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域旅遊之:泰山的夜,極盡芳華

全域旅遊之:泰山的夜,極盡芳華

編者按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旅遊財經評論新媒體

旅遊產業觀察有話說:

陽春四月里,從膠東沿海至內陸泰安,著實體驗了一把近10℃的大溫差,盡知省內冷暖兩重天。

此時泰安少有的櫻花已謝,威海榮成櫻花湖和石島赤山的數萬株櫻花,卻仍然像未出閣的大姑娘,扭捏作態,姍姍來遲……

當月一次理論培訓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機會,我又到了泰安,巧合的是,當日恰逢農曆三月初三,由於未感疲勞,意猶未盡之餘,便與同行的W君相約夜遊泰山。

三月初三,是神話傳說中王母娘娘的生日,屆時將有眾仙班參加蟠桃盛會。按常規經驗,這麼大的活動,擁堵或是必然。當臨近傍晚選擇登泰山時,乘坐的計程車司機仍然客氣告知,環山路昨天就封了,還沒有解除,他只能送我們到紅門附近,由我們自己多走一段路再登山,並表示了歉意。此時作為旅遊人,雖有職業挑剔性的「陋習」,還是不禁為泰安這座城市叫好。

這位普通計程車司機的表現不是偶然,從他身上所反映的,是「好客山東」這個山東旅遊馳名品牌商標,在儒家之地泰安,還是執行得相當到位。其實全域旅遊的每個環節,不僅僅靠政府和企業的引領,更需要全民、全域的積極踐行其中。

泰安計程車司機的客氣和實情告知很暖人心,多走點路又妨。

而且,登泰山有很多樂趣。選擇夜晚攀登,不為次日凌晨看日出的常規線路選擇,也不為慢游泰山,邊品邊體驗,就想把五嶽之首泰山,當做旅遊「快餐」體驗一把,賞鑒這座偉岸挺拔,祖國名山大川中的山嶽極品,在春天三月初三的夜晚,又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體悟。

其實還有個私心,或許是在榮成赤山工作的緣由,借工作出差之際,早晚忙裡偷閒請個假,也想看看,夜色中的山嶽產品,究竟有什麼的魔力,膠東海邊的赤山,是否可以拿來借鑒;也或許,冥冥之中,就得參加一下王母娘娘的生日蟠桃盛會,說不定偶遇赤山大明神也不無可能。即使作為凡人,不能與眾仙同席,最末桌也不要緊啊。這等規模的宴會,並不是誰都可以參加的。

由紅門步行,是登泰山的三條路線選擇之一,算是經典的步行登山線路,沿途,除了中天門的索道,無任何可選擇的交通工具,全靠足下逐個腳印丈量,走在有足夠歷史和文化厚度的泰山石階山路上,又何嘗不是人生歷練和有限幾個小時的濃縮體驗?

我並不是第一次來泰山,大概回憶一下,最近十年差不多兩年一次,或乘纜車或步行。每一次都有不一樣的體會。越來過,越想再來。正如讀我國的古典名著,越讀越有味道,越品越有靈魂深層面的升華甚至蛻變。每次路過這片歷史文化深厚,並有山東第一海拔高度的聖地,即使行駛在高速上,杜甫五言古體詩《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齊魯情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千古佳句,就會躍然而出,這大概就是泰山獨特魅力的其中之一體現吧。

登泰山任何季節都很享受。

此時臨近黃昏,聽鳥兒婉轉鳴啼,用心觸摸綠植養護著的,這座世界獨一無二、有靈性,且吸引泱泱華夏從上古時期,及自秦至清,不止84位君王封禪、祭祀,萬眾敬仰的山體。在眾多遊人結伴及往返嬉笑聲中,真的慨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和美好。甚至於驚訝,它竟然能為輩輩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難以想像的愉悅和精神享受。

