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航天民營「新勢力」

中國航天民營「新勢力」

從當前的實踐看,中國商業航天的兩大前景,一是商業火箭尤其是小型商業火箭的研製和發射服務;二是微小衛星的研製、設計、組網和應用推廣。儘管創業者們的熱情來自「獵鷹」火箭崛起的 Space X,但他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造星」與「造火箭」,儘管在成本控制的策略上是一致的,但這兩者的商業邏輯有著根本不同。

北京時間4月19日早晨6點51分,Space X 的「獵鷹-9」火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將探索新地球的TESS衛星送入太空。這次是該型號火箭的第53次發射,再一次成功實踐了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火箭可重複利用路線。

「瘋狂」的馬斯克引發全球商業航天熱潮,在中國,零壹空間、藍箭空間等民營火箭項目,已公布了2018年商業發射首秀計劃,而天儀研究院、九天微星等專註於微小衛星的民營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實現了商業衛星的發射和在軌運營。

而另一邊,國家政策對民營資本進入商業航天領域不斷釋放善意信號;來自國家隊的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已展現商業航天領域的領軍姿態。

也同樣是4月19日這一天,正逢「中國航天日」前夕,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一司司長李國平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國家建設航天強國今後的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

民營企業曾經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不少貢獻,卻難以擔任航天事業的主角。始於2015年前後的商業航天熱潮,終於讓民營企業有機會站在商業舞台的中央。遙看大西洋彼岸的美國,Space X等一批新興民營企業,正在用低成本、適應新興市場需求等近乎不可思議的行為,顛覆傳統航天機構的想像力。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推出的「太空顛覆系列」報告認為,以Space X、Blue Origin、One Web領銜的90家民營企業,正在改寫全球太空產業格局。時下在中國,一批入局商業航天的創業者,他們大多是技術出身的極客,追逐著馬斯克的腳步。

商業航天已經成為極客創業者的商業博弈。從「造衛星」到「造火箭」,一批民營新勢力正試圖改寫中國商業航天版圖。

商業航天「獨角獸」

是時候將太空探索當成一門生意了。

數月之前,Space X剛剛完成「重型獵鷹」的發射壯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在北京的一場演講中稱,全球的商業航天已經風生水起,中國商業航天在未來將迎來超萬億元規模的市場,將誕生出無數「獨角獸」企業。

此前,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進行過航天商業化的嘗試,真正意義上的民營航天企業參與不多,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一批民營航天企業註冊成立。長光衛星、零壹空間、藍箭空間、天儀研究院等小有名氣的中國版「Space X」,均註冊創立於2015年前後。

巧合的是,同樣是2015年10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國,NASA 正式提出「太空2.0」概念。NASA 的觀點是,「太空2.0」時代,太空開發不再是以官方為主導,而是由官方、私營企業、科技界和公眾共同推動。

此後的數年間,國家政策一直向商業航天釋放善意。商業航天被頂層設計視為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推動科技創新和「軍民融合」戰略的重要抓手。國務院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鼓勵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活動,發展商業航天。這算是給商業航天奠定了基調。新興的民營航天企業,被寄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航程增添新的動力。

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為代表的「國家隊」,首先擺出了貫徹國家政策、進入商業航天的姿態。包括今年推出中國史上最密集的火箭發射計劃,還計劃推進衛星互聯網工程「鴻雁星座」與「虹雲工程」。

政策的導向同樣根植於市場的邏輯。綜合業內人士看法,Space X、One Web 等明星企業的先行嘗試,為航天技術的商業應用提供了技術驗證。其主要邏輯是,航天技術、電子產業的進步降低了衛星、火箭的研製成本,而足夠低的航天技術服務又催生了通信、大數據等多領域的市場需求,使得航天技術的服務進入大眾生活。

