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火器奇人老趙的發明歷程

明朝火器奇人老趙的發明歷程

作者|藍天蔚

明朝的火器具有理論上的強大與現實中的孱弱。但對明朝火器研製的艱辛歷程中,我們會悲哀地發現,在世界發展潮流中,這種理論上的優勢也日漸被西方趕超。談到明朝火器便不得不提到明代火器專家——趙士禎。從老趙的艱辛發明歷程,我們可以對明朝火器研製與發展一覽無遺。

老趙一生窮困潦倒,仕途坎坷,但醉心於火器研究也讓他能名垂青史。老趙的才華是公認的。不止中國人佩服他,認為他是對中國傳統的科學做了總結工作的科學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總結!總結!總結!)連英國的李約瑟大爺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高度評價了老趙的《神器譜》。對於國家來說,老趙是明朝之幸。但對於老趙來說,時代是老趙之悲。老趙有本事,卻無奈生於明朝。在西方基礎科學大力發展、現代科學已經產生雛形、生產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明朝卻仍醉心於儒家理學,實行海禁。老趙雖身懷絕技,也仍然被打壓,終生潦倒不濟。可悲的老趙只能為可悲的火器巔峰時代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老趙研製火器的宗旨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不是老趙不創新,是當時中國科技的局限性使他很難創新。基礎科學發展的缺失,以及中國古代科技輕研究重總結的特性,使老趙只能在前人與西方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發明。但老趙作為一個火器奇人,他的改進自然與其他人的改進不同。其他人是改進,老趙是——「魔改」。

老趙有病,而且病得不輕,他患有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以「迅雷銃」為病例。迅雷銃是三眼銃與鳥銃的結合魔改版,兼備鳥銃的精度威力和三眼銃的連發火力。最後在老趙的魔改下,迅雷銃實現了「戰酣連發」,一口氣可以連發十八彈。在當時普通火器的射速下,可以說老趙的迅雷銃是他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深度表現。再者,老趙將土耳其火繩槍魔改為「魯密銃」,參照西洋鳥槍和佛郎機發明「摯電銃」,把日本人的大鳥銃改為「鷹揚炮」……老趙在海禁與儒家理學盛行背景下,利用有限的繳獲武器與朝貢武器,將大量裝備魔改得更實用威力更大。

但小編認為老趙最明智也是最具有先見之明的地方不是光顧著魔改武器,而是顧及到了生產製造。在前面文章中,我們提到過明朝火器之所以達不到理論效果是因為小作坊手工生產導致。老趙也知道那些生產工匠的揍性,他也不想讓自己的發明成果被工匠們的手氣毀了。史書記載老趙唯恐京營「製造打放兩不如法」,於是自己掏錢請土耳其人召集工匠製造。可見老趙已經認識到明朝火器諸多問題的原因了。

看完以上沒過癮?以為咱老趙沒創新?下面要介紹老趙一生最偉大的發明,也是他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的表現——火器溜。這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遠射程武器,是中國火箭里程碑式的武器,也是現代火箭發射裝置的雛形。之前中國的火箭如「神火飛鴉」……由於彈著點十分分散,命中目標多半靠信仰,很少有準頭,要以密集火力覆蓋來彌補精確度方面的缺點。反觀「火箭溜」則賦予了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首次讓火箭打擊自如,不再靠信仰。「火箭溜」的射程比弩、弓箭遠得多,且命中後會產生小型爆炸,形狀也比其他火箭小巧。「火箭溜」實乃外出征戰,居家衛國必備武器。但因為明末戰亂無暇顧及新式武器,且清朝死抱著「大將軍炮」不放,一直保持「大炮優越感」與「大密封」,最終導致「火箭溜」被遺忘於歷史。

從老趙的發明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明代科技發展狀況。由於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對人民思想的壓迫,導致人民缺乏創造力。更使中國未能像西方一樣誕生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現代科學。制度上的壓迫與數學、物理……基礎科學理論的缺失使中國發明家只能在前人與西方發明中小打小鬧,無法做出革命性成就。

老趙終究只是一名對中國傳統科學做出總結的科學家,他也只能為明朝的火器巔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畢竟,一個人是無法阻止整個封建時代的衰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將君 的精彩文章:

西方遭俄羅斯報復,俄停止向北約提供安-124運輸機!
俄美兩大巨頭在敘利亞的三場暗戰

TAG:墨將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