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年中國小龍蝦產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8年中國小龍蝦產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

每年從4月底到5月初便開始進入「龍蝦季」,小龍蝦早已被稱為「夜宵界的網紅」。然而,龍蝦價格飛漲,引發採購商瘋狂搶購。小龍蝦上下游正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小龍蝦大漲。2018年小龍蝦產業市場規模會繼續擴張嗎?小龍蝦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小龍蝦產業市場規模

小龍蝦國內消費以餐飲和加工為主,且呈快速增長態勢。小龍蝦餐飲受到國內消費者,特別是青年一代消費者的青睞,消費群體擴大、時間延長、品種增加,餐飲消費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態勢。小龍蝦加工消費保持穩定。據中國小龍蝦供需平衡表分析,2016年小龍蝦生產量89.91萬噸、消費量87.93萬噸,較2014年分別增長30.36%、32.47%。預計2018年小龍蝦產量有望突破100萬噸,消費量也將超百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小龍蝦國內市場需求仍有一定缺口,國際市場也有旺盛的需求。小龍蝦精深加工產品甲殼素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化工、醫藥、農業、環保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據2017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小龍蝦經濟開發價值有望超過千億元。

小龍蝦產業痛點

小龍蝦產業的火爆春天已經到來,然而,愈是火爆,愈是令很多餐飲老闆苦不堪言,這背後是小龍蝦產業的三大痛點。

1、季節壁壘——每年總有幾個月的停擺期

對於小龍蝦的上市,比消費者更急迫的是餐飲老闆們,經歷了幾個月的停擺期,他們早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這也意味著,很多小龍蝦店老闆們在開啟小龍蝦項目時也不得不考慮,在11月小龍蝦過季後,他們要如何熬過這個歷時4-5個月的寒冬!

2、物流體系不完善——死蝦成本自己承擔

餐廳進的是「貴」蝦,蝦農卻沒賺到什麼錢,這是2017年小龍蝦產業的真實現狀。從蝦農到餐廳,小龍蝦的「上桌」之路往往要歷經數個環節,這不僅導致中間差價的產生、物流成本的提升,同時,不專業的物流運輸所導致的死蝦成本也在層層疊加。

3、信息不對稱——進蝦靠搶

今年,小龍蝦入市伊始就傳來搶蝦掐架的事件。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蝦量較少的上市之初。對於大多數小龍蝦餐廳,特別是一些單店經營的餐廳老闆來說,由於小龍蝦產業上下游信息的不通暢,他們要隨時準備加入一場搶蝦大戰。

蝦農無法直接對接餐廳,市場里的經銷商又對蝦的產量與天氣對蝦的影響無法正確判斷,導致反饋給餐廳的信息有誤,最終讓蝦農與餐廳的利益雙雙受損。

小龍蝦產業發展趨勢

1、大鱷入局——引導健康、健全供應鏈搭建

因其季節性與其「夜宵」屬性的限制,在大多數餐飲板塊陷入供應鏈之爭的時候,小龍蝦市場的供應鏈打造卻還沒有起步,且小龍蝦市場也鮮有幾個響亮的品牌。不過,接下來,小龍蝦市場將要邁進品牌化的階段。

隨著天貓生鮮、信良記、周黑鴨等大玩家的入局,他們不僅將推動小龍蝦產業的品牌化進程,還將為小龍蝦的供應鏈搭建提供「範本」,讓小龍蝦市場從打造、優化供應鏈開始進入良性發展時期。

2、政策出手——引領地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

4月2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小龍蝦產業分會在北京成立,接下來,協會或將對小龍蝦產業做出五大舉措:「推動政府對行業政策扶持;推動行業規範化良性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標準化管控;推動行業學術、技術創新;推動國內外經貿發展規模。」以小龍蝦產業的標準化為例,未來,小龍蝦的個頭大小不再靠「商家的嘴」,而是或將有統一的標準將小龍蝦分為小、中、大、特大等類別。

另外,政府方面對小龍蝦產業的支持也在進一步加大。江西省財政廳和農業廳就將小龍蝦生產基地建設納入了現代漁業建設項目,將農田改造建設資金由每畝1500元提高至3000元,以推動小龍蝦產業的持續發展。

這些,無疑對小龍蝦產業釋放出三大信號: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

3、消費升級——B端迎來精細、精緻化蛻變

未來,作為C端的消費人群將越來越大,對B 端餐廳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以往,一張露天桌子、一框啤酒、一盆小龍蝦就能吃嗨的消費者將越來越追求場景、氛圍、流程等綜合性體驗。所以,接下來,小龍蝦餐廳將迎來一波「店面升級」潮,包括空間設計、餐品擺盤、綜合服務等內容都將得到持續升級。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小龍蝦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情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2018年1-2月中國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數據分析:進口量同比增9.8%

TAG:中商情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