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信部背書、千倍項目,聲稱取代EOS的ONT背後是多重ICO?

工信部背書、千倍項目,聲稱取代EOS的ONT背後是多重ICO?

|作者:區塊律動BlockBeats 0x1(Cindy-blockbeats)

|關注區塊律動BlockBeats獲得區塊鏈內幕解密 微信號BlockBeats

在 ONT 的代幣還沒有上交易所的時候,媒體就開始炒作它是下一個千倍項目。按照發行價 0.2 美元計算,ONT 目前已經實現了 20 倍瘋狂增長。

再加上前期加群就送 1000 個 ONT 的空投,讓其交易量持續走高,讓 ONT 本體與 3 月份慘兮兮的虛擬貨幣投資市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區塊律動 BlockBeats(微信公眾號:BlockBeats)在體驗完「讓整個美國都興奮」和項目發起人「達叔」的光環之後,發現這個項目的發起人達鴻飛和 ONT 存在諸多疑點。

達叔,你可不能為了非法融資而毀壞國家榮譽呀!

疑點一:ONT 屬於誰?

在ONT官方公開的資料中顯示,小蟻區塊鏈創始人達鴻飛是ONT的唯一投資人顧問。在許多關於 ONT 的評論和分析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達叔」欽點,被認為是 ONT 的重要優勢之一。

甚至,有人將 ONT 稱作是 NEO 2.0,因為 ONT 在技術上近似於 NEO,但比 NEO 更加成熟距離應用更近。

這就帶來了這樣一個問題,身為ONT投資人顧問和小蟻創始人的達鴻飛究竟如何在兩個相互競爭的項目之中擺正自身的位置。

投資人與被投資項目同業競爭是商業中的大忌,舉一個經典互聯網中的例子:

2009 年,發布 iPhone 之後的蘋果開始進軍移動互聯網行業,從傳統硬體製造廠商向網路公司邁進。這使得蘋果和 Google 成為了直接競爭對手,比如在地圖業務上,蘋果就取消了 iPhone 預裝的 Google Maps 而換上了自己開發的地圖應用。

而蘋果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Google 時任 CEO 埃里克·施密特從 2006 年起便擔任蘋果公司董事。這意味著,埃里克·施密特可以通過董事會了解到蘋果公司內部在互聯網方向上的布局,並將這些信息透露給 Google。

最終,這一問題以埃里克·施密特退出蘋果董事會而解決。

我們一般來說將虛擬加密貨幣市場等同於股票二級市場,因為拋開技術差異,兩者在金融上的特性幾乎一致。而股東與發行方存在同業競爭,是屬於二級市場中明令禁止的行為。

同業競爭一般是指發行人(擬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從事相同、相似業務的情況,雙方構成或可能構成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關係。

儘管最新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將獨立性的規定改為信息披露要求,但審核實踐中仍要求擬上市公司不得存在同業競爭情形。

疑點二:工信部背書是真是假?

ONT 被工信部認可,是 ONT 上漲的另外一個重要利好背景之一。

介於目前以政府機構名義進行背書的商業組織非常多,區塊律動BlockBeats(微信公眾號:BlockBeats)具體的調查了一下 ONT 與工信部之間的關係。在 ONT 的官方新聞稿中,對於自身受到工信部認可的描述是這樣的:

新一代分散式鏈網體系「本體」的許可鏈開源項目Ontology Zero入選國家工信部區塊鏈開源項目計劃,將助力國家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

本體的開源許可鏈項目Ontology Zero,於近日正式納入工信部「分散式應用賬本」(DAppLedger)進行孵化。本體項目源自分散式賬本平台體系DNA(Distributed Network Architecture),是國內首個自主、原創、開源的區塊鏈底層框架,於2017年5月被工信部認定為首批標準驗證區塊鏈框架。本體項目旨在汲取國外主流區塊鏈系統(超級賬本、以太坊、Tendermint)的優點,融入多項創新技術,形成一種全新的區塊鏈網路架構,一方面具備高性能的特徵,另一方面實現區塊鏈可配置,打通各種類型的區塊鏈實現信息互聯、價值互通。

區塊律動BlockBeats(微信公眾號:BlockBeats)在網上搜到了DAppLedger隸屬的CBD-Forum,並且通過域名的 WhoIs 信息驗證了該組織確實隸屬於國家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但在該網站的 DAppLedger 頻道,卻並沒有看到 Ontology Zero 項目的名字。

通過時間比對,區塊律動BlockBeats(微信公眾號:BlockBeats)發現在這場工信部的活動中,Ontology Zero 作為「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登台,而介紹這一項目的演講人為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俊。

而該李俊即為 ONT 官網上的直接負責人。

疑點三:「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什麼?

