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聽說您老祖上是宮裡御廚,那應該經常見到皇上吧!

聽說您老祖上是宮裡御廚,那應該經常見到皇上吧!

原標題:聽說您老祖上是宮裡御廚,那應該經常見到皇上吧!


在京城的美食圈裡,仿膳都是傳奇一般的存在!東西不算多好吃,但精巧,價格也高的嚇人,為啥?因為這是仿膳啊,就是宮裡傳下來的哦!


大凡在京城開仿膳的,老闆們都會吹噓自己祖上是宮裡出來的大廚,還說經常能見到皇上太后,有些人還能曬出慈禧太后賞賜的字畫啥的,不過,這在歷史上可能嗎?



位於北海公園的仿膳飯莊

中國廚師的歷史相當悠久,相傳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就有了為氏族部落首領服務的專職廚師。《楚辭·天問》有:「彭鏗斟雉帝何饗」,這裡提到的彭鏗,便是由於為帝堯服務、以善於烹制野雞羹而知名的;相傳他活了800餘歲,後人尊稱為「彭祖」。


此後,又相繼湧現出在有虞氏部落做過「庖正」的少康,因「鵠羹」獲得商湯賞識的伊尹,不得意時「賣炊」為生的姜尚,擅長調味的齊桓公寵臣易牙,精通「炙魚」的太和公,用「魚藏劍」的機謀刺死吳王僚的專諸等精於調炊的歷史名人,他們在發跡之前大多是以烹飪作為謀生手段。


周代宮廷重視飲饌,餐飲市場也有一定的發展,所以在《周禮》《禮記》等書中有關廚者的稱謂逐步多了起來。


僅在周王室的管理機構中,直接同飲食和烹飪事務相關的職稱,就有「膳夫」」庖人「「食醫」「庖正」「內饔」「外饔」「烹人」「鱉人」「臘人」「酒人」「漿人」「醢人」「醯人」等20餘種。


這些食官中又有屬下多人,如府、士、史等,差不多有二干多人。其中還有徒、奚一類的直接操作人員,差不多一千多人,相關管理的官員也約有四百人。僅僅為了周王室幾個主要成員的膳食,就設置了這麼強大的食官陣容,御膳之豐盛,於此便可得而知了。也因此,周天子應該沒那麼多空閑一一召見。


這些人的身份較為特殊,既不同於一般的農奴或家奴,也不同於一般的屬吏或工匠。如「膳夫」有官秩,屬於下大夫,「庖丁」為中士,「烹人」為下士,還有不少是役作之人。


這些稱謂不是白白分出來的,他們每一個都各司其職。


例如膳夫是食官之長,總管所有人,直接負責周王的飲食安全,在王準備拿筷子和勺子之前,他要當面嘗一嘗每樣饌品,使王覺得沒什麼毒害後放心進食。不論是宴賓還是祭祀,王所用食案都由膳夫擺設和撤下,別人不能代勞。這一職位在後來的封建社會時期長期存在。


再例如,庖人在周代的職權範圍是掌管六畜、六獸、六禽,還有其他所有已死和鮮活的動物,負責辨認各類動物的名稱。庖人並不直接參与廚事,至多動刀殺牲而已,他所須的主要是動物解剖知識。庖人手下還有八個賈人,負責採購食物原料。


內饔掌割烹煎和之事,負責原料的選擇,制定周王每日食譜。外饔則主掌宮外祭祀的籌備工作,辦理祭汜用的食品,還要負責國家招待耆老幼孤的食物準備工作。軍隊出師之前,王必頒賜脯肉,亦統由饔人辦理。

從秦朝開始,廚者的稱謂更多,有「太官」「湯官」「供膳」「脯掾」「炊婦」「中饋」「內庖」「外庖」「行庖」「族庖」「家庖」「野庖」「良庖」「庖隸」「庖卒」「庖儈」「庖童…『廚役」「當廚」「師工」「師公」「廚人」「炊子」「伙夫」「灶頭」「案頭」「鐺頭」「油頭」「飯頭」「菜頭」「餅師」「值鍋」「師傅」「上灶的」「灶上的」等近百種。



