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華校友殷廣鴻:懷念清華園

清華校友殷廣鴻:懷念清華園

作者:殷廣鴻(1962年入學,1968年畢業,工程物理系)

啊,美麗的清華園,我的搖籃!

啊,難忘的清華園,我永遠將你懷念!

舉國聞名的清華園啊!

十年前,我就將你強烈嚮往。【注1】

為了奔向你,我早就開始作準備:

為了你,高二時就已經複習高一的書,

為了你,高三時更是全面準備。

我的作文不夠理想,

為了你,從此寫下短文一篇篇。

你給我毅力,給我智慧,

在我作文的後面,

終於接連留下紅筆批語:全班傳閱。

我喜歡物理,

為了學得更好些,

不時抽空參考大學裡的教科書。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做夢也嚮往你。

在那難忘的高考前夕的日子裡,

我在那臨時租借的三樓小屋裡,

從早到晚,不畏暑熱,

幾乎整天埋在書堆里,

認真地作著迎考準備。

啊,美麗的清華園,

考驗我的時刻終於來臨。

在這關鍵時刻,你像慈母一樣,

撫著我的頭,叮囑我,

沉著,堅定,勇往向前!

你的話,是我無窮力量的源泉,

是我智慧的海洋,

使我勝利地經受了難忘的高考考驗。

啊,美麗的清華園,

難忘的喜訊終於來臨!

難忘的八月十八日啊,【注2】

就在這一天,

四個閃閃發光的大紅字,清華大學,

躍入眼前。

好啊!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我的願望終於實現!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遙望北邊,彷彿看見你歡迎我的笑臉,

我側耳聆聽,彷彿聽到你親切的聲音,

歡迎你,清華園的新主人!

啊,特大喜訊啊,

像春風吹暖每個親人的心,

到處洋溢著一張張笑臉。

你給我家帶來歡樂,帶來希望,

你給我帶來祝賀,帶來榮光。

哥哥衷心祝賀我,

實現了他的未盡之願,顯得特別開心,

希望我乘勝前進!

弟弟更高興,為有清華哥哥,

飯也不吃,就去報喜信。

父親笑得眯起雙眼,

是啊,汗水沒有白流,

辛勤的勞動終於又培養大學生一名。

姐姐也很高興,

我清楚記得,有一次我去姐姐單位,

姐姐同事都誇我,

姐姐覺得臉上也有光彩。

做母親的,不願骨肉遠離,難免捨不得啊,

不過,也時常為兒子的本領張開笑臉。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帶著全家的希望,

告別了親人,告別了家鄉,

欣然北上來見你!

一陣長笛,裝著火車的輪渡,正在橫渡奔騰的揚子江,

而我的心,早已沿著津浦線,

飛向北京,飛向你,美麗的清華園!

啊,難忘的九月十日上午啊,

我終於和你,美麗的清華園,

親切相見!

從此,在你的哺育下,

度過了愉快而難忘的六年。

啊,美麗的清華園,我的搖籃。

有人說,你並不美麗,

是這樣的嗎?我不這樣認為!

哦,原來他們說的是校園,從外表看問題,

而我看中的是,你內在的美。

是啊,美麗的清華園,

只要看到你那內在的美,

一定會羨慕你!

生活越久,越能感到你的美麗。

啊,美麗的清華園,

你那個誘人的工程物理系,

確實引人歡喜。

你看,

大廳里的回旋加速器,

用來觀測的望遠鏡,

多麼新穎,有趣!

在那潔白的實驗室里,

擺放著一架架探測儀,

那閃閃發光的信號燈,

不斷變化脈衝波形的示波器,

那綠色的閃點啊,在閃耀。

我知道,你在引誘我了解你,使用你。

啊,令人嚮往的工程物理系,

難怪有那麼多人報考你,羨慕你,

錄取分數,全校第一。

啊,工程物理系,

我一定不辜負你!

北京的秋天是很美麗的,

美麗的清華園也不例外。

在這美好的季節,

我也迎來好消息。

入學體檢時,

醫生說我的心臟有什麼雜音,

只能在體療組上體育課。

後來,經心臟專家診斷,

禁令終於解除。

我感到能適應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決定給自己提出高要求。

1962年11月17日,

那是難忘的一天。

滿天的星斗在閃耀,

愜意的秋風伴隨你,

水木清華的清水啊,

蕩漾著聞亭的倒影。

清華園又沉睡了,

我登上了聞亭,紀念聞一多先生之亭。

舉目遠望,

在那目光的盡頭,

彷彿呈現出一座特殊宮殿,科學宮殿,

她,閃閃發光,引人向前。

在通往宮殿的道路上,

充滿著曲折崎嶇不平。

馬克思的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隱約可見。

科學宮殿啊!

