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始青瓷:中國瓷器的始祖

原始青瓷:中國瓷器的始祖

原始青瓷鼎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

其製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經1200℃高溫焙燒而成。胎體燒結後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質釉層。胎體吸水率低,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這是由於釉中含有氧化鐵所致。

原始青瓷雙系罐

但由於工藝上的局限,器物成型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物造型不甚規整,胎體厚薄不均,器表釉層不均勻,釉層較薄,釉色不穩定。它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器型分為仿青銅禮器的造型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兩大類,有壺、罐、盒、盤、鼎等。原始青瓷的燒製為我國瓷器的發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和技術基礎。

原始青瓷豆

青釉是一種含鐵量在1%—3%左右,經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呈現青綠色澤的釉,是中國最早的顏色釉。

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的青黃釉色是青釉的初級階段。漢代已燒制出釉色純正的青釉瓷器。

原始青瓷簋

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譽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澤與質感之美達到頂峰。明清之際,永樂朝的翠青、冬青(即東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調勻凈,蒼翠欲滴,燒制水平已臻於爐火純青的境界,出現了很多名貴品種。

高31.4cm,口徑20cm,底徑9.3cm

罐口外折,短頸,溜肩,肩以下內收,平底。肩與腹部的過度有明顯的折角。口內外飾弦紋,其中肩部飾凸起弦紋及鋸齒紋共10道。表面施青釉,釉層薄而不勻。


高13.1cm,口徑8.4cm,底徑8.3cm

罐斂口,折腹,束腰,圈足。肩兩側各置一橫系。肩部刻划水波紋及弦紋。罐身施青釉。此罐的造型如同魚簍,小口,大腹,以增其容積。這是西周早期原始青瓷器的造型特徵。


高17.7cm,口徑7cm

盉直口,圓腹,下承以三獸形足,流為獸頭狀,壺體另一側飾一捲曲短尾。提梁為弓形,頂部兩端飾有鋸齒形棱脊,肩、腹部飾以四道連續的水波紋。器物造型古樸端莊,釉色青中泛黃,施釉均勻,紋飾簡潔明快,富有動感。

戰國時期,原始瓷的製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其燒結性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發展,此盉造型規整,釉色均勻,是原始瓷中的佼佼者。


高19cm,口徑19cm,足距17cm

鼎仿同時期青銅器造型,口沿下對稱置雙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圓形蓋,蓋頂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對稱分布三個小紐。蓋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紋為裝飾帶,其間刻劃簡單的水波紋。


高14cm,口徑8.8cm,足徑12.2cm

罐圓口,溜肩,圓腹,平底,肩部對稱置雙系,每個系均由兩個互相粘連的橋形紐組成。胎色黃白,僅在肩部有極薄的黃釉,肩部以下刻一周豎條紋。


高10.3cm,口徑16cm,足距12.5cm

鐎(jiāo音交)斗仿青銅器造型,腹部置橫柄一個,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飾弦紋2周,器內外施青釉。

鐎斗,又稱「刁斗」,盛行於漢、晉。常與形狀如缽、胎壁較厚、口沿置對稱半環形雙鼻的火盆共存,說明鐎斗被擱置於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來溫食,應是模仿「暖鍋」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溫食用具,軍旅多用之。唐詩中有「行人刁鬥風沙暗」句。


高32.5cm,口徑14.2cm,底徑13.6cm

壺撇口,長頸,溜肩,肩部對稱置雙系,鼓腹,平底略內凹。通體施青釉。肩部以劃花變形鳳鳥紋裝飾。頸、肩及腹部劃有弦紋5道。

此壺造型敦厚古樸,紋飾簡練,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漢原始青瓷向東漢成熟青瓷過渡期的器物。

西漢原始青瓷的胎體一般呈灰白色或深灰色。其釉層普遍較厚,色調偏深,多呈青綠或黃褐等色。裝飾紋樣則有弦紋、水波紋、雲氣紋等,壺、罐等器物上多置雙系或鋪首。


高22.5cm,口徑10.4cm

罐斂口,平沿,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肩兩側安獸面紋套環雙系,其上平貼捲曲狀獸角,以貼、劃花紋作裝飾。上腹部凸起寬弦紋3道,將紋飾分為兩層,上層為五、六頭一體羽冠飛鳥4組,前後兩面鳥紋之間劃虎頭紋,下層是三頭一體羽冠飛鳥6組。罐體施青釉,腹下部無釉,呈紅色。

此罐器型規整,刻劃紋飾清晰,具有顯著的時代特點。

(國家藝術檔案.com/供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廣文化 的精彩文章:

「暗門劉」四景山水圖
騎馬閑逛,泛舟湖上,不負春光不負己

TAG:正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