影視劇中,秦惠文王稱王時周天子賜肉


先秦時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典故——庖丁解牛。《莊子·養生主》中記載了這個故事,用庖丁給梁惠王解牛,說明了其養生之道。庖丁由於「好道」而「進乎技」,解牛時不以目視而以神遇。他「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所以能夠避開筋腱扭結之處,更不用說是大骨了。不諳此道者常易其刀,而他十九年來宰了幾千頭牛,用的都是同一把刀。竅門就在於他能以「無厚」之刃插入「有間」之骨。


庖丁解牛的故事其實真假難辨,故事的原意就是養生要主動適應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間隙。而這種技巧如果運用在治國上,則是指要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順應規律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將這種理論運用無比熟練,又有庖廚背景的,歷史上還是能找見相應人物的,那就是伊尹。


不少早期文獻記載他初為庖人,或說為一庖人撫養,後為商朝開國君主湯所賞識,封為宰相,而伊尹後來輔佐商湯治國過程中,經常會以烹飪中的道理來處理政事,以庖廚活動喻說安邦治國,在先秦時代較為常見,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六十章》)便是最好的例子。


魏晉時代,太官隸屬光祿勛管理。《三國志·魏書·魏文帝本紀》說:「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癸酉,改郎中令為光祿勛。」《晉書·職官志》則明言太官等統領於光祿勛。


光祿勛之名非常特別,應是一個約定簡稱,據《宋書·百官志》所說:「光,明也;祿爵也;勛,功也。秦曰郎中令,漢因之。」


南朝劉宋時代,改以大司農掌供膳羞,光祿不領太官,太官又屬侍中,見《宋書·百官志》所說:「大司農一人、丞一人,掌九穀六畜之供膳羞者。」又有導官令一人、丞一人,掌舂御米;太官令一人、丞一人,即為周官之膳夫。南齊時的太官令也不隸光祿,屬起部所轄。而至蕭梁時,太官令又直隸門下省。


北朝制度不同,據《通典》說,北魏分太官為尚食中、尚食,知御膳,隸門下省,而太官掌百宮之饌,屬光祿卿。北周仿《周禮》制度,設餚藏中士下士、酒正中士下士、掌醞中士下士、典庖中士、內膳中士、尚膳上士中士。北齊的情形,見於《隋書·百官志》的記述,它恢復以光祿寺掌膳食的成例,而門下省還有尚食局,機構重疊。光祿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掌諸膳食、帳幕、器物、宮殿門戶等事,統守宮、大官、宮門、供府、餚藏、清漳、華林等署」,這是一個相當完善的後勤保障系統。門下省的尚食局設典御二入,專掌御膳事。

隋代設光祿寺,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三人,主簿二人,錄事三人,統領太官署、良醞署、掌醢署等。各置署令,太官令三人,餚藏、良醞署令各二人,掌醞令一人。又有丞、太官丞八人,餚藏、掌醢丞各二人,良醞丞四人。太官又有監膳十二人,良醞有掌醞五十人,掌醢署有掌醢十人。


唐代大體承襲隋時制度,機構又有完善。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設光祿寺,「掌酒醴、膳羞之政,總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



唐代庖廚俑,陝西禮泉出土


到宋代仍稱光祿寺,設卿一人,主掌「祭祀、朝會、宴饗、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儲備而謹其出納之政」。據《宋史·職宮志》說,宋時光祿寺機構名稱變化較大,職權範圍有些調整,太官令「掌膳羞割烹之事,凡供進膳羞,則辨其名物而視食之宜,謹其水火之齊,祭汜供明水明火,割牲取毛血牲體以為鼎俎之實;朝會宴饗則供其酒膳」。(《宋史·百官志》)


其餘有法酒庫內酒坊「掌以式法授酒材,視其厚薄之齊,而謹其出納之政。若造酒以待供進及祭祀、給賜,則法酒庫掌之。凡祭祀,供五齊三酒以實尊魑,內酒坊惟造酒以待余用」。


還有大官物料庫「掌預備膳食薦羞之物,以供大官之用,辨其名物而會其出入」。翰林司「掌供果實及茶茗湯藥」;乳酪院「掌供造酥酪」;油醋庫「掌供油及鹽裁」;外物料庫「掌收儲米鹽雜物,以待膳食之需」。


