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約車的跨界打劫:打敗你 與你無關

網約車的跨界打劫:打敗你 與你無關

作者 |黃山明

出品 | OFweek物聯網

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

2010年5月,當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之時,也許誰都沒有想到,這將對今後國內的乘車市場造成多麼深遠的影響。到如今2018年,今天的網約車市場依然暗流涌動,新一輪的變革已迫在眉睫。

縱觀中國網約車的發展歷程就會發現,網約車市場便如同戰場,硝煙從來都是這裡的主旋律,即使停歇,也不過是短暫的補充彈藥。

從百家爭鳴 到逐鹿中原

從2012年到2014年滴滴、快的、搖搖招車等幾十上百個網約車平台紛紛揭竿而起,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網約車市場沒有一天得以安寧。而在這段時間,所有的網約車別無他法,在沒有更新潮的創新技術以及渠道支持下,只能動用補貼來讓用戶使用自己的服務。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拼的只不過是誰的底蘊更深厚而已。最終在2015年的情人節,唯一活下來的滴滴與快的正式宣布合併,這也宣告著曠日持久的網約車大戰進入了中場休息的時間。

可惜這個休息的時間太短暫了,就在2015年3月份,Uber中國開始發動攻勢,大舉入侵國內網約車市場,雙方開展了第二輪更加激烈的燒錢大戰。由於Uber中國背靠國外資本,而滴滴剛與快的融合,兩家資金充沛,自然開始針尖對麥芒。

據公開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全年,兩家「燒」掉的補貼已經超過200億人民幣。如此的補貼,不僅讓兩家企業打出了真火,也讓其背後的投資者們耐心徹底磨滅。最終在滴滴向優步投資10億美元,Uber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後,滴滴宣布將收購Uber在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合併後在中國運營。

2016年8月1日,美媒報道,中國的網約車大戰終於落幕。這次的網約車大戰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

跨界而來出其不意

好景不長,就在程維以為中國網約車市場已經定鼎的時候,2017年2月美團悄然進入網約車市場,硝煙從新瀰漫在這個市場中擴散。但是這次的對手與以往的都不同。

在見識到滴滴如此強大的戰鬥力,依然還敢進入這個行業與其競爭,一定是有過人之處的,從表面上看,這似乎便是一局過江龍與地頭蛇之間的較量,但是深入了解後才會發現,一切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在說明這次的對決之前,我們先插一個題外話。要知道人們所有的行為都是有連貫性、目的性的,舉個例子,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為了買彩票而去買彩票,他的目的肯定不是彩票本身,也不會有人單純為了走路而去走路,他可能是想要健身或者散心等等。

同理,沒有人是為了打車而去打車,這點很關鍵,打車只是一種出行的方式,是到達目的地的一種快捷的交通形式,沒有人會無聊到單純的只為了一個交通工具而去不斷乘坐的,或者說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已經帶有了其他目的了。

完全陌生的老對手

回到滴滴與美團的競爭中,當初在業內盛傳程維在聽聞美團接入網約車市場後,氣勢如虹的喊出一句:「爾要戰,便戰。」的口號,也許程維的信心來源於從網約車戰場之中「廝殺」而出最終勝利的豪氣,但他沒有明白這個對手也許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與其對抗。

美團進入到網約車市場,也許從一開始便沒有想過要與滴滴為敵,它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制霸這個市場。美團本身作為一個「吃喝玩樂」的平台,即使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也需要發展出自己的交通渠道。

就比如阿里創建了菜鳥,而京東打造了自己的京東物流一樣,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龐大的體量也會迫使他做出這樣的選擇。顯然美團也是如此,並且由於美團本身與線下各大商店均有合作,這樣推出自己的網約車服務有其天然的優勢。

若是美團再聯合商家進行相應的優惠活動,比如說乘車前往這個地點將會進行多少優惠,不僅是乘客可以獲得優惠,司機也能同樣得到商家的福利,這樣不僅能夠使得人們更願意打車,讓司機收入更高,也讓商場人流量更多,加上美團這種四方獲益的天然優勢是滴滴無法比擬的。

甚至更進一步,網約車也可以結合外賣服務共同發展,在送外賣的途中進行快速的順風車服務,路途都不用太長,可以限定在3公里以內,搭載一些只需要短途出行的人群,而這種形式的外賣會更加優惠,但是代價為運送的時間更長,當然也可以選擇直達,就與如今的外賣模式相同。

打敗你 與你無關

顯然,美團進軍網約車市場,是為了給自己的商業鏈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做到真正「衣食住行」都在同一個應用中解決。這樣的對手,滴滴在以前可從未遇到過。

當然,回到網約車這個話題,用戶在選擇出行的時候,選擇使用哪家的網約車時,除了考慮價格之外,還需要考慮等待時長,以及車輛上的服務。

而這兩方面,目前來看顯然是滴滴更具優勢,目前主要的競爭點依然在於優惠力度。所以可以看到滴滴甚至在2017年12月底的時候,才創建了自己的外賣團隊,其目的不言而喻。

要是滴滴早就準備進入外賣行業的話,早在百度外賣出售的時期就應該入手了,而不至於在這個時期才匆忙的建立自己的外賣體系。

但有意思的是,美團在出行行業中具有的這些優勢,其實滴滴同樣在外賣這個行業中一樣存在,這彷彿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網約車與外賣行業看似不相關,其實卻存在著微妙互補的關係。

如今流行一個辭彙,叫做「跨界打劫」,意思是跨過自己的行業,在另一個行業中混的風生水起,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將會是未來最主要的競爭之一,打敗你的往往都不是同行業的人。套用《三體》中的一句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掃碼參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Fweek物聯網 的精彩文章:

越弱既越強:移動運營商的逆襲之路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中國將引領5G

TAG:OFweek物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