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做好三件事,孩子輕鬆提成績
考前做好三件事,孩子輕鬆提成績
壹
五一假期過後,迎接孩子們的將是一場重要的期中考試。
開學已經八周有餘,孩子在校表現如何,這次考試後的家長會能夠彙報給父母一個怎樣的結果,讓很多孩子心裡惴惴不安。
俗話說,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利用這個寶貴的五一假期,科學安排複習,提升成績應該不是一件難事。
方法對了,成功還會遠嗎?
科學測試證明:95%的人智商介乎70至130之標準範圍,只有2.5% 的人智商低過70。
智力絕不是成績的決定因素,關鍵還是在於學習方法,成績差在哪裡?差在學習方法。
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習環節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知識類型也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只要方法好,取得優異成績並不遙遠。
貳
我上學的時候,在班裡是最用功的學生,卻是一個成績很低的學生。
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都是農民,唯一能夠給孩子提供就是一日三餐和簡單的衣物。
農村父母對兒女最大的期盼是用心學習,走出大山,成為「公家人」(類似於今天的公務員)。
我愛我的的家鄉,但我懼怕家鄉的貧窮。
五年級我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村子裡借宿,每周走三十里山路回家背乾糧。
每次看見母親在灶間騰騰的煙霧裡給我攤煎餅的時候,我心裡就不是滋味。
母親弓著腰,用無數個重複的動作完成一張張煎餅的製作。
潮濕的柴草不時熄滅,母親要不停地從已經熄滅的火堆里吹出火苗,濃煙和草灰嗆得母親睜不開眼,不停地大聲咳嗽。
母親吧一張張軟和的煎餅疊得方方正正,用面板壓緊實。
家裡大部分時間都是紅薯南瓜粥,省出糧食供我上學。
「不要節省糧食,吃飽了肚子才能有力氣學習。」
母親的話語不多,卻包含深意。
為了母親,我別無選擇,只能拚命學習。
上學路上,我身後背著乾糧包袱,手裡提著一盞油燈。
學校晚自習後,我回到借宿的大爺家裡點起油燈背書、做題。
夜深人靜,油燈昏昏沉沉,我的腦袋也昏昏沉沉。
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並沒有提高我的成績,我覺得對不起母親,更對不起自己。
直到遇到我的班主任雲老師,他告訴我,學習需要拼勁,更需要方法。
叄
錯誤的方法事倍功半。
題海戰術
考前父母會給孩子準備各種名校試卷讓孩子做,這種題海戰術會產生負面效應。
1. 過度耗費孩子精力,使孩子得不到充分休息。
2. 打破了孩子固有的知識體系,不利於孩子理順複習思路。
3. 題目過多過難,讓孩子產生不自信。
疲勞戰術
從我自己的切身體驗來看,只靠拼時間、拼精力的疲勞戰術收效很小,甚至會把孩子身體拖垮,欲速則不達。
正確的方法事半功倍。
緊扣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學習工具,是一切試卷的基石。
考前回歸課本,以課本為主線,把各種定義,公式,定理,例題,範文消化吸收,這是學習提升的最好捷徑。
利用好錯題本
愚蠢的人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每次單元測試、階段考試孩子出現的錯誤,及時整理在錯題本上,分析出錯原因,註明注意事項,經常翻閱裡面的短板,記住補齊短板的方法,日積月累,就成了一本不折不扣的學霸筆記。
倒序複習
臨近考試,學科老師會給孩子們一定的自由複習時間,這是一個查缺補漏、自我提高的好時機。
有些孩子手捧課本,從頭開始看起,看著看著就會產生疲倦。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合理分配注意力就成了複習效率的關鍵。
不妨讓孩子改變複習策略,從後向前看。
後面是學過的知識往往是前面知識的綜合,這樣前後知識連貫結合,提高複習效果。
條條道路通羅馬。
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記憶習慣,最關鍵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法。


TAG:堅果da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