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蜀破吳力保曹魏江山,高平陵事變逼不得已,司馬懿真的是忠臣?

抗蜀破吳力保曹魏江山,高平陵事變逼不得已,司馬懿真的是忠臣?

歷史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歷史裡的人物,也從來都是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眼裡有不同的模樣,例如司馬懿,有人說司馬氏謀朝篡位,是從他開始預謀,他不忠不義;也有人說如果沒有司馬懿,曹魏江山早就不保,他盡心盡責……

在眾說紛紜里,司馬懿的形象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那麼,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筆者認為,翻開史書,沿著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逆流而上,在時間盡頭站立著的司馬懿,是一個被太多人誤解的忠臣,此話怎講?且往下讀。

司馬懿劇照

時光倒流回千年前,司馬懿的一生經歷過三次被託孤,分別於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公元226年,曹丕去世;以及公元239年,曹叡去世。託孤大臣四個字,一直是司馬懿眾多標籤里最醒目的那一個,而這個特殊身份給他的一生帶去的,又是什麼呢?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束縛。

縱觀司馬懿的一生政績,從被迫入仕開始到位極人臣,他所得到的都足夠匹配他的付出——軍事上,破公孫於遼東,兵貴神速。擒孟達於上庸,策無遺算;與諸葛對峙,能以逸待勞。破吳兵四路,又穩操勝算。治政上,提拔鄧艾於寒門,慧眼識才。推廣屯田於邊塞,以備軍需。這樣的司馬懿,為國為民,盡心盡責。

可儘管如此,司馬懿最終還是為世人所詬病,因為沒有人能抹去司馬懿留在歷史上的那一筆高平陵事變——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從事件的結果來看,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然而,在這背後,司馬懿的無可奈何又有多少人懂呢?高平陵事變不是一場謀權,而是自保。

司馬懿劇照

司馬懿作為託孤大臣,他身上的責任遠遠超過了任何人,他需要對一個國家負責。而政治的黑暗,又讓他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作為一個政治家,他要面對來自朝臣的明槍暗箭,他更要面對來自君主的忌憚,兩難之下,個中心酸,怕是只有他自己懂。曹叡去世,曹芳年少,曹爽自認為是宗室之親,對他步步緊逼,曹氏一族在危難之際,需要司馬懿;可待江山稍定,又都忘記了,司馬懿曾經為了他們的天下,如何站在時代的風尖浪口做那個弄潮兒。

高平陵事變是不得不發動的,站在司馬懿的角度而言,初心不過是求得餘生安穩,可人算不如天算,世事多變,司馬懿的這一政變帶去了他始料未及的影響,甚至成為了司馬懿想要謀反的罪證。然而,司馬懿真的想要把曹魏江山取而代之嗎?答案是否定的。

曹操劇照

從曹操開始,歷經三代帝王,見過江山風雨飄搖,見過百姓民不聊生,在司馬懿的心裡,權勢只是他實現心中抱負的工具,他需要權力去匡扶君主,去平定天下,在他心裡,他也想要一個四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的天下,為此他願意去奮鬥。他不是一個善良的政治家,卻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的雙手不是一塵不染的,但他的眼裡看到的卻不只是私利。如果真的想要這天下,曹操死後,他又何嘗沒有機會?可是他沒有。哪怕是高平陵事變後,他走到了權力的巔峰,他也沒有廢帝登基。

司馬氏最終還是取代了曹家成為天下之主,可那也是在司馬昭手裡天下改姓,很多人都說,司馬昭只是把司馬懿想完成卻沒有完成的事做了,可筆者看來,司馬昭想做的和司馬懿想做的,其實根本不一樣。政治複雜,司馬昭有對權力的執著,他並不曾親自參與曹魏江山初期的打拚階段,對曹操,曹丕等人也沒有很深的政治情意,所以他的野心和慾望是無限大的,可司馬懿不一樣,他親眼見證也親自參與過這一切,打個比方,江山是他一手養大的孩子,他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再次受到傷害嗎?他一直想做的,是守護,是讓這個孩子越來越好。只可惜,天不遂人願,所以他必須要反擊一次,可就這一次,讓他從前所做的那一切,都被否定了。

三國機密劇照

司馬懿和曹操其實是一類人,他們都有雄心壯志,都想要改變那個時代,可改變時代的人,又往往不被時代理解,他們的一切不僅僅是視他們自己的行為而被評定,他們還要受到他們後人的行為所影響,而無論是曹操的後人,還是司馬懿的後人,他們都做了同一件事,那就是推翻從前的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而由於這個新的王朝是離不開他們父輩的努力,所以他們的父輩就不得不被人帶上個人色彩看待。

其實,後人是後人,先輩是先輩,曹操與司馬懿,他們都只想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也沒有足以看到自己身後事的先見之明,在他們死後,他們的子孫所做的一切,也都不是他們所能預料到,更不是想看到的。而這一切,都被淹沒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里了。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羅貫中《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亭殿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蜀漢推行「止戰疏」,魏國推行「出師表」,結果會怎樣?
曹植曹丕上位之爭背後的真相,曹操下了一局大棋!

TAG:亭殿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