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彼得大帝逆襲記:俄國「康熙」是如何煉成的?

彼得大帝逆襲記:俄國「康熙」是如何煉成的?

原標題:彼得大帝逆襲記:俄國「康熙」是如何煉成的?


全文共2610字 | 閱讀需要6分鐘


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他在俄國歷史上的地位,我們回想一下電視上熱播的各種漢武大帝,康熙大帝電視劇,在看下面的內容之前,你心裡大概也有點數了。


彼得大帝全名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是羅曼諾夫王朝第四任沙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開放意識與開拓精神的君主。


雖然做皇帝做得風風火火

但是當上皇帝可沒那麼容易


傳說成年彼得身高2米左右,身材非常魁梧,手大胳膊長,精力旺盛。



咳咳,真實的是這一版。



彼得的父親有兩任妻子,第一位皇后生了眾多的兒女,只有兩個兒子活下來,費奧羅多和伊凡,這兩個兒子都當過沙皇,但是都沒有長久,原因是......身體不好。皇長子費奧羅多是被抬上皇位的,當時人們說,我們這個沙皇活不久了。於是小費果然沒有活很久。費奧羅多了死的時候還沒有孩子,沙皇只能從他的兩個弟弟伊凡和彼得里選。



少年彼得



彼得的伐木累

彼得的皇位並不是沙皇爺爺傳給沙皇爸爸,爸爸死了又順順利利傳給他的,在他成為沙皇之前,經歷了非常坎坷的「成為沙皇」之旅。哥哥小費死後,也沒有輪到他做沙皇,他還有個姐姐和一個白痴哥哥。這之間還有非常複雜的權力鬥爭。


但是,矛盾的來源是


兩位太后


yep,兩位太后


沙皇爸爸的前妻



現任的彼得媽媽


身後各自的勢力


俄國的兩大家族以及圍繞在他們周圍的勢力分別支持不同的人選,這兩大家族分別是前任沙皇兩個皇后所在的大貴族。


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

vs


納雷什金家族


(俄國人的名字這麼難念,不如我們就叫他們米家族和金家族好了)


一個以彼得的姐姐索菲亞公主為首,另一個則是彼得母親的娘家人。現任太后的外戚勢力,也就是彼得的舅舅們選擇了彼得做新沙皇,前任太后的家族就不幹了。


伊凡的舅舅們和


彼得的舅舅們之戰


彼得10歲的時候,米家族散布流言,說彼得的母親殺死了彼得同父異母的哥哥伊凡。射擊軍團的一幫士兵被煽動,進軍克里姆林宮。


惶恐之中,太后帶著伊凡和彼得一起出現在士兵面前,這場騷亂才得以平息。但這位太后的娘家依然遭受重創,許多人被殺死。彼得親眼看著舅舅被士兵們的長矛刺死,這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陰影,以至於彼得在此後的一生里,情緒激動的時候都會面部扭曲,全身抽搐。


最終伊凡和彼得共同執政,伊凡被立為第一沙皇。但彼得這位15歲的哥哥痴呆且體弱,彼得年紀尚小,由他們的姐姐索菲亞公主攝政。


索菲亞攝政


索菲亞攝政期間,彼得住在離克里姆林宮7里遠的村裡。


這段時間,他和貴族小夥子們瘋狂地玩耍。彼得從小就對軍事有著蜜汁熱愛,小時候就參觀軍械庫,從戰鼓到火槍,都是他的最愛。他們組成的少年軍團經常玩打仗遊戲,對於小彼得的這個愛好,他的母親和姐姐索菲亞在這件事情上竟然出奇地一致,都非常支持。母親希望兒子開心就好,索菲亞則希望他玩物喪志,最好喪命。


索菲亞大概不會想到,正在這些少年兵,最後成為了推翻自己的主力軍。彼得甚至從俄羅斯運來十六門大炮,他還親自造船,在附近的湖裡訓練自己的「海軍」,後來的一些歷史學家把這隻船隊稱為「彼得的toy navy」。這些少年兵團的玩伴成了彼得日後政治上、軍事上的可靠夥伴。



彼得雖然住在村裡,但畢竟是沙皇,外國使臣來了,索菲亞還得叫他到莫斯科接見這些人。


一般沙皇需要在一堆繁雜的禮儀之後,威嚴地問使者:我的朋友or我的兄弟XX國王身體可好?