焦點來到了這家名為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體上,在這家公司的官網上區塊律動BlockBeats(微信公眾號:BlockBeats)又看到了一個新鏈名叫:

是的,名叫 DNA。

不過根據區塊律動的調查發現,此 DNA 與市面上流通的代幣 DNA (EncrypGen)並非一個。

根據企查查上的信息,達鴻飛正是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大股東: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佔有另一家 ICO 公司上海法鏈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45.0% 的股份。

另外,眾所周知的,達鴻飛作為小蟻的創始人,其還是上海氦氪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NEO 實體公司)的大股東。

至此,意味著達鴻飛一人手下握有 3 個 ICO 項目:NEO、ONT、法鏈。

等等,我繞暈了,能不能解釋一下什麼關係。

BB 按照 ONT 官方的介紹話術和股權關係鏈,梳理了這樣兩張圖。第一張是以技術的延續性對小蟻系項目的梳理,第二張是通過持股情況對小蟻系項目的梳理。

即達鴻飛團隊做出了一個區塊鏈的框架,在時間順序上雖然這一框架先應用在了小蟻上,但是這個框架最終被命名為DNA。DNA本身並不是一個實際運行的區塊鏈項目,而是一套不實際運行的代碼。

根據這套代碼,達鴻飛團隊製作了兩套自運營的區塊鏈,其中一個是面向 C 端的小蟻(後改名為NEO),另一個是面向 B 端的 ONT。

而基於 DNA 技術,法律公司法大大發布了聯盟鏈「法鏈」,貴陽市政府發布了聯盟鏈「身份鏈」。

表面看上去,這個構架並沒有什麼問題,無論在股權還是在技術上都有明確的分割。但實際上卻隱藏著兩個問題:

在技術層面上,存在用 DNA 技術套取國家有關部門信任,並用於給 ICO 站台的嫌疑。

眾所周知,目前在監管層面上針對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採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政策,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的底層技術需要鼓勵,而加密數字貨幣已被定性為擾亂金融市場的不可控因素被封殺。

換句話說,工信部認可的是 DNA 項目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價值,這一技術可以被應用在物聯網通信、物流溯源、法律文件流轉、合同確權等諸多領域。但這並不意味著,基於 DNA 技術發幣就被工信部認可了,顯然 ONT 和 NEO 就是基於 DNA 項目發的幣。

介於目前對 ICO 的監管難度較大,許多數字加密貨幣都是在監管的眼皮下起舞,但還很少有這種敢拿政府部門給自己背書的項目。

而在股權結構圖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即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服務商,在成立的公司中占股比例過大,超於一般商業邏輯中技術入伙的範疇。

以與法大大合作的法鏈為例,法鏈所實現的電子合同、版權、文件存證業務本身也是法大大所經營的重點業務之一。也即是說,法大大同時經營包含區塊鏈版本的存證業務和區塊鏈版本的存證業務。而由於區塊鏈版本是和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經營,因此要為後者分配利潤。

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原本法大大經營一塊業務自己賺到的每一元錢都屬於自己,而在這家法鏈公司下進行同樣的業務,每賺一元錢卻要分給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毛5。這顯然不是一個合理的合資及分配方式。

換言之,作為純粹的技術提供商,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根本不應該與業務方成立合資公司,而是應該以更為簡單的模式比如勞務外包等方式進行合作。

然而,這背後的邏輯可能是為了在未來綁架與業務方合作的側鏈與 ONT 這個「商業版 NEO」主鏈進行對接。

我們可以在第二張股權結構圖中清楚的看到,雖然 ONT 被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解釋為「商業版NEO」。但實際上,大多數商業公司在構建區塊鏈系統的時候,都會選擇從 DNA 基礎技術開始構建全新的聯盟鏈或私有鏈。

畢竟,這涉及到我們之前多次談論的一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實體商業機構,願意把自身的償付手段建立在一個比價實時大幅波動的代幣上。

因此,ONT 代幣本身的價值其實是存疑的。

但在 ONT 的白皮書中談到,ONT 的主要願景是連接分散於社會不同機構中的信用鑒定。即為不同的信用源頭建立一個可轉換的網路。

比如你在法大大這裡獲得了存證的內容,可以輕易的通過 ONT 網路在其它平台進行確認。但這對於具體的業務方來說,顯然並不是一件好事兒——想想看中國的運營商為什麼要反對攜號轉網,雖然對於用戶是一件好事兒,但對每個具體業務的經營者來說,辛苦積累的護城河將被完全打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律動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有一天Telegram不能用了……
《霍金遺產清算髮現2w枚比特幣》是個假消息!

TAG:區塊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