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培醫生在轉發了「學醫的我們正狂奔在作死的路上」次日猝死……
據醫學界微信號消息,4月23日下午,一位90後,海南某公立醫院呼吸內科的規培醫生,下班後去健身房跑步時,突然倒地猝死,年僅僅20多歲。
似乎有所預見和第六感應,那最後的朋友圈裡轉發的那篇《學醫的我們,正狂奔在學醫的路上》,一語成讖的讓人們看到了他內心的呼號,和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篇醫學界22日推發的文章這樣悲哀又無奈的寫道: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也開始注重各種養生之道。對此,很多人都這樣認為我們醫務人員,哼,你們學醫的,懂得多,最會養生了。但是,實際上如何呢?你們以為醫務人員都很會養生嗎?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吃飯要細嚼慢咽,才有助消化」。實際上,在醫院上班時,為了每下一台手術,為了趕著收病人,經常5分鐘內就把飯解決了。吃那麼快乾什麼?哈哈,在醫院養成習慣了!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晚上不能熬夜。」實際上在醫院上班,晚上通宵值夜班、做手術、收病人、寫病歷、搶救、堅持到天快亮了。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吃完飯不能劇烈運動」。實際上,有時在家吃飯時,電話通如搶救病人,我們立馬飛奪而去。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三餐飲食要規律」。實際上,在醫院上班,做手術經常做到誤餐。「老師,手術還要多久,肚餓了」「估計下午2點我們才能吃午飯」。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不能久坐,多活動」。實際上,在醫院上班,有時一坐門診看病人就坐了一個早上。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每天要多喝水」。實際上,在醫生上班,每天都像打戰一樣忙個不停。「忙了一個早上,一滴水都沒進。」「哎,我一滴尿都沒撒!」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不能吃垃圾食品」。買際上,在醫院上班,通宵值班手術餓到不行時,有泡麵吃就是天大的幸福了。
醫生常跟我們這樣說:「中午小睡,對下午工作學習效率有幫助」。實際上,在醫院上班,做手術,收病人,搶救,會診,根本來不及午休。「下個病人要送來了」「好睏,真想自己躺上手術床睡一會」。
這就是我們醫務人員經常說到而沒有做到的養生之道。
這位90後年輕的規培醫生的離去,是今年這個春暖花開風光旖旎的4月份以來,媒體公開報道離開我們的第三位醫生。
4月12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年輕的骨科醫生劉心病逝。
4月13日,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余曉臨醫生,一天完成40台白內障手術後,突發急性心梗,倒在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年僅57歲!
相比於醫院在職的醫生而言,醫院的規培醫生境況更令人堪憂。突發猝死,甚至身心不堪重負選擇用自殺的方式來尋求解脫的都不鮮見。
就在上個月末,3月30日,國際醫師節那天,在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規培的江蘇大學醫學院鹽城籍碩士研究生名顧健,因連續加班近15小時後,於下班前暈倒,搶救無效死亡。
對於規培生來說,醫院是一個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地方,說句不客氣對話,上級醫生會拿病人的生命安全來道德綁架他們。常常不能保證規培生應得的利益反而肆無忌憚地壓榨,而作為規培醫生卻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否則就是對病人不負責任,罪大惡極,不配做醫生。
有些過勞死去或不堪忍受自殺的規培醫生,死後連個所謂的名號都沒有,雖然對自己的家庭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對醫院來說只不過是空出來了一個規培的職位,依然會有大把的規培生前赴後繼的到來,完成強制性的所謂規範化同質化培訓。在規培制度的約束下,戴著規培桎梏的規培醫師,想做到在工作的時候對病人負責,不工作的時候對自己和家庭負責,這麼一個正常而又簡單的願望,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北島有首詩,仿就佛寫畫出了規培生的鏡像: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這位以強效鎮痛葯「杜冷丁」來作自己微信名的20來歲的規培醫生,在4月22日朋友圈轉發了《學醫的我們,正狂奔在作死的路上》後次日猝死,是對中國醫生規培制度最大的諷刺和痛苦的吶喊!
或許,我們真的到了需要改善一些什麼不可的時候了,為所有的規培生,也為天下的醫生!
來源:江淮醫學
作者:葉正松


※對「90後躁鬱症女孩治癒之路」的補正
※敲響警鐘!短短82分鐘4名新生兒死亡,原因查明了……
TAG:24小時醫學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