泰安這座城市旅遊景點林林總總,並呈現出諸多旅遊繁榮景象。或許,因為泰山,這座城市早已按照全域旅遊的基調,在有序運行之中。來泰安考察全域游系列產品,意義深遠。

夜幕降臨前,沿途的關帝廟、孔子登臨處、斗母宮、各財神廟,以及飽經歲月洗禮的石刻碑文記載、松柏故事等,吸引我們不時駐足審視,用心朝拜。而途中山路旁宣傳牌上,關於1300年前「四槐樹」的記載,再一次將我的思緒拉到了隋唐時期。相傳,隋唐魯國公程咬金在率眾登泰山時,栽植下了這四顆槐樹,天長日久形成景觀。

這不禁使我又想到了榮成赤山。始建於公元824年,距今已有1194年的千年古剎赤山法華院,就深藏在赤山景區內,相比較於泰山隋唐程咬金「四槐樹」的歷史時期,也就歷史長河中的區區一百年而已,真的好近。與程咬金同時期的秦瓊騎馬去過臨近的濟南千佛山,有山上的拴馬樁為證。不禁漫無邊際地思想:仗義的秦二哥來過赤山,也說不準,雖然史料並無記載。

之所以有以上「天真」的想像,源於當次威海旅發委組織的培訓課上,理論階段的學習。邀請的專家中,來自四川大學的教授、博士後王沖先生,也曾提到關於旅遊故事挖掘的觀點。王沖教授認為,無論歷史原創、神話演繹,還是民間口播傳承,只要自圓其說,還是有一定市場需求和競爭力的,這也屬於旅遊創意的範疇。由此聯想「千裏海岸線,一幅山水畫」的威海旅遊,無論哪類旅遊產品,應從其中受到啟發,一個旅遊小品,一個旅遊故事,有時能成為旅遊的爆點,甚至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例如,威海地區有「自在呼吸,自在榮成」之稱的榮成市,下轄的王連街道有個典型的鄉村旅遊代表,據山莊「莊主」劉華麗女士介紹,為增加接待遊客時的觀賞性和趣味性,曾先後引進孔雀、山雞、黑山羊、兔子、小毛驢等動物散養在山坡上,而從小餵養起來的小毛驢至今已有3歲,並未拴養,很喜歡與人相處,格外受遊客歡迎。但如何讓這頭藏在「深山」里的小毛驢,在徳麗山莊基礎設施、服務配套、接待能力都有保障的前提下,再擁有深層次的文化挖掘和策劃包裝,讓其成為有類似「黔之驢」或其部分的正面影響力,屆時相信,德麗山莊的綜合接待還將提升一個或幾個台階。

還得說夜登泰山。

當從紅門登泰山至中天門還有一小段距離時,天已完全黑了下來。路上雖沒有路燈,但遊人自帶手機、手電筒以及發光的商品頭飾,還有沿途的景點、商店、洗手間等公共設施的照明等,提供了看路的光亮,兩側是以松柏為主的茂密森林植被,中間的石階路清晰可辨,天黑無礙登山。

傍晚、夜晚的登山途中,並未遇到上學讀書時記憶中的泰山挑山工,不過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來往遊人依舊如織,自己和夥伴用體力、毅力和信念支撐著雙腿前行外,還是沿途的拐杖、礦泉水、泰山煎餅、切塊的西瓜,以及始終用細水長流滋潤的嫩黃瓜等,這樣即可以保鮮和滋潤黃瓜,流水又可重複使用,減少了海拔高處水資源的浪費。

如果登山前不準備水、火腿和麵包,以上都是沿途的必需品。就是按件租賃的軍大衣,暖墊,小帳篷等,對在山頂上看日出住宿的客群來說,絕對是暖心窩的物件。

不得不說,旅遊商品開發及定價銷售,山嶽景區的白天及夜間防火,衛生收拾管理,甚至各種香火的售賣等,泰山的這些管理很值得旅遊人學習和借鑒。

過了中天門,吃了點自帶乾糧補充能量,並休息了一大會兒,檢查了下自帶的三瓶礦水和一瓶功能飲料還有大半,看來全程爬完泰山,補給的問題不用擔憂。因為返回時消耗的能量小,喝水也隨之減少。