我立志向你挺進,

希望你,

給我決心,給我動力,給我毅力,給我鞭策。

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

此後,我經常來到聞亭,

自我檢查,不斷向前!

「時刻都在向死亡挺進」,

這是我的一句名言。

雖然有點不中聽,

但是,人人如此。

人的一生啊,

即使活著,你也在向死亡挺進著。

當你誕生開始,你向死亡挺進的過程也開始了。

所以,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啊,

千萬不要浪費生命啊,

記住:「時刻都在向死亡挺進」,

時間一定要珍惜!

外語,人生鬥爭的一種武器。

高中三年,俄語水平並不低。

不過,我有個不足,說聽要差些。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

每天早起,念上半個小時。

我分在甲組學習俄語,

一年不到,就通過第一外語考試。

啊,美麗的清華園,

你要求我們掌握兩門外語,

我牢牢記在心裡。

三年級時,我得以提前學習第二外語,

我們每個班選5人,5個班25人,

與五年級學哥學姐一起學英語。

為此,只好晚上上課,每周兩次。

啊,我的ENGLISH!我多麼渴望學好你!

我懷著極大的熱情啊!

念你,寫你,要把你了解個詳細!

一年功夫,我們就通過第二外語的考試。

成績之好,連老師也驚奇!

老師說,我們的英譯中非常好,

不過,口語、中譯英尚不如意。

汗水沒有白流啊,

我自己覺得ENGLISH比RUSSON,學得好一些。

外語,人生鬥爭的一種武器,

有力的武器,我想更多地掌握你。

我學了俄語與英語,

曾計劃五年級時,再自學德語。

後來,情況有了變化,只好放了棄。

不過,英語一直在保持!

物理,工程物理系的主課,

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學好你!

萬丈高樓平地起,我們先學普通物理。

工程物理系的學生,個個都是物理迷,

在各個中學裡,大概都是尖尖子,

不過,水平還是有高與有低。

不久,我們進行了第一次物理考試,

有不少人遇到了問題。

上小課時,老師髮捲子,

奇怪,為什麼第一張卷子就是我的呢?

許多同學也好奇,圍上來爭著看卷子,

隨即向我伸出大拇指,

原來卷子上有98兩個大紅字,

按照習慣,MAX放在頭裡。

同學們為我高興,我也為自己高興,

同時,我深深提醒自己,千萬不能自滿啊!

驕傲使人落後,虛心才能使人勝利!

我一定要踏實地學習,

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充分的準備。

決不辜負你,工程物理系!

啊,美麗的清華園,

有件開心事,一直記在心裡。

三年級時,我系成立物理因材施教小組,

從我們年級150人中,選取4位,

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那一天,難忘的一天啊,

謝慧瓊老師,因材施教的負責人,

與我們4位座談,說明小組的意義:

每星期要做一些物理實驗,

培養鍛煉我們的實驗能力。

說起物理實驗,

物理系的學生,一直在不斷地做實驗。

我在做過15個實驗後,

曾寫過一次自我總結,

體現我對實驗的重視,

希望今後不斷提高實驗水平。

除了認真做好和總結安排的物理實驗外,

我自己也喜歡做點小實驗。

例如:

驗證圓周運動物體的方向。

一個作圓周運動的物體,

如果一旦沒有約束,

則會沿運動的切線方向直線運動。

為了驗證這個特點,

我用一根繩子栓牢一個小石頭,

作圓周運動,

一旦鬆開繩子,

看石頭的運動軌跡。

這個實驗需要一個比較開闊的場地,

以免石頭誤傷他人。

我發現氣象樓前,

有一片很開闊的空地,

我在那兒試驗了很多次。

雖然這個實驗很簡單,

但是我覺得自己動手試一試,

就感到比較充實一些。

又如:

我採用投硬幣的方法,

來驗證統計規律。

我在幾種不同條件下,

記錄硬幣落地後正面反面的次數,

記錄本的統計結果是,

正面293次,背面307次,

基本上符合概率各為二分之一的統計規律。

再如:

驗證流體運動速度分布規律。

流體在流動時,

不同位置的流體速度是不同的。

我將報紙撕成大小差不多的小碎片,

在橋上均勻地灑到橋下的流水中,

果然看到碎紙片的位置分布不同,

成拋物線式的分布,

流水中央最快,

邊緣最慢。

我反覆試了多次,

結果皆如此。

還有:

觀測並記錄月相。

月球圍繞我們地球旋轉,

在同一地點,

不同時間的月相是不同的。

我記錄了一段時間的月相,

培養我的觀察能力以及記錄習慣吧。

可能,還做過其他一些小試驗。

雖然這些小試驗、小實驗,

有人覺得很可笑。

不過,

我覺得挺高興,

說明我希望自己動動腦筋,動動手。

不過,因材施教的物理實驗,要求不一樣。

它要求我們獨立設計,準備,實驗,

直至提交實驗數據,作出結論為止。

記得有一次,

老師出了個難題,

要我們仔細設計。

老師和我們一起討論,不斷提出問題,

在兩個關鍵問題上,我找到了鑰匙,

老師還比較滿意。

記得還有一次,

夜深了,活躍的清華園漸漸沉睡,

人們都在休息,準備翌日的戰鬥。

此時,科學館裡一座實驗室的燈光,依然亮著,

工物系的因材施教小組,正在緊張地做實驗,

他們是那樣專心致志,

注視著儀錶,不斷地測量著數據,

他們全被實驗迷住,彷彿一切都沒有關心的必要,

不斷地實驗,實驗,

終於結束了戰鬥,關上了最後一盞燈。

啊,滿天的星斗啊,

在閃耀,在微笑,

彷彿是向我們歡呼與祝賀。

迎面送來愜意的微風,伴隨著新鮮的空氣,

我們伸開雙臂,大口吸進新鮮的空氣,

彼此互道再見,各自歸寢。

每次做實驗,因為要自己設計,

我們要花費不少時間,

要找不少參考書。

我們每人有5張借書證,同時可借5本書。

為了照顧我們因材施教學生,

每人又添特別借書證2張,

讓我們自由地借書。

我望著這不平常的借書證,

它上面的特別標誌,紅五角星,

使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我終於進入因材施教的行列,沒有辜負希望,

我決心多看多學,把自己培養得更加紮實些。

啊,難忘的清華園,

那是多麼緊張而愉快的生活啊!

不是戰鬥,勝似戰鬥。

在難忘的三年級,

我要多學兩個課程:

一個是英語,

一個是物理實驗。

為了學好英語,

每周兩個晚上去上課,

每天早上,至少要讀半個小時。

為了做好物理實驗,

要花時間看參考書,

一個實驗往往要花十幾個小時。

於是,

時間顯得更加寶貴,

生活顯得更加緊湊,

但是,

心情更加愉快,更加充實,

似乎每天都有進步與提高。

每當我勝利地完成這些任務時,

我都會深深地吸上幾口新鮮空氣。

我深深感到,

三年級是我最難忘的大學歲月!

啊,美麗的清華園,

刻苦學習,不斷鑽研的學風,

這是清華園的傳統。

但是,你只要深入了解清華園,

一定會知道,

積極鍛煉身體,

也是清華園的傳統。

每天,那樣繁重的學習任務,

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如何能堅持?

將來又如何能工作?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沒有被學習壓彎身子,

我深深懂得辯證法,

鍛煉與學習,他們是相互促進的,是可以雙贏的,

的確,堅持鍛煉身體,更促進了我的學習。

啊,美麗的清華園,

你應該知道,我是怎樣鍛煉身體的吧!

北方的冬天,屋外是非常寒冷的。

在那陣陣寒風吹來,伴隨著黃沙,臉上頓時不快的時候;

在那大雪紛飛,操場上的人影,寥寥無幾的時候;

在那冰天雪地里,穿著皮大衣還縮著身子,飛車而過的時候;

在開會晚了些,人們紛紛湧向食堂的時候;

我都堅持了鍛煉身體。

誠然,也有這樣的時候,白天沒有進行鍛煉,

然而,當天的晚上,我是一定要補練的,

而且,會按我的嚴格規定,不差分毫地補足,

倘若有半點偷懶,則作廢不算,一直到扎紮實實補完為止。

啊,美麗的清華園,

你的操場上,留下了我的足跡,

使我的毅力得到磨練。

你的游泳池,留下過我的人影,

你的溜冰場,留下了我滑過的刀跡,

你那西大操場,還有我駕駛摩托車的痕迹。

啊,美麗的清華園,

你那摩托車兒將我吸引。

那是剛進大學的時候,

你要培訓新生30名。

看啊!報名者擠滿了二教,

竟有三百多名。

怎麼辦?

