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熱議:孩子踮腳走路是腦癱信號嗎?

家長熱議:孩子踮腳走路是腦癱信號嗎?

經常會有人提起這個問題——為什麼寶寶會踮腳走路呢?TA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

在網路上隨手一搜,「踮腳走路易導致長短腳」、「踮腳走路或許是腦癱的信號」……這樣的消息就會鋪天蓋地而來,也難怪家長會為此深感焦慮了。

實不相瞞,小編自家的小毛頭和許多親戚家的孩子也都曾有過此類現象,走路時總踮著腳,的確很難讓人放心。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孩子究竟為什麼踮腳走路、家長和醫生可以為他們做哪些事。


孩子為什麼踮腳走路

許多小孩子在1~2歲時都會經歷「踮腳走路」階段,值得慶幸的是,踮腳走路這一問題往往是暫時性的,當孩子發現這樣的站立和走路方式不舒服時,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將腳跟放下來。

而踮腳走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大部分孩子踮腳走路只是因為好奇,剛學會走路的他們喜歡嘗試各種姿勢,其他踮腳走路的人,例如舞台上的芭蕾舞者、穿高跟鞋的女士等,也都會成為他們模仿的目標。如果孩子在好奇心的驅動下踮起腳尖,那麼無需任何干預,他們也會恢復正常。


跟腱存在於足跟與小腿之間,長約15cm,是人體最粗大的肌腱,人的行走、跑、跳都要依仗著這條強有力的肌腱。有的孩子踮腳走路,就是因為跟腱過緊,可能需要諮詢兒科醫師,並請專業人士進行拉伸。


踮腳走路也可能是某些發育性問題的徵兆,但此類情況較為罕見,需結合其他發育遲緩的信號進行判斷。

我們曾推出過一篇名為「70%發育遲緩都未及時發現!錯過最佳干預期父母后悔莫及」的文章,其中詳細介紹了寶寶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以及體格的發育進程,可供寶爸寶媽們參考。


家長能為孩子做什麼

在不確定孩子踮腳走路的原因之前,家長首先要做的兩件事就是觀察與記錄,觀察寶寶走路、仰卧時的姿態,記錄踮腳走路的頻率及其變化。


孩子並非一直踮腳走路,有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步態完全正常;

當孩子睡覺或躺下來休息時,TA的腳並沒有綳得緊緊的、腳尖也沒有指向前方;

當你嘗試用手上下屈伸孩子的小腳時,並不需要花太大力氣。


孩子幾乎一整天都踮著腳走路,就像芭蕾舞舞者一樣;

孩子睡覺或躺下來休息時,腳尖仍然保持著向前繃緊的狀態;

你必須用力才能屈伸孩子的跟腱和小腿肌肉,在此過程中,孩子也會用TA的方式表達不適感。


醫生能為孩子做什麼

兒科醫生會先觀察孩子走路的姿態,並嘗試彎一彎孩子的腳、看看孩子能否放下腳跟平著站立、看看跟腱是否正常。

此外,醫生還將評估孩子的整體發育水平、肌肉狀態和協調性,有必要的話,會提議做進一步的檢測。

如果孩子跟腱和小腿肌肉過緊,醫生或許會建議孩子轉去理療科、請理療師演示拉伸跟腱的方法,並讓家長在家裡給孩子做拉伸。

基本拉伸手法是要將孩子的腳向小腿正面彎曲,每天約重複10次左右。

為了緩解孩子在「被拉伸」時的緊張情緒,家長也可以一邊拉伸他們的跟腱、一邊唱歌,或把這個步驟加入換尿布的流程,不要有意向孩子傳遞「你正在接受治療」這樣的信息。

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長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做這樣的「鍛煉」:和孩子一起面朝牆壁站立,上身前傾靠在牆壁上;將腳板盡量緊貼地面,並把膝蓋向牆的那一邊彎曲。

這樣的鍛煉方式對孩子的康復也有所助益。


除了踮腳走路還有哪些不良步態

孩子正式邁出第一步後,大約還需要3~6個月的時間去練習控制自己的腳步,在此階段,跌跌撞撞在所難免。但如果2歲以後仍然時常發生此類情況(除非有意為之),就需要諮詢兒科醫生了,醫生會檢查孩子有無神經方面的疾病或骨架結構的問題。


嬰幼兒足部脂肪豐滿,多呈扁平狀,他們需要在走路的過程中磨練腳底肌肉、練出弧形。如果孩子在2歲以後,腳底板仍是平平的,並表現出腳部運動後易發軟、疲勞、不喜歡走路等癥狀,就很有可能患有扁平足(平足症)了,應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韌帶力量不夠、足底肌肉發育不良,都可能是扁平足的病因。醫生會建議家長鼓勵扁平足患兒適當活動,例如:多練習蹬三輪或騎兩輪小軲轆童車、在柔軟的沙灘或泥土地練習赤足步行等。此外,家長還要控制寶寶的體重,避免過度肥胖,盡量為寶寶準備前足部較寬、鞋底富有彈性的鞋子。


膝內翻即小腿往外彎出,這是一種常見性的骨骼問題,在2~3歲以下孩子中普遍存在,或與快速生長、過早負重走路以及骨骼疾病相關。多數時候,膝內翻的情況會在孩子長大後自動改善,家長不需要強迫孩子很快地站立和行走,應順其自然,以免對脆弱的骨骺產生過多壓力。

但如果情況在孩子2歲後仍不見好轉,或隻影響其中一條腿,則可能是更嚴重問題如軟骨病(因缺乏維生素D所致的骨骼發育問題)和布朗特病(影響脛骨的情況)的徵兆,家長應帶孩子就醫檢查。

膝外翻,即當雙腿伸直時、膝蓋向內侵併相互碰撞。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孩子正經歷自然調整過程,因此更易出現這種情況。

與膝內翻一樣,孩子的雙腿一般會自然調直,通常無需接受任何治療。只有當情況嚴重、影響其中一條腿、造成疼痛或行動不便、可能變成關節炎時,醫生才會建議孩子接受治療。

溫馨提示:

手術是糾正畸形的有效辦法,支架、矯正鞋等往往都不會起效,還很有可能阻礙孩子的生理髮育,並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更多育兒文章,可點擊閱覽:

一顆智齒髮炎竟引發流產,為何牙病危害這麼大?

男童連吃幾十粒維生素E軟糖被洗胃!補充維生素千萬別亂來

孩子感冒胃口差,吃甜食能開胃?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Jane育兒妙方 的精彩文章:

《媽媽是超人3》開播,此次嘉賓陣容中呼聲最高的,竟是這位媽媽
穎兒產後首次亮相瘦成一道閃電,從120斤瘦到95斤,她說秘訣只有五個字!

TAG:媽咪Jane育兒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