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孩子的面,家長不要講這2種禮貌,不然受傷害的就是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總是教育孩子要講禮貌,碰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就算自己不認識的人,和爺爺奶奶一輩的就叫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一輩的就叫叔叔阿姨,而且還告訴孩子要懂得謙虛。這些聽上去確實沒有錯,可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感受,你有體會過嗎?
其實,當著孩子的面,家長過於在乎這2種禮貌,害的是孩子!
第一種禮貌:強迫孩子打招呼
這種現象隨處可見,媽媽帶著孩子碰到了自己的熟人,然後就拉著自己的孩子說:「快叫阿姨」,聽話的孩子,會照做,但碰到不喜歡強迫的孩子,頭一轉理都不理,還有一類怕生的孩子,則會羞羞的躲在媽媽身後。然後媽媽不免會來上一句「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講禮貌」「膽子這麼小,以後怎麼見生人」……這樣的場景只會弄得大人都尷尬,小孩心裡失落。
我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回想過自己小時候經歷這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心情,應該也有不少逆反的人吧!所以說,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強迫孩子打招呼。
因為家長通過這種強迫式的方式叫孩子跟人打招呼,只會適得其反,越是強迫,越是叛逆。其實孩子之所以不願主動問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在幼兒階段養成的警戒,是與生俱來保護自己的能力,透過這樣的能力,逐漸學會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第二種禮貌:隨意將孩子的東西送人
我曾經就犯過這樣的錯誤,朋友帶著女兒來家裡玩,然後小女孩看上了我家女兒的一個小玩具,小女孩臨走的時候捨不得放下,我看女兒大了,平時也沒見她玩,出於禮貌便自做主張送給了小女孩,小女孩高興的走了。可我家女兒不開心了,哭著對我說,那是她轉學的時候,最好的朋友送的……
事後我也很後悔。當孩子說出來後我才知道原來她不玩了,不代表她不愛!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講過這種禮貌。因為我通過這件事就明白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對一些物品產生特殊的情感,就像我們回憶童年的時候經常會想起一些印象特別深刻的玩具一樣。而這些玩具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生的,孩子的東西都是我買的,我憑什麼不能做主?事實上,無論是從力量還是口舌,孩子都很難「戰勝」父母,無法改變一些父母的決定。但是父母們不要忘了,一意孤行的做法換來的是什麼?可能是在朋友面前的面子,也可能是作為成年人的優越感和成就感,但更多的是孩子的信任透支甚至怨恨,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註:圖片來自網路


※女人這件事做太多,以後可能很難懷上孩子了,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新晉媽媽曬兒子照片,醫生朋友卻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地方!寶媽都該注意
TAG:艷子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