理論考試,難不倒這批久經考場的學子,

你讓人們接受自行車的考驗。

你布下內外徑差距1米左右的8字圈,

圈內圈外,再放上若干小木棒,

多少人躍躍欲試,

又有多少人失望地哀嘆自己的車技。

一句話,很少有人順利繞上一圈。

我也好久不騎車了,決定先去練一練。

自己沒有車,如何辦?

我大膽地向外語老師借了車,

以往的車技終於慢慢熟練。

俗話說的好,有心人有人相助,

就在我準備應考的時候,

幾位素不相識的附中女生,

主動借車給我騎,

說她們的車子好騎,考官的車子難騎。

正好,我剛才練習的,也是女式自行車。

眾人相助,使我更加沉著應考,

我順利地騎了一圈,僅有一根木棒倒地,

考官們耳語了一陣,記下了我的名字。

不久,錄取名單公布了,

我系只有兩位,我榜上有名。

隨後,通過8個星期的培訓,

我們基本上會駕駛摩托車了。

每次訓練,

摩托車隊的學長們駕駛著摩托車,

帶著我們這批新手,

浩浩蕩蕩開往校外的西大操場,

訓練後,又浩浩蕩蕩開回來,

倒是挺神氣的!

我歷來喜歡技巧性運動,

從小喜歡打乒乓球。

入學不久,班上幾位熱心同學,

組織一場班級乒乓球友誼賽。

我因為住在外班,沒有及時報上名,

等我報名的時候,已經排好輪次。

於是,決定先來一場資格賽,

我毫不費力擊敗對手,

取得與大家一樣的資格。

一輪又一輪,

最後只剩下4個人,

我又擊敗了那位主持者,

只剩下了兩個人,

他們就把希望寄托在我最後的對手,

為他鼓掌吶喊,為他出謀劃策,

無奈,球兒不客氣,

我又取得了勝利。

那些沒有與我交手的,

有些不服氣,

我都一一贏了他們,

算是真正的冠軍。

雖然班上得了冠軍,

卻沒有機會上乒乓球提高課。

於是,我參加排球提高課,

通過不斷的練習,

球技有一定的長進,

好像曾在系隊混過幾天。

不了解我的人,

看看我的外貌,

覺得我喜歡靜,

再看看我的球技,

常常大為驚奇。

例如,

我們在部隊農場勞動鍛煉的後期,

曾進行過一次排球賽,

我出色的扣殺,

驚險的救球,

曾博得掌聲一片片。

許多人讚歎我竟有如此球技,

尤其是北大那位研究生。

我也喜歡鍛煉我的毅力,

在1965年時,

我計劃實踐冷水浴,

可惜,

因為參加四清運動,

沒有機會實踐。

1966年6月,四清歸來,

立即開始冷水浴實踐。

不過,由於外出串聯,

真正開始冬天冷水浴實踐,

應該是當年12月26日,

那是難忘的一天,

我開始實踐冷水浴。

樓下浴室洗澡的人,

真是寥寥無幾。

剛開始洗的時候,

的確感到很冷,

雖然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仍然很艱辛,

甚至想打退堂鼓。

樓下浴室里沒有暖氣,

用冷水擦身尚能承受,

用冷水沖身就要有點勇氣,

值得欣慰的是,

我都堅持下來了。

經過冷水擦身沖身的洗禮後,

你會感到,

雖然沖洗的時候很辛苦,

但是沖洗後的感覺很舒服,

那是一種其他運動體會不到的特別感受,

甚至是一種享受。

我為了能堅持下去,

達到一定的效果,

規定每周至少要洗六次,

生病除外,好在沒有生病。

幸運的是,

整個冬天我都堅持下來了。

不僅解決了冬天洗澡難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感到我的意志力,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和提高。

後來,我從1987年開始,

恢復冷水浴鍛煉,

幾十年來一直堅持。

我感到,

冷水浴鍛煉,

可謂冷但堅持著,冷但快樂著,

我的身體一直比較好,

真的要感謝冷水浴鍛煉!

