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黃帝內經》滿足這三個要素,長壽基本跟定你

《黃帝內經》滿足這三個要素,長壽基本跟定你

追求長壽是人們的普遍願望,但長壽的奧秘究竟是什麼呢?

中醫學經典《黃帝內經》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年(《內經》認為男子64歲以上,女子49歲以上),一般腎氣衰弱沒有生殖能力了,但為什麼有些人還能有生殖能力呢?原因有三:一是「天壽過度」;二是「氣脈常通」;三是「腎氣有餘」。這三條實際也是健康長壽的主要原因,健康長壽的人其生殖能力也往往超過一般人。二千餘年前的人們已經明白,健康長壽與先天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同時,後天的氣血暢通、腎氣旺盛也是長壽的重要條件。

一、天壽過度——先天遺傳稟賦超過常人

所謂「天壽過度」,即先天遺傳稟賦超過常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的健康長壽15%取決於遺傳(近有報道,上海有關人員的研究認為20%~2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條件,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自然環境,60%取決於其生活方式。有人統計1千餘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90%以上有家族長壽遺傳史。可見《內經》的觀點的確是經過長期臨床觀察的經驗總結。

二、氣脈常通——氣血保持暢通

所謂「氣脈常通」,即氣血能保持暢通。《內經》認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血是人體維持生命之本,而 「氣血以流通為貴」。《內經》告訴我們,保持氣血流通與健康長壽密切相關。從機體老化的演變規律來看,最早發生的病理生理改變是動脈硬化和組織缺血,所以現代有學者提出「老人多瘀」的學術觀點。實驗研究證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環障礙,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變學改變。有人通過對高脂家兔的研究,發現其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有相關性變化,這些可能反映了中醫「痰濁證」與「血瘀證」相關的生物學基礎。對老年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的觀察證實,老年大鼠血液流變學參數與人類血瘀證一樣具有黏、濃、凝、聚等血液流變學的改變,而且血液流變學隨年齡增長而改變明顯,易形成血栓。

臨床實踐證明,大部分老年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中風後遺症、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腫瘤等都存在氣滯血瘀的病理變化,而活血化瘀方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改善微循環和組織缺血狀態,可以抗心肌缺血、腦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以上從實驗和臨床兩個方面說明氣血通暢是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三、腎氣有餘——腎中精氣旺盛

所謂「腎氣有餘」,就是腎中精氣旺盛。《內經》認為腎中精氣的盛衰,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及衰老過程。腎氣充則人體壯盛,腎氣虛衰人就變老,或未老先衰。這是因為腎藏元氣,為先天之本,五臟之根,生命之門。腎氣充盛,機體免疫功能發揮正常。腎氣不足,五臟六腑功能減退,就會出現諸如性功能減退、精神疲憊、腰膝酸痛、鬚髮早白、齒搖脫落等衰老現象。衰老的內因是「腎」起主導作用,腎氣盛則壽長,腎氣虛則早衰。

上海有人對900多名老年人調查表明:94.7%有腎虛證(腰膝酸軟、倦怠無力、耳鳴耳聾、畏寒肢冷、夜尿頻多、發脫齒搖、健忘失眠、尿後餘瀝、胸悶氣短、性功能減退等)。歷代醫書中延年益壽的方葯以補腎者為最多。有人統計歷代13部有代表性的醫書中,關於延年益壽的藥方124首,經分析溫補腎陽為主的87首,佔70.2%。因此歷代對老年人的強身、延緩衰老均以補腎填精助陽為要。實驗研究證明,腎虛可以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機能紊亂、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自由基含量增加。補腎培元葯如靈芝、黃精、地黃、玉竹、首烏、山茱萸、枸杞、鹿茸、紫河車、菟絲、肉蓯蓉、人蔘、黃芪等,均具有延緩衰老、延長壽命的功效,能改善這些實驗室衰老的指標。

文章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一派道家養生 的精彩文章:

巫門嫡傳元皇茅梅二山奇靈法技實用法術傳授-19
大周天、小周天、通中脈、強脈輪,秘密全在這個動作里

TAG:正一派道家養生 |