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國人一定要知道!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國人一定要知道!

中國書法、崑曲、古琴、篆刻……有哪些中國文化「代表作」,你可曾了解?

截至目前,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崑曲、京劇、中醫針灸、皮影戲、剪紙等29項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活字印刷術、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等7項列入急需保護非遺名錄;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列入非遺優秀實踐名冊。

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遊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端午節是蘊涵獨特民族精神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對中國民俗生活有重大影響。


中國篆刻是以石材為主要材料,以刻刀為工具,以漢字為表象的並由中國古代的印章製作技藝發展而來的一門獨特的鐫刻藝術,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既強調中國書法的筆法、結構,也突出鐫刻中自由、酣暢的藝術表達,於方寸間施展技藝、抒發情感,深受中國文人及普通民眾的喜愛。

書法伴隨著漢字的產生與演變而發展,歷經3000多年,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書法是以筆、墨、紙等為主要工具材料,通過漢字書寫,在完成信息交流實用功能的同時,以特有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從而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的一種藝術實踐。


京劇以程式化、象徵性的虛擬表演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綜合運用,表達了傳統中國社會的戲劇美學理想,保留了被廣泛認可的本國文化遺產要素。京劇是融唱、念、做、打於一體的戲劇表演藝術,它廣泛植根於中國傳統敘事結構,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

宣紙製作技藝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宣紙是傳統手工紙的傑出代表,具有質地綿韌、不蛀不腐等特點。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書法、繪畫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載體,至今仍不能為機製紙所替代。宣紙傳統製作技藝經口傳心授世代相傳,不斷改進,與多種文化元素結合,對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對促進民族認同和維護文化多樣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還有很多,諸如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媽祖信俗等一系列的名目。

由於篇幅所限只能介紹到這裡,更多「非遺」介紹歡迎網友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惟雍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古往今來最知名的四大才子,文學成就冠絕一個朝代
閑時再讀漱玉詞,人生無處不相思,李清照經典名句精選

TAG:惟雍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