2007年4月,

母校為紀念蔣南翔校長,

在1957年11月29日,

提出的一個口號,

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準備出書紀念,

向17萬清華學子徵稿。

雖然我不是校級運動員,

也沒有什麼運動成績,

我的徵文在截稿前才發出,

值得高興的是,

全書只有44篇,

我的徵文竟然入了選。

我分析大概來自兩點:

其一,平時鍛煉持之以恆,

使學習與身體雙豐收;

其二,堅持實踐冷水浴,

鍛煉身體及意志,

健康工作幾十年。

不管怎麼說,

在母校紀念蔣南翔校長的這本書中,

留下了我這個清華學子,

寫的一點點文字,

以及在雙桿上鍛煉的身影,

你說我怎能不高興?

2017年11月,

迎來蔣校長口號發表60周年,

母校再次發起徵文活動。

我將十年前的短文,

稍作修改,發給母校,同時說明實情。

母校再次錄用,

發表在母校新聞網,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的專題中。

刻苦學習,認真鍛煉,

是我的好習慣。

遊歷探險,也是我的愛好。

頤和園,皇家樂園啊,

每年要去幾次。

冬天,湖水一片冰封,

我總要在冰上走上一遭。

春天,氣候宜人,

我要獨自划船游一諞。

夏天,我曾計劃橫渡,

很可惜,沒有實現。

八達嶺,萬里長城啊,

自然有我的足跡。

我真佩服古人啊,

他們艱苦奮鬥幾十年,

創造了我國的文明,豐功偉績。

我一定要繼承他們的傳統,

建功立業。

北京有個十三陵,

地下宮殿最出名,

早把我吸引。

記得1964年的夏天,

我在200號打工,

這兒離十三陵不遠。

8月2日,是個星期天,

我們一群人邁步去看你。

不巧的很,半路上老天變了臉,

傾盆大雨啊,我們一個個成了落湯雞。

有人動搖,發出了牢騷聲音,

我依然堅持繼續前行。

我們團結一致,

攜手過河,翻山越嶺,

終於到達十三陵。

在那陰森的地下宮殿里,

工作人員都穿著棉大衣,

而我們身上濕淋淋。

身上是一片雞皮疙瘩啊,

心裡倒是特別高興,

我們的意志力得到鍛煉。

說到在200號打工,

不妨多說一點點。

200號要向國慶獻禮,

需要一些勞動力,

我們響應號召去打工,

幹了半個月,掙了一點錢。

我在圖書館打卡片,

常常加班加點。

有一天我突擊一夜,

順利完成任務,

所以掙得更多一點點。

這是我第一次打工掙錢,

心裡特別開心,

做了一套人造棉,

穿在身上樂不停。

我素有好奇心,

不時將自己來鍛煉。

有一次在昌平勞動,

附近有個湯山,

山上有個航空用的木塔,

我決定晚上游它一回,

練練我的膽力。

晚上八點,試驗開始了,

我獨自前行,

一路上靜悄悄的,

弄得我也有些緊張。

路線要靠自己辨別,

好在一路順利,終於走到山邊。

我鼓著勇氣,爬到山頂,

做了個記號就返回。

歸途中,我快步如飛,

終於完成單獨夜行的膽量鍛煉。

啊,美麗的清華園,

在四年級時,我們去四清。

耽誤我們學業近一年,

頗為可惜!

不過,也有一定的收穫,

不少能力得到實踐與鍛煉。

例如,與各種人打交道,

包括外調,甚至審問嫌疑人。

又如,主持會議,

宣講並落實有關政策。

再如,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

甚至自己不會唱歌,也要試著去教歌。

總之,工作能力有長進!

所以說,是有失也有得!

啊,美麗的清華園,

1968年9月23日,

這是難忘的一天啊!

我終於要離開你。

啊,難忘的清華園,

六年來,你培養了我,

使我發現了自己,

我是一個有願望有能力的人。

我記得,在畢業鑒定時,

同學們說我有點聰明比較勤奮,

希望我有所作為!