這種技術和市場的互動,正在快速推進。如果說2015年是企業登記註冊的「從0到1」,那麼2018年更多是關鍵技術突破、實際業務開展的「從0到1」。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藍箭空間、零壹空間等明星企業,不約而同將商業火箭的首秀定在2018年。儘管民營企業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 S」已成功發射進入亞軌道,但這只是一次技術驗證的試射,距離成為真正的民營商業火箭還有距離,中國第一枚民營火箭花落誰家尚不可知。而以天儀研究院、九天微星、零重力實驗室為代表的一批造星新勢力,在已有衛星在軌運營的基礎上,正計劃在2018在謀求更多衛星上天和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投資人的反應非常迅速,4月11日,藍箭空間宣布完成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這不過是一個縮影,近兩三年至少已有20家國內民營航天項目釋放過單筆5000萬以上的融資信息。

這是全新的航天產業格局,民營企業作為新勢力,終於有機會和傳統航天活動的主導力量國家隊,共同站在商業航天的新賽道上。

「太空快遞費」1萬美元/公斤?

探索太空的夢想是美好的,但商業航天首先要解決的是在市場中活下來的現實問題。

傳統國有航天企業以完成國家任務為根本目標,追求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可以不計成本地投入;而民營企業擁有的資金量有限,需要精打細算,要考慮盈利的問題。

這也就是說,民營新勢力需要在性能的可靠性與成本之間尋找微妙的平衡。這實際上也是Space X等海外明星企業崛起的邏輯之一,即大幅度降低火箭發射的報價,在擴大市場需求的同時以留出足夠的利潤空間。

立志做中國最便宜的火箭的零壹空間,也是在探索這樣的平衡,比如建立自主的火箭生產線。2017年5月,零壹空間在重慶兩江新區落戶國內首個商業火箭智能製造基地。2017年底,零壹空間的X系列火箭發動機,已在該基地成功完成整機試車。如果進展順利,X系列火箭將於今年上半年進行發射首秀。

零壹空間CEO舒暢說,建設自己的生產線,一方面是通過控制產品的出廠以控制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是批量化生產有助於降低火箭的研製成本。

這只是零壹空間貫穿低成本思維的策略之一。舒暢的另一得意之作,是通過集成化的研發,將幾個系統集成於一體化綜控機之中,將上百公斤的系統載荷降低至1.8公斤。

「做商業火箭更多是做產品,」舒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已經將成本控制的邏輯貫穿從設計、研製到量產、發射等全部流程。」

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國際市場的「太空快遞費」,報價為每公斤3-5萬美元;中國國內由於人工成本更低等因素,為每公斤2-3萬美元。但在舒暢的設想中,極致的「太空快遞」報價,是在每公斤1萬美元以下。

從當前的實踐看,中國商業航天的兩大前景,一是商業火箭尤其是小型商業火箭的研製和發射服務;二是微小衛星的研製、設計、組網和應用推廣。儘管創業者們的熱情來自「獵鷹」火箭崛起的 Space X,但他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造星」與「造火箭」,儘管在成本控制的策略上是一致的,但這兩者的商業邏輯有著根本不同。

「很多人說做火箭比做衛星門檻更高。其實做火箭只是在入門門檻上比做衛星難,做衛星星座天地協同組網的技術門檻比火箭更高。」天儀研究院CEO楊峰說。註冊於長沙高新區的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了國內第一顆民營商業衛星「瀟湘一號」,目前有四顆民營衛星在軌運營。

在楊峰這名做衛星的「老兵」看來,做衛星的邏輯要複雜得多。火箭發射成功,對民營火箭項目而言是意味著要變現的服務已經完成,而對民營衛星項目卻意味著服務才剛剛開始。民營衛星項目需要經過說衛星、造衛星、發衛星、用衛星、賣衛星等階段,才能獲得實際的利潤。在這五個流程中,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除了技術,還有項目團隊整合資源、進行業務開拓、商業變現的執行力。

楊峰的團隊執行力體現在開拓了全新的科研市場。他們將衛星做成小型的太空實驗室,賣給排隊等待國家衛星上天做太空實驗的科研工作者。

楊峰提到,2018年天儀研究院將有超過10顆衛星上天運營,將在保有科研市場優勢的基礎上,繼續開拓其它新的市場。

商業航天「泡沫」?

傳統航天版圖是國家隊唱主角。如今,攜帶著商業邏輯的民營企業開始與國家隊共舞,此舉能否改變中國的航天版圖?

