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烏檐青瓦若隱現,禮門儀路見華章

烏檐青瓦若隱現,禮門儀路見華章

乘坐659路公交車到南大西路站下車,便走進了姜山鎮儀門村的腹地。穿梭在窄弄小巷,行走在蜿蜒的河道邊,層層漣漪泛起的江南水韻令人沉醉。

位於姜山鎮中心區的儀門村,裊裊炊煙中傳遞著生生不息的氣韻,一磚一瓦里浸潤著恬淡祥和的情愫。宛如一抹永不消退的西窗晚霞,粼粼波紋的水裡,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究竟有多久遠?大約要從那時候說起……

有村名儀門

鄞州姜山

一個村莊的名字從來就不是幾個乾巴巴的漢字,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河流中,那些鮮活的人與事,那些傳說的詩意,是歷史河流中濺起的浪花。

在姜山,有那麼許多村莊,它們的名字在你腦海里:走馬塘、陸家堰、陳介橋……村莊的名字和它們各自的姓氏血脈相連,鮮明的地域環境,讓你很容易就記住了它們的名字。儀門村也不例外。

儀門村曾名西店村,全村陳姓居多。全村分為三個點,儀門點、西點、高庄岸點,儀門點陳氏先祖在清初從姜山東新村遷入定居,建有大宅院一座,其中大門高大壯觀,被人稱作儀門,村以儀門取名。

舊時官衙、府第大門之內的第二道門就被稱作儀門,陳氏先祖當時的「財力」,由此可見一斑。

1983年,鄉鎮體制恢復,成立了儀門村,隸屬姜山鎮。村委會駐儀門,轄儀門、後庄兩個自然村。

儀門村地域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350畝,全村共有20個村民小組,共500戶,全村總人口1210人,外來流動人口3285人。

繁榮又安居

鄞州姜山

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儀門村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村辦企業增多,規模不斷擴大,產值越來越高,成為遠近聞名的工業強村。

那個時期,麻袋廠、抽絲廠、五金廠……各種企業相繼發展起來,村子逐漸形成了一個「工業園區」,在當時的姜山鎮,這還是第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村級「工業區」。

在村裡五金廠做過6年廠長的錢廠長回憶說,1983年-1984年是村裡企業發展最輝煌的時候,那時村裡有1300多人,基本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廠里上班,廠里的產值最大時達到2000多萬元。此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社辦企業陸續專制,如今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

雖然企業少了,但儀門村利用有利的交通優勢,開展廠房、店鋪出租,集體經濟發展迅速。村集體經濟主要以村標準廠房出租為主,目前村裡有個私企業10餘家,村民主要以手工業為主。2016年底村級集體可用資金有500萬元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000元。

在新農村改造工作中,儀門村緊隨時代步伐。2008年,儀門村新村安居房星光家園開始規劃建造,2010年,一期總建築面積27104平方,215套安居房竣工交付,部分村民先住進了新房。按照計劃,村裡還將完成三期安置房工程,以達到村民家家有新房的目標。

除了建設安居房,儀門村新的文化禮堂也在今年落成。就在日前,村委會也順利搬遷至新的文化禮堂,大家可別跑空了。

念舊也溫馨

鄞州姜山

在搜索引擎中查詢儀門村,簡略的寥寥數語感覺不到一座村莊在歷史變遷中的血肉,幾百年過去,村莊的表情讓你尋求不到村莊消失的那些記憶。

這裡曾是多少人的老家,多少人童年和少年的記憶,和村莊詩意的名字一起棲息。

一條小河繞著村莊曲折流著,連著村莊兩岸的,是一座又一座小橋。在洗衣機還沒有進入千家萬戶的時候,沿河人家邊上堆砌了乾淨整潔的洗衣台,整整齊齊的,早晨彷彿是從洗衣台上的浣洗聲中開始的。

洗衣的人們一個接一個的,說著和這個村莊有關的人和事—誰家的兒子娶了漂亮媳婦,誰家的屋子推倒翻新了,誰家的母狗又懷了小狗……熱鬧又質樸的方言和笑聲在河面上跳躍著。

記得兒時冬日,天氣晴好的日子裡,沿河的欄杆上曬滿了顏色各異的被子,其中交錯曬著一些村民採摘洗凈的菜葉,空氣里都是太陽的味道,老人們靠在房舍的牆上曬太陽,默默地不多話,偶有一隻黃狗卧在腳邊,暖意的畫面定格為永遠的記憶。

現如今,儀門村的新農村改造工作也在持續推進,村裡的衛生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村裡每年都投入資金用於道路保潔,這幾年配合全鎮「五水共治」等環境治理行動,儀門村還加大了對河道的治理力度。

古舊的老房子,整齊的新房子,勤勞的村民,忙碌的流動人口……這一切無一不充斥著這個小村莊的安謐與平淡。

樹木返青,村莊慢慢褪去老衣,換作彩衫,村莊養育了那麼多樸素的家族、那麼多善良的民眾,蒼穹不允許她們去衰敗和消亡,時間的車輪推動著記憶中的村莊穩健走向恆遠。

編輯丨鄞州姜山

設計丨鳳凰網寧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鄞州姜山 的精彩文章:

她本是走馬塘村一個普通村民,卻靠拍「遊客照」火了

TAG:鄞州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