理論值,並且已經順勢在原軌道上開始第三代導航星座。

原民輝認為,由於軌道和頻率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在具備相應能力的時候,也應該盡量去爭取份額,為後續發展留有空間。目前中國也推出了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鴻雁」,計劃發射300顆以上的衛星提供可隨時隨地使用的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首顆星計劃於今年發射。

太空垃圾怎麼破

微小衛星星座計劃帶來的另一個憂慮是太空垃圾問題。由於微小衛星星座的單顆衛星壽命短、可靠性相對較低,會不斷產生大量的退役或故障衛星,一旦處理不得當,就會成為源源不斷的太空垃圾。邢強建議,未來可以在小衛星設計時就增加功能,讓它能在服役快結束時自動進入稠密大氣層焚毀。考慮到小衛星的體積和質量較小,基本都可以在進入大氣層時被燒掉,殘骸落到地面造成威脅的可能極小。

原民輝對《環球時報》記者強調,微小衛星星座計劃會帶來新的挑戰和風險,全球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制定規則,防止地球軌道出現惡性競爭,保護太空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泰簽署新軍事合作協議引發外媒關注 或涉及潛艇合作
美國空襲敘利亞是對國際立威 但不敢長期開戰否則將徒耗國力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