但是彼得對於繁文縟節非常反感,於是儀式沒結束就開始迫不及待地交談。大臣們都以為這個小孩子在這麼大的接待外賓的場面上會和他哥哥一樣慫,然而沒想到,彼得非常自如地與使臣交談,絲毫沒有害怕的意思。而外國使臣們也覺得這個小沙皇非常特別,他們來多少有點探探虛實的意思,見到這個機靈的氣質非凡的孩子,他們明白了,這個沙皇不是軟柿子。



1689年,彼得已經是17歲的翩翩少年,再也不是10歲那個驚恐的小男孩。彼得的母親為他挑選了一個莫斯科貴族的女孩,葉芙多基婭·洛普欣娜,作為彼得的妻子。沙皇已經成婚,攝政者再無理由把持政權。索菲亞一直陰謀奪得王位,時隔7年,她想故技重施,利用射擊軍迫害彼得。彼得提前得到了索菲亞即將政變的消息,連夜逃到聖三一修道院。

索菲亞的陰謀敗露,彼得以沙皇名義召集群臣,在聖三一修道院奪得統治權。索菲亞被監禁在莫斯科新聖女修道院中。


彼得掌權後不久,就兩次遠征土耳其,第一次失敗後,組建起海軍艦隊,最終獲得勝利。


掌握實權


1698年秋天,彼得喬裝成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出使歐洲各國,學習先進技術。巴黎、荷蘭、倫敦都有他的足跡。巴黎科學院選舉他為院士。


彼得親自學習造船、木工、天文、醫學等等知識。他曾經對好友說:「你看,我的老弟,我是沙皇,可我的雙手長滿繭子,而這一切出於向你們示範,並且即便在接近老年時也可看到我是祖國的當之無愧的幫手和僕人」。


正在彼得出使的時候,後院起火,國內的姐姐在修道院不斷送信出去散布流言,近衛軍又叛亂了。



彼得匆忙趕回國內,他的好友緬希科夫已經平息叛亂。彼得處死1000多人,流放數千人,從此以後,確立了統治權威。


射擊軍的屍體被掛在新聖女修道院的窗戶上長達幾個月之久,索菲亞的政治生涯徹底結束了。


此後,彼得在稅收、軍隊、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雷厲風行的西化改革,開啟了俄羅斯海洋化與現代化的新時代。


彼得說:「任何一個君主,在他只有陸軍時,他只有一隻手,而在他也有海軍時,他就有了兩隻手」。



1700年,彼得在經歷了長期的準備之後,對瑞典宣戰,大北方戰爭爆發。


瑞典的查理十二也很優秀,這場戰爭整整打了21年,彼得帶領俄國陸軍和海軍艦隊,取得了波爾塔瓦戰役、甘古特海戰等重要戰役的勝利。



波爾塔瓦戰役打垮了瑞典,也讓歐洲各國對俄國刮目相看。甘古特之戰奠定了俄國海上統治地位的基礎。為俄國奪得大片土地和波羅的海出海口。



彼得統治下的俄羅斯逐步躋身歐洲強國之列,在18世紀20年代成為傲視東西方的歐亞大帝國。

彼得在涅瓦河口岸興建新都聖彼得堡,1921年與瑞典簽訂停戰協定後,聖彼得堡放假,舉行了盛大慶典。沙皇彼得被樞密院授予皇帝尊號,成為Peter the Great。



時而院士,時而英雄,


時而航海家,時而木匠,


他有無所不包的精神,


在永恆的皇座上他是個會幹活的人。


——普希金



彼得大帝與夏宮


為紀念俄羅斯在北方戰爭中打敗瑞典、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的重大勝利,彼得大帝於1714年~1724年在聖彼得堡郊外建成彼得夏宮。

後經歷代沙皇增修,形成了由大宮殿、上花園、下花園、蒙普萊西爾宮和亞歷山德拉花園等組成的大型宮殿園林建築群。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文博小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月三丨洗澡極簡史
灼見 | 中央帝國下的山川形便:為什麼中國各省交界的形狀是「犬牙交錯」的?(上)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