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師爆料:我國AIP潛艇,局部領域領跑,有多項世界第一

總師爆料:我國AIP潛艇,局部領域領跑,有多項世界第一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湖北日報最近採訪我國常規潛艇總師、中船重工首席技術專家吳崇建,吳崇建總師參與了三型常規潛艇的研製工作,是其中兩型潛艇的總設計師,是我國常規潛艇名副其實的領軍人。

吳崇建獲得導師、世界著名專家、振動能量流發明人羅伯特·懷特的青睞。並成為南安普頓大學聲與振動研究所正式研究人員,其「准周期結構振動能量流研究」成為1992年度該研究所兩項重要成果之一,直接指導了我國常規潛艇減震浮筏。

總師學成歸來,直接破解浮筏隔振基礎理論,提出「質量效應」「調諧效應」和「混抵效應」,實現中國艦船第一次應用浮筏隔振技術;

中央台播放的減震浮筏簡圖,經過特殊處理,看不出多少細節

減震浮筏技術,簡單點說就是把柴油機放在彈簧床上

總師自豪的宣稱:常規潛艇不常規,我們的AIP常規潛艇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這其中究竟哪些東西值得稱讚?

其中主要亮點,減震浮筏和AIP技術的成功應用,其中吳總師本人主要負責搞定減震浮筏,AIP系統是兄弟單位研發的產品。

這就是減震浮筏的結構圖

這是原理圖,就是幾個可調的彈簧支承

這個是最最簡單的原理圖,兩層彈簧支撐電動機

減震浮筏簡單點說,就是把潛艇噪音震動最大的罪魁禍首,電動機,用一個類似海綿的一樣的彈性支座支撐起來,讓發動機的震動最小程度的消弱,盡量少傳播到船體上去。

看著原理很容易是不是?隨便找個大學生都能搞得定?

實際上真的很難,為啥?

浮閥的剛度太大了,起不到減振的作用,太多的振動能量傳輸到船體上去了,隱身壞了,潛艇就死了。

搞軟了,軸上下擺動太多,容易彎曲折斷,受不了。

所以,設計師真的不容易,在刀尖上跳舞,左了不行,右了不行,多了不行,少了不行。

很早以前網路公開的資料,對於常規潛艇加裝推進電機是潛艇航行的主要動力,噪音振動對於全艇有重要影響,轉速低,阻力大,重量高達85噸,但是安裝減震系統面積僅僅為3平米,而且必須承受15-30度縱搖,45度橫搖,強度為30g,脈衝持續40毫秒的半正弦波衝擊,由於和推進軸直接連接,彈性軸聯軸器允許徑向位移±1.8毫米,軸線位移±3毫米,而且空間限制,不許另外設置軸向橫向限制裝置,非常非常的難。

大洋黑洞基洛級,潛艇裡面的AK47,減震浮筏和消聲瓦是兩大亮點,我國設計師笑納了

我國這個技術的來源,就是俄羅斯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基洛級潛艇設計,非常精巧,尤其噪音水平大幅度下降,近似於海洋背景噪音,有大洋黑洞的美譽,潛艇設計,流線做的好,內部噪音通過減震浮筏和低噪音慣導設計,外部通過消聲瓦聲波反射,通過基洛級的實際使用和測繪,我們拿到了第一手的資料,但是俄羅斯人對於減震浮筏設計技術高度保密,我們就看到了實物,看不到原理,就像買到一個蘋果手機不知道如何設計一樣。

總師通過在英國的學習,外加俄羅斯基洛級減震浮筏實物,終於攻克了設計難關,開發出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減震浮筏技術,外加消聲瓦技術,和管道噪音控制技術使得我國常規潛艇噪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這就是基洛級潛艇電機的減震浮筏,前後電機各1個

消聲瓦是俄羅斯人的一大發明,簡單點說,就是一塊橡皮,包裹住了潛艇,讓外面的來的聲波和內部的聲波都不傳出去,我國經過努力將俄羅斯XX毫米厚的消聲瓦,變得更薄更輕,而且效果更好,繼續重複了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國產橡膠消聲瓦,低頻寬頻效果好

而且低、高頻帶吸聲係數均高于軍方設計值5%,實現了「厚度薄、質量輕、頻帶寬、吸收強」的目標。

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潛艇噪音更低,變成新一代大洋黑洞,外加AIP,可以在水裡呆10天半個月,而不是像過去每隔2-3就要露頭出來充電,慘遭敵人爆頭。

國產039潛艇,噪音大幅度減小,外加AIP系統,效能大大提高

而且,不僅新型潛艇噪音小,而且我國也用消聲瓦和減震浮筏,AIP改進老潛艇,實際上戰鬥力更加恐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俄裔雙面間諜慘遭毒手,英媒卻爆料:他是被誤傷的,真正目標是她
踢館:明明雷達更強,為何055卻不能像宙斯盾那樣反導?

TAG: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