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晉首富石崇一統黑白兩道 卻因一女人被滅門

西晉首富石崇一統黑白兩道 卻因一女人被滅門

從小沒教養

雖然在史料上沒有對石崇小時候過多的記載,但是通過他父親和他兄弟的事迹可以推測,作為家中最小的兒子,石崇肯定是被寵壞了,而且沒從他的父親和長輩那裡學到什麼好東西,他的父親西晉重臣石苞就是個好色之徒,因為那點破事沒少讓司馬懿指責收拾。他的哥哥石統仗著自己的家世,言行不慎得罪了扶風王司馬駿,作為皇族讓臣子得罪面子怎麼能掛的住,就要讓人收拾石統,當時的皇帝因為念在石家有功的份上沒有嚴懲石統,石崇作為臣子的居然都不上朝謝恩,結果又被司馬駿抓住把柄險些害死石統,石崇這才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給皇上上書,寫了一大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理由,還好皇帝司馬炎是個寬厚的人,才沒有繼續計較下去。


扭曲的人生觀

估計是在父親分遺產沒分到自己的時候,石崇的心理徹底的被扭曲了,從那以後對石崇來說錢就是一切,他要想方設法不顧一切的弄到錢,只有有錢才是成功的標準。

當一次石崇曾與王敦一起進太學,看到顏回、原憲的像。石崇回頭感嘆道:「若與他們同升孔子之堂,和他們不一定有大差別。」王敦說:「其他人我不敢說,子貢和你很接近。」石崇很嚴肅地說:「一個士人應當既享厚福,又有高名,為什麼要做那瓦罐當窗子的窮人呢?」所以對於石崇來說,士人光有名聲是不夠的,同時必須要有錢!

所以在這種人生觀的指導下,石崇決定首先巴結權貴,搞定白道:他盡全力巴結奉承當時的權臣賈謐,賈謐和石崇的關係很密切,在當時號稱「二十四友」。石崇不僅巴結賈謐本人,就是賈謐的外祖母廣城君每次出來,石崇遇到時總先下車站在路左,望塵而拜。

憑著皇帝的信任和權臣的護佑,石崇開始為所欲為。

如果一個人想要致富,最快的方式是什麼?當然是把別人的錢都搶過來!石崇憑藉著自己的權勢,開始在荊州搶劫遠行商客,或者是黑吃黑,很快就成為當時的巨富。


腦殘炫富 遭人嫉恨

一個從小人生觀扭曲,不用正道賺「容易錢」的暴發戶,只有炫富才能完美的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於是他和另一個腦殘王愷開始了歷史上一次有名的鬥富炫富:王愷用糖漿洗鍋,石崇用白蠟燒飯。王愷用紫絲布做步障四十里,石崇用錦繡做步障五十里以壓倒他。石崇用椒泥塗屋牆,王愷就用赤石蠟塗屋牆。武帝看不過眼每每暗中幫助王愷,曾經賜給王愷一棵珊瑚樹,高約二尺,枝葉茂盛,世上少有與之相比的。王愷拿出來給石崇看,石崇用鐵如意一棒把它打得粉碎。王愷以為是石崇嫉妒自己的寶物,惋惜之餘,聲色俱厲地正要斥責石崇。石崇回答說:「不值得這樣憤恨,現在還你。」就命左右將自己的珊瑚樹都拿出來,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株,干條非同一般,在日光照耀下光彩四射,像王愷那樣的更多得很,讓王愷感到大為沮喪。

這種炫富行為讓石崇自己是高興了,但是其他人包括晉武帝司馬炎都對他頗有微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石崇的瘋狂舉動為自己後來的滅門埋下了伏筆。


吹樓將墜 終遭滅門

在趙王司馬倫上台開始專政後,石崇的大靠山賈謐就被處死了,失去靠山的石崇也馬上被免去官職。也許是因為過去驕橫慣了,石崇的外甥歐陽建與司馬倫發生了矛盾,石崇本人也與司馬倫的心腹孫秀直接發生衝突:石崇手下有個妓女名叫綠珠,美好艷麗,善吹笛子。司馬倫的心腹孫秀使人去要。石崇當時在金谷別館,孫秀的使者將要人的事告訴石崇,石崇將自己的數十個婢妾都引出來讓使者看,婢妾們都是滿身蘭麝的芳香,披戴綾羅細紗。石崇對使者們說:「你從中挑選一個吧!」使者說:「君侯這些婢妾美麗倒是美麗,然而我本是受命來要綠珠,不知哪個是?」石崇勃然發怒說:「綠珠是我的愛妾,你們是得不到的。」使者說:「君侯博古通今,明察遠近,希望三思。」石崇說:「不需要三思了。」使者出去後又轉回來,石崇終不答應。孫秀髮怒,勸司馬倫殺石崇和歐陽建。石崇、歐陽建也暗地得知他們的計謀,就與黃門侍郎潘岳暗地勸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礒收拾司馬倫與孫秀。孫秀覺察了這些事,就假借皇帝詔命逮捕了石崇與潘岳、歐陽建等人。石崇正在樓上宴飲,甲士到了門前。石崇對綠珠說:「今天我為了你而惹禍。」綠珠哭泣著說:「我當在你面前死去來報答你。」便自投於樓下而死。

美人綠珠

臨死前,石崇還幻想自己和以前一樣沒人敢動他,自己最多就是被流放而已,然而司馬倫是真動了殺心。

石崇被裝在囚車上拉到東市,還不知悔過嘆息道:「這些奴才就是想圖我的家產啊!」押送他的人呵斥他說:「知道是財產害了你,你為什麼不早點把它散發掉!」石崇自知理虧默然不語。

最終石崇連同母親、哥哥、妻子、兒女共計十五人不論老少全部被處死,西晉一代風雲人物就此謝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該隱的歷史書 的精彩文章:

波斯一代雄主 一生僅嘗一敗
紋身也有歷史

TAG:該隱的歷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