元代也有光祿寺,仍隸屬宣徽院。到了元二十二年,又設立供膳司。元代宮廷膳食管理機構較為完善,職掌分明。


大都尚飲局,掌醞造皇帝享用的細酒。大都尚醞局、上都尚醞局,掌醞造諸王百官酒醴;大都醴源倉,掌受香莎蘇門等酒材、糯米、鄉貢曲葯;上都醴源倉,掌受大都轉輸米曲;尚珍署,掌收濟寧等處糧米,以供醞造之用。尚食局,「掌供御膳及出納油麵酥蜜諸物」;沙糖局「掌沙糖、蜂蜜煎造及方貢果木」等等等等。


明代時的宮廷膳食機構,基本仿照唐時制度,設光祿寺。太常寺也兼辦部分膳食事務,與光祿寺有明確分工。依《明會典》所錄,祭先所用薦新品物,主要由太常寺辦送。

明代太官署廚役每朝有額定數目,嘉靖時為四千一百名,一般為三干名左右,隆慶時額定為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屬於較少的配置。仁宗時廚役較多,為六干三百餘名;最多為憲宗時,近八干名。


到了清代,光祿寺的建制與明代基本相同。《大清會典》記光祿寺仍設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各署分工相當具體。


各署廚役有定額,光祿寺總共有400多人,分撥各署執廚。康熙時裁減100多人,只剩250人左右,比起明代時算是少多了。



《乾隆紫光閣賜宴圖》局部 圖中為御廚們在忙活


複雜嗎?簡直太複雜了啊!不管什麼朝代,哪怕最後到了清朝,廚子還是有幾百人,明朝時候最多能有八千多人,您說說,這麼多人,有可能都見過皇上嗎?肯定不會啊,更別說皇上還賞點什麼東西了。


不過,還真有廚子見過皇上的,如宋代的「保義郎幹辦御廚馮藻」和「保義郎幹辦御廚潘邦」,就曾作為宋高宗趙構的隨員,到大臣張俊家作客,他們極有可能是見過皇上並深得信任的,否則也不會記錄下來。


再例如,吃貨皇帝乾隆手下的張東官。這張東官做的菜十分符合乾隆爺的口味,在他每日的膳單中,打頭菜的必是署名張東官和雙林倆位。就是在明園和避暑山莊等地都是由張東官為乾隆皇帝備膳。在檔案中還記錄有多次下旨指明張東官添菜的記載,甚至南巡時也要帶著張東官。在某年的正月十一到二十八這短短的時間裡,張東官名字總共出現了27次,皇帝算得上是頓頓飯離不開張東官。


慈禧太后也是個吃貨,她對膳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在《德齡公主回憶錄》中也記載過,老太后只要吃一口菜,就能分出是哪些廚子做的,即便是同一個菜,換了廚子她也能吃出來,對於喜歡的廚子也是會有召見的。


但是能獲得皇上這樣寵信的廚子畢竟鳳毛麟角啊,高高在上的皇上和太后,其實很少管廚子的日常的。並且能單獨做一道菜給皇上的廚子也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各個部門中做著分好工的事情,甚至連切菜都沒資格的。

現在的仿膳大多都只是做個樣子,您吃個心態就好,要是真聽到店主吹牛說祖上跟皇上太后見過面還賞賜東西的,笑笑就好,別當真。


參考資料:《飲食與中國文化》王仁湘;《中國人的飲食奧秘》熊四智;《味無味 餐桌上的歷史風景》王仁;《知味難 中國飲食之源》 邱龐同。


轉載請註明來源:一本正經說歷史(ybzjlishi)

P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正經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些假文物造的實在太不走心了......不要這麼搞笑可以嗎?
聖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誰大?三八節說說古代最尊貴的女性

TAG:一本正經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