其實登泰山最累的地方大概有二,一是中天門前後,二是看到南天門之前。緊十八,慢十八,不僅不慢還十八的泰山十八盤,絕對考驗你的體力、耐力和意志力。期間你領略的,一定不止肺活量的鍛煉、汗流浹背和怯懦思想的萌生,但頑強地拼、心理鬥爭的堅忍和內心的強大,一定會最終勝出。

泰山極頂的體驗也一定是最釋懷。

終於上來了,終於又到天街了,終於可以一覽眾山小了!

此時22:00,距離17:30登山已經過去了四個半小時,除了中途的用餐休息,相比於以往,此次夜間登山還是慢了些。

在山頂我們停留了大概一小時。

除了俯瞰瀏覽泰安這座城,遐想泰山這座有偉岸的山,以及泰安、泰山極近芳華的夜,參加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聖誕也是此行目的之一。據民間相傳,在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天上的瑤池舉行盛大的蟠桃大會,並宴請諸路神仙,眾仙班也將受邀赴宴作為一種榮耀和身份的象徵。農曆三月初三,在民間甚為特殊,全國各地的當日廟會也印證了這一點。

什麼都是修行,旅遊是,登山是,用心朝拜也會是。

在旅遊行為過程中,摒棄朝拜、祭祀過程中的點火行為,進而用獻花等禮節取代,防火安全又環保,應是一種理性修行。

「登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這是靈岩寺的朋友L君白天邀請我過去時說的,甚至於計劃用車到泰安接我去看看,但我確實去不了,深感歉意。和同行的W君下山時速度很快,1.5小時便下得山來,行進中,情不自禁在記憶中搜索關於靈岩寺的記憶。說來我也有幾年沒去濟南之南、泰山之北的這座古剎了,最近的記憶,除了兩次去靈岩寺以及和該寺的朋友L君聊起,剩下的,便是電視劇《燕子李三》中對它的印跡。

靈岩寺的好,記憶中,也彷彿模糊起來。

佛教不是孤零零存世,在其佛教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河南白馬寺,陝西法門塔,北京的潭柘寺、龍泉寺,以及濟南長清的靈岩寺等,佛教史地位都是舉足輕重。

但靈岩寺背靠大泰山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養尊處優」之餘,其實也有尷尬,「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的渲染再到位,想必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因為,登完、品完泰山,除了疲勞、累,和滿滿的收穫,又有多少受眾再有精力和時間去靈岩?

當然,靈岩寺絕對是非常值得去的一個景點。靈岩寺的朋友L君告知,古代皇帝到泰山封禪,大都會在靈岩駐蹕幾日,靈岩建有乾隆行宮,武則天帶領兩千人馬曾在此住達十天之久,從宋代到明清靈岩寺住持都是皇帝冊封,可見該寺歷史地位之高。

聊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對全域旅遊的粗淺認識。

全域旅遊絕不是為了旅遊而旅遊,一切以旅遊為目的的門票式強制收費,一定不是旅遊的至高境界。無論吃、住、行、游、購、娛傳統旅遊六元素怎麼呈現,也無論商、養、學、閑、情、奇新旅遊的發展六元素、拓展六元素如何演繹,當居家生活滲入旅遊當中,並逐漸真正普及時,全域就成功了。當然,革命尚未成功,旅遊同行們仍需不懈努力。

三月初三的晚上,還有誰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了……

作者丨李江

聲明: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與來源:

【旅遊產業觀察】微信公眾號 ID:lycygc

作者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產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英國小鎮啟示錄:中國的特色小鎮怎麼走?

TAG:旅遊產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