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中,為何于禁武力最差,地位卻高於張遼張郃?

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將中,為何于禁武力最差,地位卻高於張遼張郃?

三國時期,蜀漢的劉備麾下有關張趙馬黃五虎上將,曹操麾下也有五位虎將,他們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

陳壽撰寫《魏書》時將他們五個人合傳,著述生平事迹,後來還加上評語:"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史稱"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熟讀《三國》的朋友,對這五人應該非常熟悉,尤其是張遼、張郃、徐晃,他們的戰力雖然不及關張,但也屬一流。

大多數人印象中,張遼曾獨立指揮過合肥之戰,威震逍遙津,他應該是五子良將之首。

但從官職上來看,最高的卻是後來事迹並不太光彩的于禁,他官封左將軍,假節鉞。其他四人只是假節。假節鉞可以代表君主,討伐四方甚至斬殺大將而不用單獨請示。

論武力,張遼曾和太史慈七八十合戰平;樂進與凌統五十合戰平;張郃曾與張遼大戰五十合。徐晃更厲害,樊城救援曹仁,曾和關羽八十合戰平。樂進以驍勇著稱,曾殺了袁紹大將淳于瓊。

于禁雖然沒有與這他們直接對話,但從與馬超對戰就可以看出高下:馬超曾20合擊退張郃,擊敗於禁卻只用了9回合。

論武力,于禁最弱。論作戰,于禁也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戰績。

那麼,為何曹操會如此器重並不特別優秀的于禁呢?

首先,于禁資歷很老,早在平定黃巾起義時,于禁就跟隨鮑信征戰沙場,後來王朗(就是被孔明罵死那個)向曹操推薦,於是曹操拜于禁為軍司馬。從此,于禁就跟隨曹操縱橫捭闔,身經百戰。

因為資歷老,有戰功,于禁的晉陞之路就要早於其他四將,甚至比曹操族內兄弟更快:建安二十一年于禁當左將軍假節鉞時,曹仁只是征南將軍,假節,夏侯惇三年後才當了前將軍,沒有假節鉞。在合肥之戰中有大功勞的張遼還只是征東將軍。

其次,于禁治軍嚴明,統兵能力強。曹操每次出兵,于禁必為前鋒,曹操每次退軍,于禁必為後衛。

曹操征張綉時,因為佔了張綉嬸子而導致張綉投降後又反叛,曹操損失慘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全部戰死,曹操自己也差點死了。從宛城倉皇出逃的曹操,發現全軍只有于禁部下固守營壘,曹操才得以反敗為勝。

曹操後來當眾誇獎于禁說:「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錄于禁前後功,封為益壽亭侯。

正是因為于禁資歷老,統兵強,才能在五子良將中排名最高。  明代思想家李贄說,「于禁最識大體,只為國家爭勝負,不為一身辨曲直,真良將也。」

可惜這樣一位戰功卓著的老將軍,在後來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時,不幸淪為了背景,毀了一生功績和名節,實在令人嘆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烏果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李逵對宋江忠心到喝毒酒追隨,而宋江對李逵的一個小細節讓人寒心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為何不讓他戴罪立功?馬雲一句話道破背後玄機

TAG:烏果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