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俊藝:「什麼」就是繪畫

何俊藝:「什麼」就是繪畫

藝術家何俊藝

何俊藝的繪畫語言,多來自於他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和經驗。正因如此,他不但拒絕許時下多約定成俗的表現套路,亦十分強調個人縝密的理性創作邏輯。「《什麼》系列是關於時間的一種書寫。我用一種「再繪畫」的工作方式,將以往繪畫中一些感性的局部重新放大,用理性的寫實描繪他們。繪畫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不是畫面本身,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臨摹過去,對我而言它是一個新的出發點。」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2-1》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2-2》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2-3》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2-4》

在《什麼》系列作品中,何俊藝使用更為純粹直觀的呈現時間過後的印記——用一種「再繪畫」的創作方式,將以往繪畫作品中,選擇一些感性的局部重新放大,並用理性的寫實解構出來。通過提取過去式,脫胎出未來式;每一刻都帶著過去,卻又是新的。何俊藝一直在看似漫不經心的畫面中,通過有意識的構建,循序漸進著自己和作品的未來,更與自己生活中真實的感悟高度契合。而看似不甚複雜的「臨摹」方法,卻在不經意間抓住了時間在「不可逆」又「不停歇」之間的恆定屬性,將自己的繪畫,演繹出始終處於動勢的面貌。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3-1》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3-2》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3-3》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3-4》

在《什麼》系列中充滿了許多肆意的塗抹,何俊藝說,這來自於他對兒時沒有目的「繪畫」形式的懷念,他始終認為,這種沒有意識的行為,可能是繪畫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人們可能並不知道,一個兒童所畫的是什麼,但這種來自本能的塗鴉反應,可能就是繪畫的根。首先,畫面直觀的敘事性「喪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其堅定的肆意揮灑風格,以及盤結始終和有著某種難以名狀的構圖、用色韻律。而這些畫面,有的勾勒出了一些抽象景觀,有的是顏料的二維形態,一些黑白作品,可能還沾染了書法與水墨山水的神形,而這些都是來自創作時的自然流露。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4-1》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4-2》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4-3》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4-4》

「所有的明示與隱喻,都匍匐在其直白的筆觸之上。用藝術家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將平日創作中,偶發的美好進行局部放大,變成一幅幅獨立的作品。而在如此遵循個人感受的創作習慣中,僅存的可以供人憑經驗慣性考證的「技法」考量,便是那些油畫所能刻畫出的肌理感。何俊藝作品中的「肌理」,則是那些被誇張「提亮」後對比度強烈的直觀色彩,和「肆意塗抹」的筆觸本身。這些看似漫不經心的「顏料」的疊加,卻堆砌出了對通常油畫作品中,那些由畫者可以營造的肌理的炫技手法的戲謔。浪漫中,帶著嬉笑和對藝術創作之於自身經歷的自白。」

——王宗亮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5-1》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5-2》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5-3》

布面油畫作品《什麼系列2015-4》

而在《時間的厚度》系列作品中,何俊藝在相似思路的指導下,將之前的繪畫重新裁剪成許多尺寸相同的碎片,再把它們累加粘連起來,最終,最上層的畫面仍然只有原作品的局部。媒材的「用量」和可能傳達出的創作用時痕迹,通過擬物的手法,使繪畫對創作者來說更像是一種日常行為,也使繪畫作品同時具有現成物的形式。觀者可從有限的作品體量上,發揮基於自身經歷的想像。在何俊藝看來。抽象和具象,其結果可能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有時就是這樣一種觀看過程、乃至創作過程方式的差異。

布面丙烯作品《時間的厚度NO.1》

布面丙烯作品《時間的厚度NO.2》

布面丙烯作品《時間的厚度NO.3》

布面丙烯作品《時間的厚度NO.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概藝 的精彩文章:

對景寫生:寄託一個關於山川和人生的夢
不苟言笑,也不跟著世界走

TAG:概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