甚至有人,算是善意的玩笑吧,

要在我的鑒定上,

寫上一條,要有所發現!

同學們衷心的祝願,美好的期望,

的確鼓勵我不斷努力前行!

時間過得真快啊!

一晃就是幾十年。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一直懷念你,

也多次來看望你。

大的聚會,

畢業30年,畢業40年,

校慶100年,

我都來了!

平時,只要來到北京,

基本上都會來看看你。

雖然,我沒有能實現621117的願望,

有所遺憾。

但是,我還是很努力的,

應該說,我儘力了!

我有幸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長達30年,

自然會作出不少貢獻,

所以,我的技術職稱一直很順利,很靠前!

工程師是5位拔尖者之一,

高級工程師,

更是有幸自己評審自己,

研究員級高工,

我自己後期已經「放了棄」,

單位里還是推薦我,

職稱到達頂點。

此外,還獲得過造船總公司級的,

計算機應用個人先進表彰,

相當於省部級單項先進工作者稱號。

還被單位兩次推薦「特殊津貼」,

只可惜,

據說就差一點點,沒有拿到津貼。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再向你報告,

我曾筆譯過一本英文書,

《Heat Exchanger Design》(熱交換器設計),

16開本,369頁,挺厚的。

我與同事合著過,

《VSS版本管理及其應用》 。

我主編過,

《公園常見花木識別與欣賞》 。

這兩本書,

都是我發起,而且起草,

尤其是花木一書,竟然發行19000冊,

讓我特別開心!

要知道,我決定寫這本書的時候,

還是個植物盲啊!

這兩本書,

都已經送母校圖書館作紀念。

啊,美麗的清華園,

在《清華校友通訊》復58期的值年園地里,

刊登了我寫的「清華憶」,

同時刊登了一幅我與同學聚會時的照片。

在母校2011年百年大慶的時刻,

在母校的校友新聞網的《清華史苑》欄目中,

此文再次被選用。

此外,有位孫哲校友,

選用百名校友回憶母校的文章,

彙集成《春風化雨》一書,

其中,也收錄了我的「清華憶」。

好啊!

在母校的歷史長河中,

我這個清華學子,

也留下了一點點文字和身影。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在健康地為祖國工作40年後,

就不再上班工作了。

誠然,沒有達到蔣校長的要求,

打了八折,有所遺憾。

不過,我不再工作後還是有所收穫的。

啊,美麗的清華園,

我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句名言:

「時刻都在向死亡挺進!」,

不斷提醒自己珍惜時間。

我在年老的時候,也有一句名言:

「能健康長壽固然好,最關鍵的是少留甚至不留遺憾!」

提醒自己少留遺憾!

於是,我有計劃地規劃我的退休生活。

2009年,花木一書順利出版,

這應該算得上老有所為了。

2012年,國外5大洲都去過;

2013年,國內每個省,包括港澳台,

就連最困難的西藏也去過,

這可以算是老有所遊了。

2016年,我的所謂回憶錄,

基本上起草完畢。

2017年,我的琴棋書畫的掃盲活動,進展順利:

學了3個學期的葫蘆絲,

會吹一些曲子了;

學了8個學期的山水畫,

插班2個學期,學了6個學期的寫意花鳥畫,

也就是說,在學畫方面,拿了個「雙學士」,

我們曾集體出了一本寫意花鳥畫冊,

為我2020年出版個人塗鴉集,奠定了基礎;

插班4個學期,學了2個學期的行書,還將繼續學下去;

加上,我的象棋下得還可以。

現在,我可以高興地說:

我的琴棋書畫的掃盲活動,已經初步完成任務!

這可以算得上老有所樂吧!

此外,在老年大學,

我還上過經絡,太極拳,攝影等課程,

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穫!

至此,我覺得我的老年生活,

還是蠻豐富多彩的,

我將一如既往,

活到老,學到老,

健康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啊,美麗的清華園,我的搖籃!

啊,難忘的清華園,我永遠將你懷念!

【注1】 此文於1971年起草,1961年已經初定考清華,故有「十年前」之說。

【注2】 高考發榜期間,我不在南京。我的錄取消息是班主任寫信通報我的,所以,我比人家晚一天知道錄取消息。18日上午見到老師來信,我知道肯定錄取了,見到四個大紅字「清華大學」的行李牌,我興奮無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 的精彩文章:

TAG:清華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