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人要「小意」,不要「大作」

為人要「小意」,不要「大作」

為人要「小意」,不要「大作」

謝國芳

小意

《山鄉巨變》:「她所需要的是,男人的傾心和小意,生活的松活和舒服。」小意,細心體貼。在益陽話里,「小意」泛用,有態度溫和、低調、有禮貌的意思,與「大作」相反。「大作」指架子大,為人高調,不喜歡理人。有句話叫「禮多人不怪」,經常聽得到,表揚的就是小意的人。如「他好小意,是人都喜歡他。」

「小意」一詞由來已久,本指小心、殷勤、小便宜。《水滸傳》第二十四回:「武松是個直性的漢子,只把做親嫂嫂相待。誰知那婦人是個使女出身,慣會小意兒。」

小意的人經常主動與人打招呼,打講也是他(她)為主導。他們被形容為「嘴巴子熱鬧」。不過什麼事都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嘴巴過於熱鬧,存不住話,生是撥非,就不好了。這種過度了的女人,被批評為「響蚌殼」。

勞懷 簡漫

感謝別人,益陽用得最多的是「勞懷」。「勞懷」其實是「勞煩」的漫讀。勞煩的含義:我的事情讓你辛苦了,麻煩你了。

客人告別,一般是說「多謝」。有的還具體到「多謝你的茶噠」「多謝你的招待」等。如今,老有人開玩笑,在客人說「多謝」時,回一句:「你一夜都冇睡,怎麼說多睡呢?」因為,益陽話的「謝」字的文讀與「睡」字的白讀,都是xì。

客人告別,也叫「交吵煩」。意為我在這裡吵鬧、麻煩你們了,現在將「吵」與「煩」交還,讓你們恢復正常生活。換個角度說,謂「客去主人安」。另外,「交吵煩」還引申有「死亡」的意思。人來這個世界就如做客,最後走了,自然也是「交吵煩」。

客人告別時,主人一般會說「莫客氣咯」。講得正規些的是「簡漫」。「簡」指簡單,不複雜;「漫」指隨意,不正規,不隆重。有個笑話:一個年輕幹部下鄉,與農戶告別時說「簡漫噠」。顯然他只知道「簡漫」是禮貌用語,卻並不曉得其真正含義。結果被農民傳為笑話。

爆,在益陽話里一般都是讀文讀,與普通話相同。它的白讀為pa(五聲),讀的是古音。

爆的本義是炸裂發聲。「爆」讀白讀的場合已經不多了,不過還是舉得例子出。益陽人講放鞭炮,為「爆(pa)鞭子」。計劃經濟時代,幾乎所有商品都要憑票購買,而票證多是有時間期限的,過期作廢,就如鞭炮放了,沒有用了。於是過期作廢,被人們形容為「爆(pa)」。如「你的布證都爆了,還留打做么子?」打撲克,一副牌里摸到4個相同花式的牌,叫炸彈,也叫「爆(pa)彈」,是殺傷力非常大的牌。還有一種簡單的撲克玩法叫「摸坨」:一人發牌,另一人或數人要牌,然後比大小。「10坨半」最大,超過十坨半就作廢,叫「爆死」,也叫「脹死」。

車胎破裂,益陽人雖也講「炸」了,但講「爆」了的時候更多。而將「爆」讀pa的人,講的益陽話才算正宗。

垢,本義指污穢物,各種不幹凈的東西都是垢,最常用的詞是污垢。這個字在益陽的白讀音為lōu。益陽話比普通話多讀了約300個常用的L聲母字,「垢」乃其中之一。

益陽話的「婆(子)」是一個昵稱,本用於稱小的、可愛的,但實際語境中被泛用了,有的並不可愛的東西也稱了「婆子」,如蛆婆子、垢婆子、虱婆子、偷油婆(蟑螂)等。「垢婆子」就是身上的污垢,也叫「垢膩滿」。

「垢」還可以當動詞,表示生垢、起垢,有時也表示生鏽。「垢刀子」就是生了銹的刀。「垢刀(子)」還是咒人的話。因為舊時悼念死者穿的孝服,不能用剪刀剪裁,只能用舊刀分割。這種刀就是「垢刀」,咒人「剁垢刀子(的)」就是咒人家裡死人,很惡毒的。有的母親咒自己的孩子「剁垢刀子的」,她是不曉得其中的含義,知道了應不會這樣罵的。

有個詞「甩垢」,與「秀(五聲)」為近義詞。甩,有顯擺的意思,而顯擺出來的是「垢」,就是將自己的本不該顯擺的東西顯擺出來了,是挖苦人的話。有句話叫「吃乾子甩皮」,以諷刺甩垢的人。乾子(豆腐乾)的皮本可以吃,甩掉皮再吃就是顯擺,這一甩就將自己的不良性格、氣質甩出來。

稱量東西,現在城裡多是用電子秤。農村還是以傳統的桿秤為主。鄉下的小商販進城賣菜和出產,還是用桿秤。桿秤的桿叫衡,秤砣叫權,是衡量、權衡、權謀等詞的來源。

益陽有句俗語「用秤稱也有纖綿」,本義是說用秤來分東西,也不是絕對準確,也有多有少。

綿,本義是絲綿。《廣韻》:「精曰綿,粗曰絮。」綿,引申有不多、少許、軟弱、薄弱的意思。成語有「綿薄之力」。

稱東西時,秤桿高,表示分量足(比刻度顯示的略多一點點),謂之「高秤」,「高」漫讀為二聲,念如「告(二聲)秤」。稱東西時,秤桿稍低,表示分量不足(比刻度顯示的略少一點點),謂之「綿秤」。那麼,秤不高不低,剛剛好,叫什麼呢?叫衡秤。衡,平正之義。

秤桿上標註斤兩刻度的鋁籽是嵌入木杆里去了的,難得掉。這種鋁籽嵌出來的刻度稱為「秤星」,也叫「花」。平時說「合得花」,本義指重量與刻度顯示一致;而「合不得花」指重量與刻度顯示不一致。引申來,「合得花」指數量正確;「合不得花」指數量不對。

桿秤有大有小,小的就是手提著稱,大的則要另外固定,叫吊秤。秤桿上有兩種刻度,一大一小,兩行。大的在上面,小的在旁邊。小的稱作「單邊」,也叫「單平」。「單」有小的含義。大的稱作「整厘」。厘的本義是農村劃分田地的石樁,引申為(測量的)基準,再引申為治理、整理。有「釐定」一詞,意為整理規定。「整厘」有「多少起花」之說,即多少重量開始有刻度,如「五斤起花」「十斤起花」。

「抹秤」並不是給秤搞衛生,而是修理秤。秤不準了,較准一下,秤桿上的「星」掉了,重新鑲一遍,都叫抹秤。「定盤星」,指秤桿上的第一顆星,將秤砣置於這裡剛好可以與空的秤盤重量平衡,相當於桿秤的零刻度,也引申指標準、規範。

平時說「認得秤」,指知道標準、遵守規範;而「不認得秤」指不諳世事、不按規矩出牌。有一笑話:有人對一憨寶說:「你不認得秤。」他笑著回道:「我冇讀過秤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益陽在線 的精彩文章:

長益擴容建設過程中,竟在益陽挖出戰國、東漢古墓群!

TAG:益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