千域空天諮詢CEO藍天翼分析,民營企業進入商業航天領域,一方面將對國家隊的服務和市場進行補充,能夠謀取增量市場,使得航天服務和航天業態更加豐富;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擁有短平快的決策機制,市場反應靈活,能夠加快航天體制內的決策流程,從而壯大整個商業航天市場。

他舉例說,「鴻雁星座」這樣的低軌星座計劃,體制內一直在論證。之所以在今年這麼快推出,與多家民營企業正在推類似的互聯網星座有關。

科創航天CEO羅澍表示,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快速迭代,有良好的性能和用戶體驗。這種思維反過來能觸動傳統航天機構,令其選擇性價比最優的解決方案。

但是,商業航天還是被很多人潑冷水。相較於電子商務、大數據等熱點賽道,商業航天賽道目前的熱度要低很多。國內商業航天的創始人中沒有馬斯克、貝索斯這樣的億萬富豪,對風險投資有天然的需求。但基於產業特性,商業航天往往天使輪就需要數千萬融資,而且回報周期非常長。

這是一些喜歡賺快錢的投資人難以忍受的。業內甚至有好事者編了一條馬斯克的段子:馬斯克創立Space X時對投資人說,你們要做好15年都不能賺錢的覺悟。確實,在此後的15年投資人都沒有從Space X賺到錢。但遺憾的是,今年已經是Space X做火箭的第16年了。

一名小型運載火箭項目的CEO曾向記者提到,國內某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合伙人跟他說,「不管用什麼方法發射,誰先(把火箭)打上去我投誰。」

「這樣的觀點對商業航天來說是種災難。」他說。

誠然,國內目前不少商業航天項目還處在 PPT演說階段。直觀的感覺來看,真實的發射比PPT的概念演示,更讓投資人安心,也方便項目方面講故事造勢。但從技術上看,攢出一枚能發射的火箭,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但發射本身給項目的長遠發展起到多少價值,對火箭的成本控制測試以及上下游的商業聯繫起到多大作用,卻極有可能得到令人失望的答案。

「航天本身帶有一種神秘感,現在還有許多投資人不太理解這個行業,很難做出判斷,」羅澍說,「現在市場上的好項目數量還不夠多,需要更多有可行性的項目。」

另一方面是,海外的商業航天項目已在談論火星登陸、太空挖礦時,國內的衛星應用還是集中在遙感、導航和通信,尤其是近期颳起一陣「組網」風。

據羅澍觀察,當前商業航天項目有不少亂象。例如有一大批項目揚言要做衛星互聯網,但衛星通信涉及到的頻譜資源,需要國際協調,其難度比「借殼上市」還難。

北極光風險投資合伙人黃河2017年曾撰文質疑,計劃發射星座組網的民營企業,其成本優勢未必優於傳統院所。衛星組網所需要的上百顆足夠量的星座,造價是上億級別,甚至十幾億的資金。民營公司靠融資完成目標,尤其當下國內僅有風投參與的情況下,是不現實的。

市場已有對商業航天「泡沫」的擔憂。商業航天的門檻,如今可能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高。商業元器件取代航天元器件,模塊化的「立方星」成為潮流,使得商業火箭、商業衛星的成本降至極低。據羅澍介紹,如今攢一顆能發上天的衛星,按最小的配置算,成本只需要10萬元;當然如果疊加其它功能,費用還要漲幾萬元,但整體不算太高。這種情況使得不少項目對發衛星甚是熱衷。

但楊峰認為,「泡沫」是正常的市場化過程,是必須經歷的痛點。只有經過「泡沫」的大浪淘沙,才能鍛鍊出真正適應市場的企業。

李國平在4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針對商業航天,國家層面可以簡單用四個字描述,一是「鼓勵」,一是「有序」,將積極制定政策、通過有序管理引導商業航天有序發展。

藍天翼指出,國內的民營航天項目,需要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以及融資的進度,選擇貼近現實的發展路徑。比如,在資金不夠充裕情況下,定位做大火箭的項目,可以先做小火箭。小火箭做成功後,獲取市場和投資人的信任繼續融資,再做大火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開始糾錯,Facebook更新隱私設置工具,並終止與部分數據代理合作
三浪疊加挖掘增量市場:賣家入駐小程序進入第四波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