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芮成鋼被判六年半,成功最終毀於「三大急」!

芮成鋼被判六年半,成功最終毀於「三大急」!

請點上面  

  

免費關注












來源:經典老照片




2015年,一則吉林省蛟河市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顯示,芮成鋼已經因為行賄受賄罪被判刑6年半,起刑日期為2015年5月18日,刑滿釋放日期為2020年12月11日。





解讀芮成鋼出事原因:一個是心太大了,另一個是心太急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芮成鋼




狀元出身的芮成鋼,青年得志,央視搶眼;平視政要,問遍全球。但2014年7月11日,他突然被檢方帶走了。




一切精彩戛然而止,徒留一隻空話筒……春風得意中,是什麼毀了他?




如果說宋林、郭振璽,都屬於成熟期中年跌倒,那麼芮成鋼,則屬於冉冉上升的青年期就驟然隕落。




芮成鋼走過的路,是當今幾乎每一個青年才俊都想走的。



只是芮成鋼藉助央視平台,走得更快,影響面更大。




而他出事了,引發的議論自然就多,反思的價值就更大。




當我一邊讀芮成鋼的閃光經歷,一邊在想:芮成鋼從上高中開始,就一直綻放精彩,且連年不斷。




他採訪過的諸多名人,絕大多數記者也許一生中都採訪不到其中一位。




但是人生經驗告訴我,如此年輕、如此快速大量的精彩,其背後必然會隱藏著大量的隱患。



客觀環境因素當然有,但為什麼偏偏是他出事了?




我想還是從他自身找原因。




一個是心太大了,另一個是心太急了。







心太大,難免自欺



「達沃斯論壇期間,我和我的好朋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一起吃飯,並討論了全世界如何攜手戰勝全球金融危機……」,這可是芮城鋼自己說的。




芮成鋼的「朋友」可不止這一位,要麼是總統,要麼是首相,要麼是首富。




當他自稱要代表亞洲向奧巴馬提問時,那口氣,中國的一個部長、省長、企業家根本就不配做他的朋友,根本就不值得他來提問。




這就是心太大。





其實,芮成鋼的身份只是央視一名記者。




他充其量就是一名英語流利、有才華的優秀記者。




採訪這些名人,就是工作平台賦予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誤把自己的機會當作了自己的身份。




這就像皇帝身邊的護衛看門,王爺和大臣給點銀子,打聲招呼、打探個消息,就自以為自己高過王爺和大臣,甚至以為自己是皇帝。



他或許真的認為自己的現在,或自己的未來能成為甚至超越這些首腦、首富,私下裡對這些首腦和首富們品頭論足。




他真要成為他採訪過的對象,或與之成為真正對等的朋友,沒有鳳凰涅槃,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心高氣傲、自我認知模糊的他,卻自認為已是那個層面的人。




而就沖他這種高調炫自己,他就不會成為那樣的人。






心太急,必然自誤




芮成鋼一方面心大,一方面又心急。為什麼心急?





我常說:人生在世,40歲以前,總是很急;40歲以後就不急了。




原因是40歲以前心大,總想干很多事,但自己能力和精力均有限,所以著急;40歲以後,明白乾好一件具體的事情就已不易,所以能沉下心來,也就不急了。




我看了上期《中外管理》雜誌楊光寫的卷首語,感觸頗深:「急,是因為弱者思維。」建議大家去讀一讀。




40歲以前的年輕人想干大事又幹不成,是心理上的弱者,自然心急。




恰好芮成鋼的成長經歷,和他的語言行為,無不寫滿了一個字:「急」——急著給生命添彩,急於成名、急於發財、急於陞官。




急是弱者希望翻身的體現,但急過了頭,就要付出代價。






急於成名




芮成鋼成名太早了。




從其成長經歷中,從其獲得的名頭中,從其寫的書中、從其博文的措辭中,無不流露出急於成名的心理,而早早就身陷虛名當中。




24歲起,他就榮譽連連,有時一年之中獲得多項榮譽,而且這些榮譽都很響亮,再加上自己的職業使得自己知道如何傳播這些榮譽……筆者作為過來人,可以理解一位年輕人那顆躁動的心,對榮譽的渴望有多麼強烈。




