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鮮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海鮮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消費國,超過歐洲和北美的六倍,每年的海鮮消費量都高達四千萬噸。近些年隨著居民收入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吃膩了豬羊雞鴨的城市鄉民們紛紛換個口味,把目標轉向了海鮮產品,於是海鮮市場生意爆火,各色海鮮店門庭若市,這一波吃貨風潮,吹火了大閘蟹,又吃紅了小龍蝦,也讓不少投資者把目光轉向了海鮮行業。

那麼,海鮮生意的利潤大概有多少呢?如果做海鮮生意,又做什麼比較好呢?

市場上的海鮮產品價格普遍高於其他肉類,就連網紅小龍蝦的價格也是肉類的2-3倍,高檔的九節蝦、大蝦,基圍蝦的價格都是好幾元一隻,其他的海參、海藻之類的產品價格更貴,諸如此類的海鮮產品是否在高價之下隱藏著高額的利潤呢?

事實上並非如此,海鮮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野生的海鮮產品雖然昂貴,但大部分海產品都是人工養殖的,這類海鮮產品才是市場的主流,常見的魷魚、墨魚和扇貝之類的海鮮批發價不到十元每斤,比起豬羊牛肉還要低,再去除養殖成本,真正的利潤又有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通貨不賺錢,能賺錢的都是控貨,大多數低端海鮮產品都屬於通貨範疇,表面上賣價很高,但去掉成本以後利潤低得可憐。這類產品的成本主要在運輸費用上,如果做這類生意不能降低運輸成本,那麼歪指望賺錢了,甚至可能虧本。

這些年所有生意人都感覺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信息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產品從控貨變成了通貨,大家都在賣,都在做這個生意,如果頭一年某一類海鮮產品有賺頭,那麼第二年都會來養殖和生產這類海鮮,如此殘酷的競爭,能夠留下來多少利潤呢?

還有一點便是,做海鮮生意的店家都是起早摸黑的商販,為了保證海鮮的質量,大半夜都在進貨和上貨,所以賺來的都是辛苦錢,和外界人士理解的財源滾滾顯然有所差距。

在海鮮產品的消費終端,顧客們都樂於享受到新鮮的活體產品,但活體產品的運輸成本太大,就連凍品也會因為時間流逝而增加損耗,這無形之中增加了經營海鮮生意的風險。

我們從市場的整體來看,處在第一線的海鮮批發商利潤大概只有1-2成,第二線的零售商會拿走3成的利潤,真正能夠賺錢的,還在於製作海鮮美食的餐飲店。到了餐飲店這一銷售終端,產品的利潤能達到一半以上。

所以,在海鮮產品如何受歡迎的情況下,有意從事海鮮行業的投資者,最好是避開批發商和零售商,盡量選擇開一家合適的海鮮店,這樣利潤更高,而且風險更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加盟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實體店內的哪些服務和產品讓人驚艷

TAG:世紀加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