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一不容錯過的北京10大經典美食,哪一個會是你的菜?

五一不容錯過的北京10大經典美食,哪一個會是你的菜?

還有一個星期,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五一長假就來了

除了到處遊山玩水,放飛自我之外

是不是也該給自己尋覓點新的樂趣呢?

就比如從食物中獲得一點難得的樂趣

要說吃在北京啊,那可簡直不要太容易

街邊的小吃吃不完,10大經典美食更是讓人久久回味

只是不知10大經典美食中,哪個是你的菜?

(一)烤鴨

烤鴨是享譽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早在明朝初年便已初步成形,主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里嫩,被譽為「天下美味」。

如今掛爐烤鴨(以全聚德為代表)和燜爐烤鴨(以便宜坊為代表)是北京烤鴨兩大流派,如今從狹義上來講,只有掛爐烤鴨才是正宗北京烤鴨

而帝都的烤鴨店更是有好多家,全聚德和便宜坊只是其中的兩家代表,還有天外天、金百萬、利群、大鴨梨、九華山等烤鴨名店呢,每個店的烤鴨各有不同的風格都不一樣,吃貨們五一期間不妨挨個嘗嘗看。

(二)炸醬麵

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精髓都在炸醬上,首先選用的黃醬一定要好,要採用正規名牌廠家生產的黃醬,其次是炸醬時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勻,炸醬的配比一定要合適,肉丁肥瘦兼有,黃醬不能放得太多,炸出來的醬香噴噴。

菜碼有豆芽、芹菜、青豆兒、黃瓜絲、心裡美蘿蔔絲、白菜絲、青蒜、大蒜8樣,吃起來甭提多麼爽了。

(三)涮羊肉

涮羊肉也稱「蒙古火鍋」、「涮鍋子」,是風行呼倫貝爾的一種食肉方法。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早在18世紀,康熙、乾隆二帝所舉辦的幾次規模宏大的「千叟宴」,內中就有羊肉火鍋。因呼倫貝爾草原無化學污染,水草豐美,溫差大,所產綿羊肉鮮、細嫩,無膻味,是涮鍋子的上等原料。

(四)炒肝兒

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將切好的熟腸段放入沸湯,放入蒜醬、蔥花、薑末和口蘑湯,之後加入生豬肝片勾芡,最後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湯汁晶瑩透亮,豬腸肥滑軟爛,肝嫩鮮香,醇厚味美。

炒肝兒最有名的店家當屬海碗居和慶豐包子鋪,尤其慶豐包子鋪的炒肝兒,8塊一份,加上一兩包子,真是極好的搭配呢!

(五)官府菜

在北京所謂官府菜就是指官宦人家的私房菜,強調甜咸適度,南北均宜,以選料精、下料狠、做工細、火候足為特點,多是燒、燉、燜、蒸,羹湯為主,很少用爆炒,講究細火慢做,原汁原味。在京城,流傳最廣的官府菜是以清末譚家譚宗浚父子所創的「譚家菜」。

(六)老北京烤肉

老北京也有烤肉?對你沒看錯!在韓式烤肉、巴西烤肉風行的今天,想一覓北京烤肉的芳蹤好像還不是那麼容易呢。

老北京烤肉的主要特色是炙子烤肉,老百姓用鐵條釘成圓鐵板,叫做炙子,下面用果木或松木取火,將牛肉或羊肉切成薄片煨好味後,放在炙子上用長筷翻烤,不一會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加上現烤的芝麻醬燒餅,也可就著糖蒜或嫩黃瓜,便能大快朵頤一番。

(七)爆肚

爆肚是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主要是回民經營。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會經營爆肚。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北京人對於爆肚倒也不像炒肝那樣有什麼正宗的吃法,反正涮著吃、炒爆肚、麻辣爆肚,怎麼來都行

(八)鹵煮

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

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里舀一勺老湯往碗里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

(九)豆汁

北京獨具特色的民間小吃,是水磨綠豆製作粉絲或團粉時,把澱粉取出後,剩下來淡綠泛青色的湯水,經過發酵後熬製成的。顏色暗淡,味道甜酸,一般人第一次品嘗往往會覺得難以下咽(小編自己表示自己至今還不是太能喝得好豆汁呢)。

喝豆汁兒是有講究的,首先得燙,偶爾咕嘟著幾個泡的熱度最好,再者必須得配上切得極細的芥菜疙瘩絲兒、淋上辣油,同時還得搭上兩個"焦圈兒",吃起來主味酸、回味甜、芥菜咸、紅油辣,五味中佔了四味,再加上焦圈兒的脆和香,絕配!

(十)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製作的清真風味小吃,將蒸熟的江米捏成小餅,包上冰糖渣兒、芝麻等製成元宵狀,再裹上糯米粉。最主要特點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粘軟柔韌,餡心鬆散甜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見聞記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的北京是什麼樣?這些老照片告訴你真相!

TAG:北京見聞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