不過大多年輕人都沒得到,但芮成鋼幾乎都得到了,而且多得與其年齡不相匹配。




2012年,35歲的他帶著《虛實之間》回中學母校簽售的精彩場面,令跟隨的記者朋友都看呆了。




那些排隊等候他簽名的莘莘學子們,當時是否內心都有「做人當如芮成鋼」的壯懷?中國的家長、師長都寄希望孩子、學生早出名、出大名,總拿那些少數成名的孩子來比自己的孩子,這無形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與期盼,早早就埋下了急火火的不健康心理。




出名要趁早?大家看看那些20歲前後就出名的文體明星們,後來的人生大多是什麼樣子?而一代名將霍去病,乾脆24歲就死了。






急於發財




芮成鋼是有經營頭腦的人,也是千方百計追求財富的人,這個時代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他身上。




25歲就和他人合夥成立了公關公司,33歲又被全球第一公關公司收購,芮成鋼全部撤股。




這期間芮成鋼獲得了多少收益,恐怕只有他自己說得清。




從公開的資料表明,芮成鋼的公司一直是本土公關十強,並成為自己供職機構的供應商,玩起了左手權力、右手財富的遊戲。




我想,估計芮成鋼很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追求財富,很正常,但急於追求財富,就有可能不擇手段,有可能違法,就有可能走偏路、歪路、邪路。






急於陞官




年輕人上進是好事,但急於上進就是個心理問題。




芮成鋼有名、有錢了,官路上的衝擊也當仁不讓。




他雖然因為年輕,還沒有升到郭振璽的職位,但卻成了郭振璽的得力助手;雖然只是處級幹部,但實權卻很大。




在CCTV這樣頂級牛的平台上,加上非常出色的能力與業績,誰面對權力的巔峰都會想入非非。




從曝料看,芮成鋼不余遺力地攀附權貴——因為這是陞官最佳的途徑。




在接受採訪時,他說自己每年都會跟基辛格會面三次,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給他題過字,而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曾幫他調整領結。




說這些東西想表達什麼?可以想像,在攀附權貴的市場上,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再解決「心急」問題




解決了心大的問題,才有助於解決心態急的問題。




通過干好工作,獲得財富、權力、榮譽是常態。




但是不能急,因為權力、榮譽、財富都是有重量的,獲得太快了,自己就承載不起,會把自己壓垮。




所以,人生在世,要慢慢來,等到自己能承載動時再獲取它。







獲取榮譽、權力、財富,應把握四個原則




第一,不交叉原則。




追求權力、榮譽、財富沒有錯,但三者一起追,肯定出問題。




像芮成鋼,利用手中的權力和名譽開了公關公司,來換取財富,就是交叉。




好事情你都同時得了,你擔不起。






第二,打倒八折原則。




自己總認為付出得夠多了,為什麼還沒有得到?其實,還是付出得不夠。




正常情況下,把自己的付出,打倒八折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比如自認為自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其實才有兩分的功夫,應該繼續再付出八分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第三,對等原則。




追求這些東西一定要對等,不對等的不要追。




什麼叫對等?什麼叫自己能承載得動?盡全力能得到即可。




什麼叫盡全力?就是墊墊腳夠著即可,如果墊墊腳還夠不著,就不要蹦起來,更不要搬凳子和梯子。




市面上流傳的成功學,總是告訴你搭梯子、甚至要搭雲梯上九天攬月,這種急躁的弱者心態,最容易出問題。




因為,蹦起來時容易摔倒;而凳子或梯子一旦出了問題,自己跌下來就更慘。




比如芮成鋼。






第四,慢慢來原則。




即使追求出名、掙錢、當官三者其中一項,也不可操之過急,慢慢來。




人生長著呢,追到手那麼早幹什麼?如果自己是大海,就不要嫌棄涓涓溪流,一點一滴地積累,這些東西總有歸你的時候。




不要高傲地炫才,不要擔心全世界不知道自己。




所以,要想追求持久的成功,就要把自己鑄造成大海的胸懷,低調默默地一點一點積累。




火急火燎,縱是天才遇到天時,終成不了大器。




(內容來源互聯網,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更多精彩頻道

請點

擊下方

?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未解之謎 的精彩文章:

男子10秒躲過兩次死神 網友直呼真的太幸運
這就是美國再也沒有回到月球的秘密,解密最新月球圖像!

TAG:天下未解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